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別隨便說要累積人脈!一人只能維持 150 個朋友,建議鎖定結交這 3 種人

楊琮熙
2019-06-12

在一次職涯講座的 Q&A 時間,有個年輕人詢問「我該如何累積職場人脈?」,我好奇地想了解年輕人希望建立人脈的用意。年輕人說許多商業書籍都會提到人脈的重要性,像是想在職場上成功,一定要搭建自己的人脈網絡,但他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希望我能給一些建議。

說實在的,我並不是什麼經營人脈的專家,要談如何累積「成功」的人脈,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好答案。但如果是談怎麼建立關係緊密的人際連結,我最近倒有一些想法與感受,也分享給你:

不要盲目結交人脈,你的認知能力有限,應專注在某些關係上。

人脈是不是要愈多愈好呢?這點或許每個人看法不同,但英國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提出的數值倒是值得參考。

鄧巴主張,人們的大腦認知能力有限,負擔不了太過頻繁與廣泛的社交人脈。他認為人們朋友圈的數字並不是愈大愈好,一個人能夠維持穩定的社會關係,例如你的親朋好友,數量大約就是 150 人左右。

檢視一下自己的手機與電子郵件的通訊錄,甚至是你 Facebook 的好友數量,即便已經超過千筆,但真正能抽出時間維繫關係、稱得上是緊密朋友的數量,是不是也就是那 150 位上下?

這 150 位的朋友會大大影響了你的生活與行為。 因此,你決定將注意力放在哪些人際關係上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想進步,弱連接比強連接能帶來更多機會!

美國社會學家馬克‧格拉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於 1974 年提出 弱連接(weak ties)的概念,指的是與我們不熟、或是好久不見的朋友,而強連接(strong ties)則是和我們比較親近的家人、朋友與公司來往同事。

格拉諾維特透過小鎮居民如何找工作來探討社會網路的關係,他發現在找工作上,「強連接」反倒沒有那些「弱連接」的關係更能發揮作用,因此主張在工作與事業方面,「弱連接」帶來的機會其實要比「強連接」高的多。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強連接」通常是因為背景、生活與環境與我們較相近,但不一定能帶來新出口,幫你得到更多不同的機會。熟悉的人脈不是不幫你,而是大家有的資源都差不多,彼此之間不容易傳播新訊息。換句話說,如果你期望在生活與工作能有所進步,比較有效的方式是結交與你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替自己創造新的人際關係,讓你產生新的思考與見解。

追求多元的人際關係組合,別忘了從身旁最親近的人開始。

有次讀了由哈佛教授米希爾・德賽(Mihir Desai)所著的《金融的智慧》,原本以為談的是金融工具與制度,沒想到其實要說的是金融帶給人生的啟發。比方說,金融談的規避風險,也能應用在人際關係配置上。

書中提到用來衡量金融資產間的關聯性所使用的「β 值」,高 β 值資產價值常與大盤走勢緊密貼合,而低 β 值資產的走勢則相反,相對大盤波動較小,視為投資組合中的避險工具。

金融組合理論帶給人際關係組合的啟示是什麼呢?首先,你可以試著區分身旁人際資產的 β 值。比如說,高 β 值資產的人脈與你志同道合,這些關係與你有著共同目的與利益。而低 β 值資產的人脈,則是不論你的人生起伏,都是堅定不移的關係。最後,則是負 β 值資產的人脈,你一帆風順時並不在身旁,但你身處逆境時卻一定守護著你。

在投資界人人都希望找到負 β 值資產,在人際關係中,我們也同樣希望擁有負 β 值人脈,而其實那就是我們的家人、父母、兒女!你是否合理地分配你的 β 值人脈資產?或是不小心輕忽了負 β 值人脈的重要性?

如何在職場上建立有效人脈已有許多論述,我只是想提醒 避免急著結交人脈,應該將有限的注意力放在維持核心的社會關係,也別忘了「強連接」雖然可靠,但「弱連接」會帶來更多機會,最後則是要問問自己關係資產配置的對不對。 我們才得以在各種人際關係組合中,正確的分配精神與時間,獲得更為充實的人生。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