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楊倩蓉

「我智商 160,不是要把別人比下去用的」唐鳳的高效好習慣:一天回 2 次 LINE、番茄鐘


「我成年以後就沒有做任何事是把別人比下去,所以那個智商 160,並不是要把別人比下去用的。」——唐鳳
成為時間的主人!唐鳳如何展開一天,主導自己的人生?
從唐鳳的一天如何展開,便能窺見她如何在日理萬機的大小事務中,既能有效率地完成工作,還能兼顧對生活品質與自我學習的要求。
2020 年,媒體報導唐鳳以「番茄鐘工作法」管理時間,在社會掀起熱烈討論,不僅讓許多人認識番茄鐘工作法的高效能,也對唐鳳有了落地的新認識。原來,聰明的時間管理,不僅是唐鳳保有清晰思慮的方法,也是她不被工作綁架,成為自己生命主導者的關鍵。
一天只回兩次 LINE、用番茄鐘工作法,提高專注、效率
早上做完便當後,唐鳳又是如何展開一天的工作?
首先,她會在上班前看一次 LINE,下班後再看一次 LINE,但是上班時,她從來不看 LINE,認為無論是 LINE 或是 WhatsApp,許多人都是還沒想清楚就開始對話,不斷地獲取彼此的注意力,而在上面花最多時間的往往是把字打完,當邊打字邊想時,又必須即時回應對方,大家都處於分心狀態,而分心狀態是無法有效率地處理好一件事。所以她一天才回兩次 LINE,就是希望大家想清楚再跟她說,才不會彼此浪費時間。
開始工作後,她會使用番茄鐘工作法,將一天上班的時間分成幾個番茄鐘,事先規劃好工作進度。
番茄鐘工作法是法蘭西斯科.西里洛(Francesco Cirillo)1987 年念大學時所發明的一套方法。當時在他正準備考試,有 3 本書要讀,但他一直心浮氣躁,不斷分心,無法專心讀完一個章節,於是他從廚房裡拿了一個番茄形狀的料理定時器,先設定 10 分鐘,讓自己在這段時間內專心看書,不做其他事,沒想到很有效,幫他通過了考試。後來他也不斷實驗,最後發現設定工作 25 分鐘、休息 5 分鐘,是最有效率的時間管理方式,並開始傳授這套工作術,2006 年,更出書介紹這套工作法。
法蘭西斯科.西里洛沒想到的是,這個簡單的時間管理術竟然在短短幾年內風靡全球,很多人都拿著這套方法來管理時間,《紐約時報》甚至特別介紹了這套工作法。這讓他領悟到,現代人受到各種科技工具干擾,導致大家日夜無休地接受各種訊息,以致大腦無法好好靜下心來專心做事。
番茄鐘工作法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是因為 25 分鐘的時間設定不長也不短,正好可以專心工作,在這 25 分鐘內,如果有外界的訊息進來,或是臨時想到有其他事要處理,25 分鐘告一段落之後再處理,也不至於耽誤事情或來不及。只不過,這套風靡全球的時間管理術當時在台灣並沒有引起關注,直到 2020 年疫情蔓延,全球開始進入遠距工作時,媒體報導資深的遠距工作者唐鳳很早就善用番茄鐘工作法管理時間,番茄鐘工作法才開始受到矚目。
使用番茄鐘工作法的唐鳳會在 25 分鐘的工作區間集中精神做事,不分心看 email,手機也設定在勿擾模式,當中不會跳出手機通知或來電顯示。25 分鐘後,也就是一個番茄鐘結束時,她才會給自己 5 分鐘的休息時間,看一下 email 和回覆信件。休息 5 分鐘後,再繼續進行下一個番茄鐘的工作。
使用番茄鐘工作法的好處是,一個番茄鐘的時間長度不算太長,所以如果 25 分鐘內沒有回覆 email,也不算失禮。畢竟使用番茄鐘工作法是為了專心做事,所以 25 分鐘內不能被打斷。但天常有不測風雲,好比突然發生地震等等,如果工作被打斷,唐鳳就會取消這一個番茄鐘的設定,將本來要做的事延到下一個番茄鐘時段去做。例如,本來今天上班預計要完成 7 個番茄鐘,做到第 4 個時被打斷了,那就把第 5 個番茄鐘變成第 4 個。
至於,休息的 5 分鐘唐鳳為什麼是看 email,而不是看 LINE?這是因為大家寫 email,不會只寫第一行就送出,而是會寫完一個段落才送信。所以她每工作 25 分鐘,就會花 5 分鐘即時回覆 email,每次看到的郵件都是來信者寫好的完整脈絡,也可以判斷 2 分鐘之內是不是可以處理完。如果可以就來處理,如果處理不完,誰比她更適合處理,她就馬上把信件轉寄出去,讓那個人來處理,因此很快就可以把大部分的 email 回完。
晚上 7 點下班前,她會再次看過全部的 email,但下班後是自己的時間,就不再看 email 了。這就是唐鳳的一天,她是透過主動掌握時間結構,不被時間牽著鼻子走,讓自己更有效率的完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目標。
(本文摘自《唐鳳的破框思考力》,天下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