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Vlada Karpovich via Pexels

成為自由工作者後,何時該調整接案價格?如何漲價才不會趕跑客戶?

2023-12-13 邱鈺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接案、結案的循環中,漸漸的,你會發現不再需要為案源煩惱,自由事業好像漸趨穩定,這時,就差不多要思考漲價的事了。

許多人提到漲價都避之唯恐不及,擔心一旦漲價就會流失客人,反而讓自由工作生活變得更不穩定。不過既然自由工作是一門生意,當然早晚都得面對這件事。經營任何事業都有成本,營業額必須超過成本,才能生生不息。

如果你在職業工會投保基本薪資,只要基本工資調漲,你每次要繳納的勞保和健保費也會增加。另外,若你像我一樣有訂閱 Google Workspace 或其他國外雲端服務,美國升息讓美金變強勢,也會使我們的成本變高。這些外部因素都會直接讓利潤變少,即使你什麼都沒做。

延伸閱讀:現在是漲價的好時機嗎?2 個判斷關鍵,決定市場優勢誰屬!

自由接案什麼情況下需要漲價?

而上述這些只是漲價的一小部分原因,其他理由還包含四點:

以價制量

事業只要經營得不錯,通常都會經歷案量爆發、應接不暇的時期,有些人在這個階段會趁勢註冊公司,順便多找一些幫手、員工。但如果無意擴張,以價制量就是好方法,讓你能夠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裡,給予客戶更好的服務品質。

篩選客人

以價制量後,客人自然就會在這個過程中被篩選一輪,儘管不是有錢的客人都是好客人,這當中也有自認花錢的就是大爺的客戶類型。但至少你有餘裕處理他們的需求,不會因為過於忙碌而疲於奔命。

而以我過去的經驗,預算充足的客戶多數都能提供明確的需求和方向,合作過程相當快狠準、不拖泥帶水、不會反反覆覆。他們尋找合作對象時,雖然也會在意報價是否超過預算,可是開價太低,反而會讓他們擔心品質可能會傷及品牌形象。這些經驗讓我學到低價不總是一個好策略,身價抬高後,常是遇到更多強者的開始。

對抗通膨

大部分自由工作者不像一般企業會直接面臨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問題,許多人認為沒有必要漲價。然而,我們除了是自由工作者,也是消費者,當通膨影響到其他企業,他們的商品和服務可能會轉嫁到我們身上。就算不是直接影響,也會間接影響,讓我們的利潤變薄。

幫自己加薪

當上班族時,雖然有過加薪經驗,卻是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大部分的人若想大幅度加薪都必須跳槽才可以。現在臺灣能幫員工穩定加薪的企業真的不多,要不然就是只加一點薄酬,少到像羞辱人。

受僱於人時,加薪總是要看人臉色,既然出來當自由工作者,完成「當自己老闆」的心願,也別忘了適時替自己加薪,獎勵過去的努力和辛勞。

延伸閱讀:怎麼漲價才不會被罵?提升商品價值,讓顧客感覺「貴的有理」!

自由接案何時該漲價?

雖然有許多充分的漲價理由,但也不是想漲就漲,還是要看準時機,免得弄巧成拙,當你遇到以下狀況,就可以開始思考漲價的事情:

客人太多,又不打算擴大規模

擴大規模能解決很多事,但會多出更多新的事,有些人只想維持一人公司,但太受歡迎時,就得做出取捨,這現象同時意味著你的服務對市場而言很划算,甚至是太過便宜。若你想逐漸轉向經營較大型的客戶,漲價且提升品質就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有重大代表作

演員得到大獎後,片酬和廣告代言費通常會水漲船高,自由工作者同理可證。若你獲得一個公信力十足的大獎,或是祭出家喻戶曉的代表作,身價起飛的時機就到了。

有知名的客戶

除了得獎和代表作之外,和重量級的知名客戶合作也是拉抬身價的重要訊號。畢竟有這麼多人和你從事一樣的工作,對方卻選擇你,這和得獎一樣是很大的肯定。

這不代表客戶大就能大肆噱對方一番,漲價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餘裕服務客戶、提升品質。想想看,八小時服務二十個客戶,和八小時服務五個客戶,賺一樣的錢,想也知道怎樣會有比較好的品質。

要說漲價是為了客戶好,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超過三年沒漲價

這就是我本人,我之前對漲價的事情不知所措,第二年聽了前輩的建議,嘗試調漲價格,結果發現這種事不是自己想怎樣就可以怎樣。客戶會評估客觀條件,論定你的價值。一直到第三年,做出比較多成績後,某個長期合作的客戶提醒:「我員工薪水都漲好幾次了,妳居然都沒漲!」我才敢漲價。

我運氣好,碰到願意主動抬價的客戶,但下一個三年,我想也得提醒自己才行。

自由接案怎麼漲價,才能和客戶獲得雙贏?

正如前述,我第二年曾經試圖漲價,但沒人理我。後來想想,是我那時還沒有客觀的成績,服務內容設計也不夠完善,無法傳達自己的價值。

第三年漲價成功,一方面是因為客戶肯定,讓我有足夠底氣。另一方面則是小有成績,服務也不斷調整改善,同時配合以下技巧,才成功漲價:

漲價幅度要有依據

我第二年漲價失敗是因為自己覺得可以,但缺乏有力證據支撐,而且自由工作者產出的是無形的價值,和別人說「物價飛漲」、「原物料漲價」,別人只會覺得「和你有什麼關係」?

你必須觀察市場、競爭對手、客戶,以及平常訂閱的服務(工作用的)有何反應、漲多少幅度,以免嚇跑潛在客戶,讓你的競爭對手有機可趁,大作文章。

像我在使用的創作者知識產品平臺 Gumroad,2022 年底宣布抽成數提升至 10%,且不包含信用卡手續費,但創辦人薩希爾.拉文賈(Sahil Lavingia)沒有對使用者詳述原因,只說未來想簡化收費方式,並向另一個知名平臺 Patreon 看齊。但缺乏依據和解釋的公告讓變現本來就很困難的創作者大為光火,紛紛宣告出走。

一直視 Gumroad 為競品的線上教學平臺 Podia 就以此為題,寄了一封電子信給用戶,嘲諷 Gumroad 的漲價行為棄創作者於不顧,甚至還推出限時免費服務,幫助想跳槽的用戶搬家。

雖然這個案例的當事人並非自由工作者,但道理相同。有時大家在意的不一定是錢,而是「為什麼要多付那些錢」?缺乏說明就容易弄得「人財兩失」。

逐步調漲,不要一次到位

一次到位雖能解決燃眉之急,不過急遽上升的成本,可能會讓你的客戶生怨,而更有可能發生的狀況是,你宣布要一口氣漲好漲滿,客戶當下就決定終止合作。

漲多少才合理?要看產業和服務項目,同樣是自由工作者,工程師和文字工作者收取的價金差異極大,每個人的條件也不同,難以一概而論。

建議最好事先計算總共要漲的幅度,分段進行、定好日期且事先預告。好好說明,讓客戶做好心理準備和財務規劃,才是尊重客戶的做法。

例如最終希望漲 10%,才能重新找回事業的損益兩平,但如果像 Gumroad 那樣直接一口氣漲到底,就可能會生出事端、惹惱顧客。可以寫信給客戶預告漲價,並說明原由,同時宣布不會一次漲滿漲好,而是會給客戶一年的時間準備,期間內會逐步調漲費率(三個月後 3%、六個月後 5%,可視個人情況而定),期滿才會以 10%做為全新的費用標準,讓雙方都有充足的時間準備「軟著陸」。

先對新客戶漲價

這是我個人的堅持,能持續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生活,都仰賴老客戶的支持,不先漲老客戶價錢是我能力所及的微小回饋。我會先設定新價格,用在爾後簽約的客戶。

新客戶不知道我以前的價碼,也是初次認識,比價對象只有我和其他人選,只需按照正常程序報價即可,這樣他們比較不會有相對剝奪感。

不過有時案子是透過老客戶或朋友介紹,他們以舊價格替你介紹新客戶,該如何解釋呢?如果他們得知的價格是好幾年前的,我會就事論事,說明那是數年前的價格,並重新報價,不過會略施小惠,像是總價打九折,或是原定簽年約才給優惠,變成簽半年約就給優惠等,給介紹人留點顏面,但也不會讓自己少賺太多。

可是一旦漲價後,你發現案源變少,甚至沒有案源了,就代表已經漲到自己能力的天花板,是時候提升自我了。

觀察舊客營運和銷售狀況

一口氣全面漲價很省事,但顯得有些不近人情。尤其每個產業、企業的榮枯期不同,如果害怕嚇跑客戶,最好先觀察舊客戶的營運狀況。

就算我們身為外人,不一定能看出什麼端倪,不過若是營運出現問題,基本上還是有跡可循。例如回覆訊息的速度變慢、公司的網站和社群平臺不再頻繁維護、殺掉見骨的促銷活動變得很多(代表他們想要換現金)、拖欠款項等,可能要留意客戶是否遇到困難。

有些客戶會主動更新近況,告知公司目前遭逢瓶頸,可否調整合作模式。在疫情期間,我有數個客戶深受影響,我就提供給客戶彈性的臨時方案,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因為疫情之前,雙方非常有默契,合作很愉快,我才願意給個方便,但若是遇到平時就會刁難人的客戶,我大概就不會大開方便之門,頂多不漲價、收回優惠而已。

總之,漲價前要是擔心不小心誤傷想要長久合作的對象,就留意一下對方的狀況,如果只是一時不便,就不急於馬上進行。反之,就看你要不要把漲價當成最後的試煉了。

合約快結束、續約前向舊客戶提前預告

針對老客戶漲價,真的謹慎為宜。讓他們感受到你在乎他們,有助於減少漲價失敗的風險。觀察客戶營運狀況後,就算客戶體質健康良好,也不代表能立即執行,大部分企業都有事先規劃預算的習慣,建議提前三個月至半年預告,並且在下一個年度執行會比較好。

假設你預計在 2024 年全面調漲,最好在 2023 年六月至十月間公告漲價計畫,說明理由和方式,讓客戶提前評估、規劃預算、商討是否續約。

千萬別讓客戶措手不及,免得他們的反應也會讓你無法招架。

取消優惠,代替漲價

假設你真的害怕漲價會影響案源,取消優惠或將優惠資格門檻調高,也是維護利潤的權宜之計。

不過只要和錢有關,最好都提前預告,告知未來將會有新的合作方式,讓客戶覺得有選擇的空間和時間,而非被迫交錢。畢竟人花錢的時候會產生痛感,想辦法減輕客戶的疼痛,甚至無痛,就是你們能否長久合作的關鍵了。

(本文出自《不上班,每天工作 3 小時的自由生活》,時報出版)

繼續閱讀 價格策略
相關文章

不上班,每天工作 3 小時的自由生活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