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奇異 20 年間市值衰退 4000 億!大企業從成功走向失敗,給 CEO 的警示

2022-07-25 長庚大學校長 湯明哲

奇異集團的市值從 1999 年的 5000 億美金衰到 2022 年的 1000 億美金,何以致之?

大型公司通常都是管理良好,底子深厚的公司,從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跌掉 80% 的絕無僅有。值得大家探討。本書(《奇異衰敗學》)剖析奇異 20 年的衰敗,提供詳細的解釋,但研究公司衰敗的主因會因人而異,讀者還是要根據書中提供的資料,自行判斷哪些是真正的理由。

先從 5000 億美金說起,奇異的管理在上世紀的美國,就是管理學界的典範。1878 年由發明電燈泡的愛迪生創立,繼任愛迪生的 CEO 查爾斯·柯芬(Charles A.Coffin),建立了奇異 CEO 的選任系統,不僅能培養出該公司傑出的 CEO,也替美國大公司培養出很多 CEO,讓奇異成為「CEO的產出工廠(CEO Factory)。

延伸閱讀:部門去年賺大錢,今年還是被裁撤?《卓越 CEO》:高績效執行長如何思考與決策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CEO,帶奇異市值衝上5000億美元

2003 年,《財星》(Fortune)雜誌將柯芬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 CEO(the greatest CEO of all time)」,歷屆 CEO 進行多角化,從電燈泡進入機電業、家電業、飛機引擎、醫療設備、主機電腦(失敗)等行業,一百年後,成為大型跨國多角化的企業,其中佼佼者是威爾許(Jack Welsch)。

在 1999 年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執行長(CEO)」。威爾許擔任 20 年總經理,從整頓公司事業組合,大量裁剪、併購、建立公司文化、建立人事制度、消除官僚、實事求是、提高生產力,1999 年奇異的股價在 18 年間長了 30 倍,成為當時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達到 5000 億美元。

「當時」威爾許最為人稱道的策略決策是創立奇異財務金融公司,利用奇異的良好債信,在市場上發行奇異公司短期債券,用比銀行還要低的成本吸收資金,然後對企業融資。舉例而言,奇異生產飛機引擎,奇異資本就對購買奇異飛機引擎的航空空司進行融資。同樣,奇異資本也對醫療設備、發電機等等提供融資服務。 由於奇異對行業的深入了解,融資業務做的比銀行要好,奇異資本成為集團獲利的金雞母。曾經貢獻奇異 50% 的利潤。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奇異資本從金雞變危機,一連串誤判種下衰敗因子

威爾許的繼任者伊梅特上台就面對九一一事件,飛機引擎與財務金融業務受創嚴重,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奇異金融財務公司由於資產超過一千億美元,被美國政府列為「太大不能倒」(Too big to fail)公司,必須補足自有資本,不能再以發行短期商業本票來募資。在資金壓力下,只能出售奇異財務金融。但出售所得的資本要償還早期不當長期保險合約的虧損。

隨後誤判石油業的發展,進入石油探勘設備業,在 2014 年油價從美金 120 元一桶跌到每斤 26 元時損失慘重。然後,又併購錯誤,高價買到法國天然氣發電渦輪引擎公司。

2013 年伊梅特又宣佈進入數位軟體公司。由於電晶體的進步,感測器(Sensor)的體積和成本大幅下降,因此奇異生產許多工業用機器設備,例如飛機引擎、發電機、磁共振成像、火車頭、超音波等等設備都可以裝上各式各樣的感測器,並從賣到世界各地的機器中收集到大量資料。

這些資料可以幫助顧客改善使用機器的效率,伊梅特認為奇異設計這些機器,維護這些機器,對這些機器瞭若指掌,因此最知道如何解釋這些資料,並運用資料來預測機器的維護週期,像是哪些重要零件需要維修,如何調整機器運作的參數來達到最佳效率。

伊梅特認為奇異應該轉型成以大數據(Big Data)為基礎的製造業,而這些所有的大數據可以在奇異發展的軟體平台 Predix 上運行,這是工業互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的未來,奇異會成為數位化工業(digital-Industrial)公司。

換言之,奇異的未來在軟體和演算,而不只是製造。伊梅特宣稱奇異會成為全世界前十大的軟體公司,沒想到,投資 100 億美金到奇異數位事業的命運和奇異金融服務事業一樣淡出市場。

延伸閱讀:領導者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多大?7000 名 CEO 的調查報告,能給你解答

本業遭受虧損,股票一定大跌,為了挽救股價,奇異又大量購回股票,保證現金股利水準。造成現金不夠繼續投資新設備和研發。

奇異能夠在美國製造業稱霸百年,多角化幾乎無往不利,關鍵在他能吸收美國中西部最好的人才,但網路(Internet)興起後,人才都往西部走,奇異的人才優勢不再。

CEO 犯下錯誤,董事會該及早止血

缺乏人才加上一連串的決策錯誤,造成奇異的殞落。

我認為書中說的會計政策問題不是主要原因。

對於大型公司的衰敗,公司經營不好,CEO 一定怪大環境不佳,孤臣無力回天,董事會一定怪 CEO 能力不行,沒有策略,CEO 一定接者怪部屬執行不力。股東只好兩手一攤自認倒楣。 從奇異隕落的案例可以看出最該負責任的是董事會。

當董事會察覺 CEO 犯下的一連串錯誤時,應該早點止血,撤換 CEO。但張忠謀董事長曾經面告筆者:強勢的 CEO 會有弱勢的董事會。因為績效好的 CEO,董事會不會去管他,等到積非成是,犯下重大錯誤,已為時太晚。奇異的案例就是一戒。奇異給大型公司的治理上了一課。

(本文出自《奇異衰敗學:百年企業為何從頂峰到解體?》,商業周刊出版。)

相關文章

奇異衰敗學:百年企業為何從頂峰到解體?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