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白或不坦白」是我在成為主管後的 8 年間最常遇到的課題,而近期的一個事件也給了我一個目前為止最大的體悟。
事情追溯到幾個月前,我旗下有部分員工因為政策及內部的一些問題,有滿繁雜的人事、法條、內部溝通及行政流程得處理,而以我一個非法律、人力專業的外國人來說,處理起這個專案是非常困難且陌生的,我的員工遍布三個國家,總部跟結算團隊又分布在另兩個國家,光是匯率的計算、法條的熟悉就忙得我焦頭爛額,一個多月來每晚熬夜對數字跟細節。
在這過程中,我也盡可能爭取員工的權益最大化,也得盡量趕上集團規範的進度及時間表,就在事情告一段落的某天晚上 11 點,我在與供應商的溝通時,供應商窗口隨口跟我說道:「Tifi 你真的是我看過最用心的主管了,你的團隊的情況是我處理過最複雜的,但你還都幫他們爭取到所有最優的條件,你家員工知道你這麼為他們著想嗎?」
說時遲那時快,我的壓力及委屈就在這一瞬間爆發,我在掛完電話後突然眼淚一發不可收拾。供應商說的是對的,在我這麼忙碌地處理這些事情,而員工們也都拿到非常好的 package(薪酬待遇)時,我卻沒有收到任何一位員工的感謝,即使是口頭一聲「謝謝」也都沒有。
我在心裡吶喊:「我這麼努力到底是為了誰呢?如果連自己員工都不當一回事?」
我忍不住跟同樣身為主管(不同公司)的好友訴苦,而好友淡淡地跟我分享他之前遇到各種更奇葩的狀況,像是也有加薪幅幅度 30% 卻不滿足的外國員工,聯合去找 HR 抱怨的情形。
他安慰我說道:「高處不勝寒,員工會感謝你,是你賺到;不感謝你,是應該的。這件事就不要告訴他們了,告知也沒好處。
要告訴自己,是你願意為他們盡心,他們沒必要回報你的用心。」
隔天,依舊耿耿於懷的我,雖然滿難克制住自己的情緒,但仍好好地保持正常與同事們溝通與工作。直到我們開周會時,我一個直腸子的人仍是繃不住地告訴大家我的失望及難過。
同事們一臉錯愕、紛紛說道他們完全不知道我為他們做了這些努力,一直以為是公司的正常安排、行政跟人資在處理,全然不知這一切都是我幫他們爭取的。
後續幾天,我除了收到一些可愛的小禮物、影片跟訊息之外,每個同事都各自來找我聊天。
「我一直很感謝主管是你,我一直有看到你的用心,但沒想到連這件事都是你處理。」
「對不起,我不是一個很擅長表達的人,但我會義無反顧地拋棄業務總監的職位、回來做你下屬,就是因為我想跟著你,謝謝你一直以來都以真心對待下屬。」
「Tifi,這件事讓我們都知道,原來一直都是你自己在為我們努力著,由衷感謝,請不要自己吞著了,你有我們所有人的支持!」
或許身為主管,有些人會選擇公私分開,不摻雜個人情緒在工作上、對待下屬專業且公正,但我就是一個如此重感情的主管,我也因此學到,「坦誠相見」是我對待下屬的處世之道,我要對他們坦白、我要讓他們知道:
他們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要的不是他們的感謝,而是我與他們一條心。
至此之後,我與團隊的關係及向心力更加緊密了,他們知道,儘管工作上有很多困難、且不是理所當然能照他們的想法進行,但他們有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