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太多,一回神就忘了剛剛在忙什麼?北歐主管教會我的「反多工」思維
                
                分享
                
                
                                    
            
                        
            觀察北歐人的生活,我發現他們非常擅長「切換」與「拿捏分寸」。
一天當中,他們會清楚區分 ── 現在是工作時間、休息時間,還是家人或自己的時間。相較之下,我在日本時常有這樣的感受:「每天忙得筋疲力盡,卻始終得不到真正的充實感。」或許原因就在於,總是試圖同時做太多事,結果時間都變得模糊而零散。
注意力渙散,常常會冒出「咦?我剛剛到底在做什麼?」的困惑。
近年的研究指出,多工處理不僅會大幅降低生產力,還會導致壓力荷爾蒙—— 可體松(cortisol)的分泌增加,進而讓身心承受更大的壓力。我們在多工時感受到的「效率提升」,其實往往只是一種錯覺‧‧‧‧‧‧(嘆)。
專心做一件事 vs. 多工處理
我曾經的上司中,有一位非常能幹的瑞典女性。她曾告訴我,她高效率的祕訣,不在於「多工處理」,反而在於徹底的「單一任務處理」(Single-task)。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事情不能同時並行,而要一件接著一件完成。」
也就是說,把所有任務排成一條直線,然後專心一致地逐一完成、往前推進。她的鐵則是:「一旦開始,就把全部心力放在眼前的這件事上,絕對不要同時動手做其他事情。」我照著她的建議,試著把任務寫在紙上。方法非常簡單:
(任務1)
↓
(任務2)
↓
(任務3)
只要依序列出計畫中的任務,按照順序逐一執行即可。 結果出乎意料地有效。 我明顯感受到完成任務的速度加快了,同時也意識到自己過去是多麼容易被其他瑣事分心。這種「單一任務處理」不只適用於工作,在生活中同樣奏效。
做晚餐的時候就專心做晚餐,陪家人聊天的時候就專心聊天,看電視的時候就專心看電視。於是,在一天結束時,我驚喜地發現腦袋不再那麼疲憊,反而有種清爽的輕盈感,甚至浮現「今天做了好多事,真是充實的一天」的滿足。
對於像我這樣容易想太多、頭腦一下子就打結的人來說,「單一任務處理」似乎正好是一帖良方。
一天只列三項任務
「明明有一大堆要做的事,可是完全不知道該怎麼下手!」
當時焦頭爛額的我,只好又跑去向前面提到過的瑞典前上司求救。她教了我一個超簡單、卻非常有效的做法:那就是,每天只寫「三件事」的 TO–DO 清單。
規則是只要這三件事能完成,今天就可以心滿意足地去睡覺。
像今天我的三個TO–DO就是:
① 修訂這本書的稿件
② 完成會議資料的初稿
③ 把一本書讀完
「一天只做三件事!? 太少了吧!」你一定會這樣想。
其實我一開始也覺得怎麼可能,總想寫更多。多寫當然可以,但第四項開始都只是「加分題」,做到了很好,做不到也沒關係。前面那三件事完成後,才可以動手做後面的任務,這是唯一的規則。
透過這個方式,每天都要問自己:「如果今天只能做三件事,那最該做的是什麼?」這樣的思考,能讓我們學會取捨,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
我自己實際試了之後,真的明顯感受到 —— 每天對時間的滿意度大大提升了。
(本文摘自《北歐時間》,幸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