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公司想推數位化取代手工作業,如何避免失敗?專家:先評估 2 件事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好友知道我有使用及導入過大小系統的經驗,突然向我求救,因為他的公司正在導入新的會計系統,不只人仰馬翻,還怨聲載道,連系統公司都擔心導入失敗,發出了正式書面警訊。

由於該公司已經付了數百萬的費用,懇求我幫他拿個主意,到底是繼續還是喊停,我只好去列席他的系統導入例行會議。首先,聽出這系統本是個套裝軟體,能客製化的空間不大。再來,這家公司的結帳日,定在「每月最後一周的星期五」,即每個月的結帳日都不同。

我忍不住舉手發言,「請問這系統可以支應每個月不同的結帳日嗎?」系統公司的人交頭接耳後表示應該可以。我看他們面有難色,只好再問,「我按個鍵,系統可以自動跑出結帳日的財務報表嗎?」

打破砂鍋後才弄清楚,這系統已鎖死設定,只能跑出每月最後一日(每月 28 日、30 日、或 31 日)的財務報表,如果要跑出其他日子的報表,必須將系統裡的資料,匯到 Excel,然後自行調整。一個會計系統,沒辦法執行最關鍵的結帳工作,要它有何用,之後果真喊停收場。

延伸閱讀:財報上的收入數字,為何不一定能反映公司真實收入?專家:小心幾種情況帶來的數字膨脹!

系統不是買了就能用,得先克服導入時的阻力

回想菜鳥時,公司要求使用什麼系統,通常就是服從,公司要求導入什麼系統,不管順不順手,通常也是盲從,反正人定勝天,任何被系統卡住的事,都能用手工作業克服。

累積幾年資歷後,理解系統的重要性,因財會部門的宿命,就是每月結帳,正規來說,前端提供正確的資料,經會計部檢視後,製作會計交易傳票,然後入系統結帳,就算有些資料不齊全,花點兒人力也能補強。

之後,公司的高層要求導入 ERP 系統,當時指派專案負責人帶領 5 人小組扛起這項任務,但事與願違,導入期間,阻力大到專案負責人突然人間蒸發,成員有的逃回原部門,有的閃電離職,只剩一人堅守站崗。年少的我,不知哪裡來的勇氣,居然跟著這位「英雄」一起走下去,災難從此開始。

ERP 系統本就嚴謹,不容人為手動修改資料,前端同仁一旦沒照著 SOP 輸入資料,後端系統產出的財務報表,錯到離譜,應驗了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財會部被罵到臭頭,最後花了超過 3 個月去整理被卡在緩衝區的大批錯誤資料,挖出一群罪魁禍首,雖然還給財會清白,但一半的財會同仁已經離我遠去了。

審慎評估廠商、系統功能,數位化才能取代手工

我極度贊成數位化、電子化、自動化取代手工作業,員工要多做用腦子的事,少做機器人做的事,而系統,是要增加效率及效益,絕不是徒增麻煩及擾民。

企業常用的系統,區分成部分功能型及整合型系統。部分功能型的如客戶 CRM 系統,零售 POS 系統、訂閱 SaaS 系統、進出貨倉儲、費用報銷、人資系統等等,這些系統處理的交易資料通常採單筆或打包方式,透過 API 自動串接至會計系統,絕大多數最終都會走到財會的收付款。整合型的如 ERP 系統,已設計其內部各個功能性模組,自動彼此串聯,最終也多會走到財會的收付款。

市面上有五花八門的系統,因此選擇廠商、選擇系統變得格外重要。 選擇廠商,在市場競爭下,千錘百鍊後勝出,這是必要的選擇系統的關鍵在於審慎評估功能,列出組織需要的關鍵功能,新系統缺一不可

延伸閱讀:公司應如何控管作業流程,才能避免廠商行賄、同仁收取回扣?

最近和前財會同事閒聊,AI 議題吵得火熱,無紙化成了人們的使命,大夥兒總是蓋個企業需數位化、電子化的大帽子,主管只好採購新系統,安撫人心。我耳提面命,一定要仔細評估廠商和系統,否則搞到結不了帳或結錯帳,可成公司罪人。她不甘願,憑什麼別人只要出一張嘴,她卻要花時間按部就班測試、寫評估報告。我告訴她,「相較其他部門,最熟悉內部作業及內部控制的妳,才有能力審慎評估。」認真選個好系統,透過導入的過程,給同仁學習新系統的機會,提升團隊的效率,也算是功德一件。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