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Klean Denmark via Flickr

說話犀利固然厲害,但是留點溫暖才能讓你更迷人

丁菱娟
2017-05-19
作者 丁菱娟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會說話的人很多,但是可以做到口下留德,適可而止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尤其是佔上位的人,位高權重,話一出口無人敢反抗,於是越說越直白。或是聰明伶俐的人,反應快,同樣話一出口無人可招架,像吃了悶棍。

這讓我想到康熙來了中的蔡康永,他經常當小S的剎車者,小S負責製造節目效果,可是他經常在小S玩笑開到危險邊緣時,及時將話轉回,說到觀眾想聽的極致卻又不逾矩,嘲笑來賓卻不尖酸刻薄,真的是不容易。我覺得說話犀利固然厲害,但是留點溫暖更迷人

大家都知道,一般愛說話的人話一出口就像潑出去的水,想收都收不回來。

我經常在處理客戶的危機,也幫客戶做媒體訓練,發現 很多客戶之所以會出錯都不是不會說話,而是話說太多。 因為說太多所以被媒體斷章取義,因為說太多以至於收不回來。所以說話要說到恰到好處絕對不能是隨興,看心情,不經大腦脫口而出的。

說話每天都在說,當然並不是每件事都要準備好才能說話,但在職場上重要的事件像與老闆談話,要求加薪,說服客戶,主持會議,談判,演講,甚至回一封重要的郵件,都要事先準備,想好主軸及主要訊息,才能不出錯。然後練習、練習再練習才能達到目標。所以沒有所謂天生的媒體寵兒, 會說話的人其實都是準備好,知道自己要說什麼才開始說話的,但說出的話給別人的感受,和這個人的風格也有很大的關係。

回到像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我認為除了會說話,懂得說話技巧之外,性格和心態還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你是位厚道的人,你說話就不會因為要製造節目效果而去傷人。你如是位有同理心的人,你會將心比心,知道對方的地雷區在哪裡而不會硬揭瘡疤。所以話怎麼說,其實反應一個人的心態。

相由心生,話也由心生。康熙來了的成功之道就是兩位主持人知道訪問來賓需要製造爆點,但也知道適可而止,一人放,一人收,一放一收之間,讓人看了有戲卻又不謔,才是高明。

如果我們能心存善意,欣賞他人的優點,這樣你在和對方溝通時,對方一定也能夠感受到你的好意,進而對你不設防,而說出他想說的話,這樣你反而得到更多的資訊,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吃虧就是佔便宜。

溝通,絕不能有成見,成見像一道牆,阻隔了聲音。先別築牆,聽別人怎麼說,開放心胸,對方絕對可以感受你的誠意,溝通就已成功一半。

延伸閱讀/

別讓口誤害了你!這 10 種溝通地雷,千萬不要踩

溝通要這樣才有效!透視4種行為模式,找出別人喜歡被對待的方式

(本文出自女人迷丁菱娟專欄,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