整理.撰文 盧廷羲

The Power of Regret

後悔是人之常情,卻非一無是處!3 種翻轉思考,從負面經驗找出改善的力量


在 1960 年,法國知名歌手愛迪.琵雅芙(Edith Piaf)推出歌曲〈我無怨無悔〉(Non, je ne regrette rien),唱片不到一年銷量就超過 100 萬張。曾贏得全英音樂獎(BRIT Awards)的流行歌手羅比.威廉斯(Robbie Williams)、美國饒舌歌手阿姆(Eminem),都翻唱過這首歌,它也多次被當作汽車、巧克力棒廣告的背景音樂。
慢慢地,不留遺憾開始成為一種信念與生活態度。美國大法官露絲.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好萊塢影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都曾勸人不要後悔;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了 50 本標題為「不後悔」(no regrets)的書。
然而美國暢銷作家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提出不同觀點,他在新書《後悔的力量》(暫譯,英文書名《The Power of Regret》)指出,後悔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雖然歸類在負面情緒,卻蘊含向善的力量,只要理解、運用它,反而能使人振作,變得更積極、勇敢。
認為自己可以更好,帶來的卻是後悔自責?
荷蘭經濟心理學家馬塞爾.澤倫伯格(Marcel Zeelenberg)訪談超過 4000 位受試者,高達 82% 的人坦承,他們曾回顧自己的生活,並希望以不同方式做事。社會心理學家科琳.薩弗里(Colleen Saffrey)調查發現,人們在 9 大負面情緒,像是憤怒、恐懼、內疚、嫉妒中,最看重、也經歷最多的情緒,就是遺憾與後悔。
在這項情緒裡,有一個關鍵是「自己的事」,會使我們更容易悔恨。比方說,你支持的 NBA 球隊沒有奪得總冠軍,你可能失望,但不會因此後悔支持這支隊伍。《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研究指出,人們感受到的遺憾,95% 和自己有關,而非外部環境造成。
「幾乎所有研究都表明,我們必須每天與遺憾和後悔共處。」品克指出,出現負面情緒,應該正視它、理解它。他進一步研究發現,人們面對一件事情,會出現反事實思維(counterfactual thinking)現象,針對已經發生的事件,習慣提出不同假設。
第一種是向上反事實思維(upward counterfactual,會想像如果我怎麼做,情況會比現在的結果更好),例如「如果我能更努力進修,我的考核就會好很多。」更容易產生悔恨情緒。第二種則是向下反事實思維(downward counterfactual,會考慮比現實更糟的情況),例如「我已經很幸運了,我都沒有進修,至少還有這個分數。」
以奧運比賽為例,銀牌選手常感受到向上反事實思維,「要是我再好一點,就拿到冠軍了。」銅牌選手常體會到向下反事實思維,「至少我還有獎牌,沒有落到第四名。」對比下來,銅牌選手的快樂程度會比較高。
然而,要像銅牌選手一樣樂觀思考,並不容易。行為科學家艾米.薩默維爾(Amy Summerville)指出,80% 的時候,我們都體驗到向上反事實思維,認為自己應該可以更好,因而產生後悔、自責情緒。
憑著「不想再悔恨」,看見人生意義
要如何從遺憾與後悔中激發正能量?品克指出,我們仍可以在悔恨情緒中找到 3 大好處。
1. 後悔有助改善決策
想像你今天要出清二手書,希望每本能賣 120 元,但又怕賣不掉。有人用一本 80 元向你收購,你答應了,卻又感到一絲遺憾,「好像可以爭取賣 100 元。」
社會心理學家亞當.加林斯基(Adam Galinsky)說,適當承認自己的遺憾,而不是排斥這種情緒,可以改善我們未來的決策,在報價、談判就是很好的例子。愈是後悔的人,往後花在準備談判的時間就愈多,也有效提高成功率。《國際組織理論與行為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Behavior)2021 年指出,企業領袖反思自己的遺憾,對未來決定能產生積極影響。
2. 後悔有助提高績效
美國心理學家基思.馬克曼(Keith Markman)做了一項字謎實驗,第一組人只測試一次,第二組人則在答題後,得知自己的分數,並在心裡反思,「我雖然表現不好,但如果再試一次呢?」結果,第二組人重新答題,願意花更多時間解題、成績也更好。
即使在感受遺憾的過程,你出現了反事實思維的念頭,但只要轉念思考「下一次」「接下來」的情況,負面情緒就能成為助力。
3. 遺憾能讓人找到意義
經歷過遺憾情緒,最重要的轉折是,它能協助你釐清,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幫助你調整目標。
比方說,你檢視過去,怨恨沒有好好與父母相處,往後可能會更重視家庭生活。品克總結,只要不逃避負面情緒,把它們看作一種催化劑,這些感覺都能幫助我們思考,沮喪過後,重新振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