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創新創業
feature picture
杜老爺冰淇淋 Duroyal Ice Cream

高價也狂賣!杜老爺如何靠一支甜筒,打破冰品的價格天花板?

2025-11-28 資深跨領域企業顧問 洪震宇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企業最頭痛的問題,就是遇到創新的兩難。

過世的哈佛管理學者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在《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 指出這個矛盾的現象,企業的成功也會深藏本身失敗的種子、無法逃脫失去領導地位的命運。他認為,頂尖的企業通常最重視主要客戶的需求,不斷研發新科技來提供更好的產品給客戶,並專注在利潤最高的產品上。

延伸閱讀:皇家可口 10/15 開放申購!曠世奇派如何年銷千萬支、熱賣 30 年?

這種創新能力屬於「維持式創新」,在既有框架下,持續改善產品品質,類似從 1.0 進階到 1.2 版,或是降低成本來滿足顧客需求。

另一種創新屬於「突破式創新」或「破壞式創新」。這是突破原本框架、破壞既有思維的創新,將1.0產品直接跳到 2.0。這種創新,來自大企業忽視較為小眾、利潤較低的市場,但小眾市場會開始逐步往上侵蝕主流市場,大企業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錯失良機,讓這些後進者、具有創業家精神的企業得以崛起,甚至取代原本的成功企業。

傳統口味新設計,召喚共鳴

這章不只討論創新的兩難,而是如何運用獨創力去解決創新的兩難,找到持續創新的方向與方法。台灣本土企業要如何解決創新的兩難?我心目中有個少為人知的例子,就是知名的冰品品牌「杜老爺」。

在杜老爺品牌成立之前,台灣市面上大都是「枝仔冰」這類棒棍冰品,現在常見的甜筒、雪糕和霜淇淋等品類,都是由杜老爺開發上市,並成為目前冰品的規格標準。

屬於南僑集團、經營杜老爺品牌的皇家可口公司,成立三十七年來,推出完整的冰品系列,市占率超過三成,為本土品牌第一名。旗下各個冰品系列,包括甜筒、雪糕、冰淇淋與冰棒,除了冰棒之外,前三項都成為各品類市占率的第一名。在定價上,甜筒的價位比同業多約百分之二十八,曠世奇派則高出百分之二十二。 從市占率跟價位來看,都顯示杜老爺的冰品霸主地位。

杜老爺「冰」團三大暢銷經典明星商品,就是杜老爺甜筒、曠世奇派雪糕與情人果脆冰棒。

這些商品,一開始即採取破壞式創新,建立獨特的市場定位。

一九八八年推出的杜老爺甜筒,採用獨家配方與自製能夠保持外皮脆度、不容易軟爛的圓錐杯餅皮,包裹著冰淇淋,上頭淋上巧克力及花生角,使得杜老爺等於是甜筒的代名詞。當時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最在意的是餅皮一定要脆、要好吃,如果餅皮不脆,甜筒就不上市。因此,研發部門試做了好幾百次餅皮,只為達到會長的標準。

杜老爺甜筒打破當時市面上冰棒每支五至十元的價格區間,以十五至二十元的相對高價位上市,立刻就獲得消費者的歡迎。

一九九一年上市的曠世奇派,打破雪糕傳統都是單純的香草冰淇淋口味。從甜點的角度來思考取名為「派」,而且「沒有三層就不叫派」,讓冰品呈現三層組合,夾心內餡具有獨特的「流動感」,接著是中間的冰淇淋,外面再披覆特殊嚼感的脆餅粒。

一九九三年上市的情人果脆冰棒,也是一個意外。當時陳飛龍會長從電視報導看到台南玉井芒果因為盛產而滯銷,他想透過大量採購、應用在杜老爺冰淇淋上,幫助解決滯銷問題。沒想到透過「冰包脆冰」的概念,反而開發出暢銷的情人果脆冰棒,外面是冰棒,裡面是沁涼的脆冰與芒果青,交織酸甜脆的感受。

杜老爺冰品的品牌,在眾多品牌競爭中,口感、價位、包裝與廣告,一直是獨樹一幟,成為模仿對象。

突圍「冰家之爭」的獨創五力

如果從創新的兩難來看,杜老爺的第一個挑戰,應該是會被其他同業、或是後起之秀用差異化口味與低價來顛覆,侵蝕杜老爺的冰品霸主地位。

另一個挑戰是冰品的淡旺季差落差很大。夏天「冰家」必爭,冬天卻又少人吃冰,加上超商、超市與大賣場的冰箱陳列櫃空間有限,要如何解決淡季的問題,也是冰品業者長期的痛點。

第三個挑戰更大。冰品最大競爭者不是冰品業者本身,而是飲料市場、甚至是最熱門的手搖茶飲市場。打開超商冰櫃與飲料櫃,有一堆琳瑯滿目的產品,但是消費者的預算有限,胃口也有限,選擇卻很多,又喜歡追逐新奇流行,要如何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的青睞?也是冰品業者的難題。

那麼,該如何突破冰品業者的三大挑戰,包括維持龍頭優勢、解決淡旺季的落差,以及跳脫茶飲市場的整體競爭?這也是我好奇之處。

成立三十七年來,杜老爺不僅沒有被外界顛覆,反而一直自我創新、獨自升級。包括甜筒、雪糕、冰淇淋與冰棒的品類一直改變,口感與配料持續創新,每次推出新口味,就引發熱銷與話題,更引起同業的模仿效應,出現不少類似冰品。杜老爺甚至不斷跨界合作,與超商、連鎖餐飲、飲料、巧克力品牌合作,推出許多全新口味與口感的冰品。

我認為,要深入了解杜老爺的獨創特色與背後的思考邏輯,可以用 SMART 五力來拆解。

獨創現場力_文章配圖
聯經出版_提供

程式算不準,人類味蕾的情緒化

透過 SMART 五力的思考,就是掌握顧客「僱用」杜老爺冰品的獨特任務。

這也是管理學者克里斯汀生一再強調,不要一直問顧客既有的需求,這會落入「維持性創新」的狀況,只是改善、無法真正掌握顧客潛在的需求。我們需要了解顧客重視的是「用途」或「任務」,而非是產品本身,才能找到正確的問題。

從因果關係來思考,顧客「任務」是起因,企業運用「創新」才是結果。以杜老爺冰品為例,顧客任務就是杜老爺的產品如何幫助顧客在意的事情「有所進步」,達成顧客「僱用」杜老爺的目標。

杜老爺發現顧客的情感型任務,就是創造豐富的感受。

這個任務有兩個挑戰要解決。杜老爺的操盤者、皇家可口董事長、也是點水樓總經理周明芬就曾感慨:「做冰比做電腦更難。」因為電腦比較的是速度和功能,有一定的規格可循,但冰品的挑戰是人類變化莫測的口感。

延伸閱讀:什麼是破壞式創新?一次讀懂 25 年來最重要的創新理論

第二個挑戰是冰品以外的市場。因此,杜老爺面對這兩大挑戰,必須重新定位自己的核心能力,要將「冰品甜點化」。藉著重新定義冰品的特色,才能突破飲料與手搖茶飲的競爭,除了貼近消費者的感受,還要超越消費者的期待,發展既是冰品、也是甜點的特色。

因此,杜老爺前三支產品,包括杜老爺甜筒、曠世奇派雪糕與情人果脆冰棒,共同特色就是豐富的口感。從餅皮、餅粒、內餡、脆冰,都是去創造消費者味覺上的變化與驚奇,進而傳達一種回憶的幸福感。

(本文摘自《獨創現場力》,聯經出版)

繼續閱讀 創新
相關文章

獨創現場力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