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xframe

「學半套」反而是好事!毫無目標地學習技能,為何能讓你收穫更多、更快樂?

2022-03-28 整理.撰文 高士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上一次唱歌、畫畫是什麼時候?說起唱歌,部分人的回憶可能還停留在學生時期的夜唱;繪畫就更不用說了,很多人小學畢業就不曾再拿起畫筆。仔細一想,小時候唱歌、畫畫明明很開心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自己不再唱了,也不再畫了?

《學以自用》作者湯姆.范德比爾特(Tom Vanderbilt)是在和女兒一起學習西洋棋的經驗中發現原因的。范德比爾特學沒多久,就不再參與課程,但女兒卻一路成長,甚至進入同齡者的全國前百名。當他陪伴孩子參賽時,觀察到多數父母會鼓勵兒女學西洋棋,因為「西洋棋高手多半聰明、學業優良!」但家長自己卻在場邊玩《憤怒鳥》,不願意一起學習!

西洋棋有良好的社會形象,還能鍛煉大腦,好處這麼明顯,為什麼「大人」們不愛?范德比爾特指出,這些大人不是不愛西洋棋,而是不愛學習! 原因有幾點,一來怕被笑「大人為什麼在學下棋啊?」「老狗變不出新把戲」;二是現代人太功利,任何活動都要有目的,不然就得贏別人,否則「學了又有什麼意義?」

不再畫畫、唱歌的理由,就跟西洋棋相似,大人會傾向把它交由「專業人士」「藝術家」去做,業餘人員就不要出來丟人現眼了。但是,學習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競爭,而是為了快樂啊!

延伸閱讀:用膽識跳出舒適圈,讓見識和勇氣不斷升級!

成為專家沒有不好,但菜鳥更容易得到快樂

但要如何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呢?目前市面上討論學習的書籍,不是強調該怎麼變成專家,就是傳授如何快速學會一項技能。范德比爾特原本也以為,學習就是這樣,所以投入非常多時間在騎自行車上。然而,隨著參加的比賽愈多、紀錄愈好,他發現樂趣不再,變成無止境的受虐,一心只求超越碼錶紀錄帶來的成就感。

這沒有好壞,但范德比爾特希望,投入的每分每秒都能獲得快樂,而不是經歷數十小時的練習,才獲得一絲絲成就感。所以,他減少了騎車的時間,把它用來學習新技能:唱歌!

我是不是沒有好歌喉?會不會太老了?能夠唱對音符嗎?當范德比爾特把這些擔憂向音樂老師傾訴後,發現都是庸人自擾,因為多數人其實只用到自己聲音的一小部分,還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同時,沒有難聽的聲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你會覺得哪裡「不對勁」,是因為你把自己的聲音跟原唱者比較,以為不一樣就代表不好聽。

若不論技巧,單純從聲音的角度,歌星、唱將只是找到適合自己聲音的發揮方式。換句話說,一旦跳脫舊有框架、改掉一些唱歌的「壞習慣」,你就會發現自己聲音的美好,這也是「菜鳥的覺醒時刻」,譬如范德比爾特發現,只是改變姿勢,像是膝蓋稍微彎一下,自己就能成為男高音。而光是這個認知,就足夠他開心好一段時間了。

沒錯,愈是菜鳥,愈容易從學習中獲得快樂,因為很新鮮、進步又明顯!因此,范德比爾特鼓勵大人,去各領域當個菜鳥吧!這麼做能讓你更幸福。

延伸閱讀:人生下半場持續學習,為不同階段的使命築底

持續踏出舒適圈,讓快樂來得更猛烈一點

范德比爾特學會了暖身、換氣和高音等技巧,幾乎每一堂音樂課都能看見自己的進步。現在,他對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以及要怎麼做才能到達那境界,已經有了更深的認識。接下來,要繼續鑽研嗎?雖然也可以,但更快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的方法,是踏出舒適圈,再次接觸新技能。而范德比爾特選擇了「素描」。

畫畫跟音樂一樣,都存在我們的童年裡,成年後放棄的理由也類似,認為自己「沒有美感」!但〈繪畫才能的消逝:圖形象徵的 U 型學習曲線〉 (暫譯,原文為Drawing's Demise: U-Shaped Development in Graphic Symbolization)指出,一樣是表達「生氣」這個概念,在「表達」「平衡」和「構圖」等面向發揮最好的是「專業藝術家」和「5 歲兒童」。

換句話說,你小時候也是藝術家,也具備美感。問題在於,當年紀愈大,愈會認為某些事物有它該有的樣子,譬如生氣就要皺眉頭,但「仿真」需要技巧(想像畫眉頭有多難?),多數人卻不曾學習,導致愈畫愈不像,最後認為自己沒有美感;換作5歲兒童,不一定會從「現實」考量,整張臉黑黑的也能代表生氣啊,而且還更傳神,技術要求也更少。

事實上,畫畫的時候,思考比技巧重要! 舉例來說,許多人認為把一個人的雙眼畫成大小一致才「正常」。然而,如果你真的畫出一樣大小的眼睛,畫紙裡的人物比例就會怪怪的!因為依照位置不同,眼睛的大小是有差異的,比如從右側臉看,右眼會比左眼大。只有畫出不一致的眼睛,「看起來」才會大小一致。

這當然又是另一個「天啟」(編按:初學者理解、學會一項新事物而感覺快樂)時刻,學習的快樂再度來敲門。而為了讓天啟層出不窮,范德比爾特依舊持續在學習,包含衝浪、滑雪板、在開放海域游泳、製作戒指等等。他有沒有獲得「成果」?像是西洋棋巡迴賽的獎項、或是入選《美國偶像》的選秀賽?當然沒有,但從門外漢到獲得「堪可勝任」的能力,讓他的生活更加滋潤,起碼不再負能量滿滿。 「不要在乎所學能不能應用,因為學習中獲得的喜悅,就已經是最大的報酬。」

相關文章

學以自用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