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Unsplash

別小看「見面三分情」!專業律師:碰面協商,勝過無數電話與郵件

2025-09-24 史蒂夫.巴畢茨基, 吉姆.曼桂威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因為差旅會耗費時間與費用,所以現代人愈來愈不喜歡面對面協商,如今我們的許多協商都是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進行的。這麼做或許比較方便,但是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取得的結果,往往無法盡如預期。理由很簡單:電話及電子郵件協商容易導致誤解,因為你無法看見對方臉部的表情,也無法正確判斷對方的語氣。更重要的是, 我們很難透過電話及電子郵件,和協商對象建立起穩固的人際關係。

延伸閱讀:談判學的是洞察人心!學會 5 個心理效應,面對老闆、客戶、同事都能搞定

直率地問協商對象願不願意見個面,將有助於你獲得正面的協商結果。 如果你的協商對象同意碰面,就我們的經驗來說,當面協商所能獲得的效益會大很多。面對面協商的好處包括:

  • 有時間了解對方,包括對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對方的興趣、需求及期望等(例如,什麼事情能打動對方)。
  • 面對面能更有效地和你的協商對象建立關係。
  • 能夠看到對方的臉部表情極為重要。 例如,對方是否不自覺地點頭表示贊同,或搖頭表示不以為然?
  • 你的協商對象是否因為趕時間而頻頻看錶,還是一派冷靜、輕鬆,看起來絲毫沒有時間壓力?
  • 善於察言觀色的協商者,可以透過肢體語言了解對方真正的想法。比如 對方是否嘴裡這麼說,肢體語言卻透露出截然不同的訊息?
  • 對方為協商準備的檔案有多大?是大如手風琴般的檔案夾,或只是區區十幾、二十頁文件的卷宗夾?檔案大顯示對方全力投入要和你達成協議,不會輕易讓機會溜走。
  • 從對方的表情和舉止、何時記筆記,可以解讀出他真正的想法。尤其是談到特定問題時,對方是否突然拿起筆來?

當被問及「能不能碰個面,當面聊聊?」時,對方的腦中會閃過以下幾點想法:

  • 這場協商對我是否重要到需要親自碰面?
  • 我應該請他來我辦公室,還是到他的辦公室?或乾脆選在一個中立的地方?
  • 我們要談多久?一兩個小時夠嗎?或是需要一整天、甚至更長的時間?
  • 面對面對於推動協商進度的幫助,是否大到足以彌補面對面開會所耗去的時間與費用?
  • 如果我婉拒碰面,對方會怎麼看待?是否可能危及這場協商?

以下是我們的幾個親身經歷,在這些例子裡,我們因為問出這個簡單的問題,徹底改變了原本沒什麼進展的協商。

見了面卻完全不談生意,效果出奇的好

多年前,我們聯繫一家有結盟關係的公司。我們寄了一封信問他們,是否願意轉售我們公司出版的書籍給他們的客戶,營收對分。這是相當合理的提議,因為對方無須負擔任何成本,卻可以為自己及我們帶來重大利潤。

我們得到的回應是:抱歉,我們沒有興趣。

後續幾個月,我打了幾通電話,試著說明這項提案的好處。

該公司斷然拒絕這項提案。

在遭到幾次回絕之後,我打電話問:「能不能碰個面,當面聊聊?」

對方勉強同意,但是希望我們能飛五百哩遠,到他們辦公室見面。

我們在一家挺不錯的鄉村俱樂部見到我們聯繫的那位女士,並且共進午餐。席間,我們聊自己的小孩、也聊她的小孩;聊我們的狗、也聊她的狗;我們聊為人父母的艱辛、大學學費、身為祖父母是什麼感受,也聊我們共同造訪過的地方。那頓午餐「會議」超過兩個小時之久,期間,對方順帶提及一本絕版的童書《鈕扣國》(The Land of Lost Buttons,作者為西卷茅子),她想要找來送給她的孫子當生日禮物。我們聊了許多其他事情,這頓午餐相當愉快。

回到辦公室,同事們問起:「你們談妥了嗎?」當我們告訴合夥人,從頭到尾,我們都沒有和那位女士談到任何有關生意的事情時,他們完全無法置信。

「你們是說,你們花了一整天,外加六百元的差旅費,卻沒有切入正題。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啊!」他們說。

我們告訴合夥人,如果他們想要成交這筆生意,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把那本絕版了三十年的童書《鈕扣國》找出來!

我們找到那本書,並寄給那位一起共進午餐的女士,還附上一封信,信裡寫著:「我們經常面對困難;化不可能為可能,只不過需要多加把勁。」幾天後,我們接到對方感激的電話告訴我們,這是有生以來,別人為她做過最貼心的一件事。不久之後,我們又接到第二通電話,告知在那位女士積極幫我們向公司爭取後,他們公司願意立即開始轉售我們的書籍。這項合作關係一直持續至今,並為雙方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

另一個更近期的例子是,我們開始對一家合作多年的廠商感到憂心。不久前,我們剛拓展了公司的業務範疇,該廠商負責幫我們設計客製化的網站。我們約聘他們幫公司重新架設官網及電子商務平台,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不料,專案進度嚴重落後,更糟的是,該廠商負責與我們聯繫的窗口不回我們電話,理由是除了他個人因素外,還有其他案子得處理。我們既沮喪又生氣,實在難以忍受這樣的服務水準。

延伸閱讀:談判比的是心理戰!善用 4 個客戶心態,不降價也讓對方感覺超划算

總而言之,彼此的關係瀕臨臨界點,解約是我們的選項之一。然而,這麼做肯定會延遲新網站上線的時間,後果將頗為嚴重。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完全無法繼續忍受這種糟糕的客服。我們意識到,要讓對方充分理解我們的感受,光靠電子郵件或電話已不足以達成效果。因此,我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問對方可否見個面,他們同意了。

會議上,我們和廠商老闆面對面,解釋整個情況。我們稱讚他們過去的表現,強調這是那名員工的個人問題,但也清楚表達我們期望的服務標準是:準時完成、回覆顧客的要求。我們的聯絡人感到不好意思,也非常感謝我們前來跟他見面。他表示這種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後來也的確如此。 我們提議面對面開會,為雙方省下許多時間與金錢。

你或許會問,如果你的協商對象婉拒見面,又該如何?得到這樣簡潔有力的拒絕並沒有什麼不好,如果對方不願意和你面對面開會,你就知道自己不該和哪些人繼續做生意,而哪些人並沒有真正投入專案。如果他們確實有無法見面的正當理由,那麼提出和對方親自見個面的請求,自然也不會影響或危及彼此的合作關係。

(本文摘自《50 個問題為自己爭取更多》,時報出版)

繼續閱讀 談判
相關文章

50 個問題為自己爭取更多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