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摩斯漢堡Facebook粉絲團

加盟主都是爺爺奶奶?日本摩斯漢堡遇3大危機:兩度虧損、獲利回不去了,為什麼?

商社男
2025-02-06
商社男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疫情期間方便外帶、外送的漢堡業態異軍突起,許多漢堡品牌業績逆勢成長;為了反映成本,近年來漢堡價格也歷經數次調漲。然而,部分品牌調價步調較為緩慢,這個時間差使 2024 年日本都會區出現了麥當勞、漢堡王與摩斯漢堡(MOS Burger)售價相近的特殊情況。如果這 3 家速食龍頭的價格相差無幾,你會選擇哪一家?

摩斯漢堡早已融入許多日本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它能緊緊抓住日本消費者的心,可以從幾個獨特的市場定位來一探究竟。

延伸閱讀:日本摩斯開唱片公司、展開選秀活動!賣漢堡的為何跨足娛樂業?

歷久不衰!50 歲的日本摩斯漢堡,全店數高達 1300 間、位居全日本第二

從產品面觀察,摩斯漢堡的產品設計極具巧思,例如 1987 年推出的米漢堡,以及 2004 年以生菜取代麵包的「摘鮮綠」系列,不僅在視覺上獨樹一格,更成功營造出自然、現做的氛圍,口味也貼近亞洲人的飲食習慣。時至今日,市場上幾乎找不到與摩斯漢堡路線相似的競爭品牌。

也正因為設計的新穎感,容易讓人以為摩斯漢堡是 2000 年左右才誕生的品牌。然而,日本摩斯漢堡的第一家店其實早在 1972 年就問世,至今已有 50 年歷史,是個年過半百的中年品牌。這些年來,摩斯漢堡累計銷售的漢堡數超過 14 億個,透過不斷累積的消費體驗,加上長期在各區深耕,已經與消費者建立牢固的信任關係。

在服務面,摩斯漢堡也具備高度便利性。除了產品線涵蓋早、午、晚等全餐期的選項,日本店舖數也高達 1,300 家,位居全日本第二,大多數都會區的消費者都能在生活圈範圍內找到摩斯漢堡的店鋪。如此便利的服務,讓摩斯漢堡在以西方品牌為主流的漢堡市場中,即使歷經 50 年,仍然保有相當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摩斯漢堡選用蔬果「格外品」開飲料店,為何能強化品牌競爭力?

獲利達到 46 億日幣高峰後,就回不去了!日本摩斯漢堡怎麼了?

既然摩斯漢堡的各項定位都如此貼近消費者生活,那麼它的經營表現是否也一直持續成長?

日本摩斯_shutterstock_2149292973.jpg
shutterstock

事實上,日本摩斯漢堡近幾年才剛經歷獲利的大幅波動,這些波動都與品牌定位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從數據來看,日本摩斯漢堡的營業額雖然持續成長,但營業利益自 2016 年達到 46 億日圓(約新台幣 9.9 億)的高峰後便停滯不前,甚至在 2018 及 2022 年出現虧損。究竟摩斯漢堡在日本面臨了哪些挑戰?

加盟主高齡化:平均年齡可能近 70 歲,人力短缺成為問題

根據 2017 年的資料,當時日本摩斯漢堡加盟主的平均年齡為 59 歲,約 49% 超過 60 歲;推算至 2025 年,加盟主的平均年齡可能已逼近 70 歲,來到約 67 歲。

當時的資料也顯示,約 46% 的加盟主僅擁有一家店,在組織規模不大的情況下,許多店務可能都需要加盟主親力親為。如今人力短缺問題嚴重,若加盟主找不到員工且體力無法負荷,便可能選擇結束營業。

回顧日本摩斯漢堡的店鋪數,2000 年時曾達到 1,500 家,如今則維持在 1,300 家。雖然減少的 13% 店舖數,不全然歸因於高齡化,但對整體收益的影響不容小覷。

既有品牌老化:亟需開發年輕人客群,不能只服務既有顧客

日本摩斯漢堡的第一家店誕生至今已逾 50 年,雖然悠久的歷史背景與消費者建立了穩固的信賴關係,但對某些年輕消費者而言,這個從他們出生前就存在的服務,可能已成為生活中的理所當然,而這份理所當然,或許會削弱過去在產品面所建立的新穎形象。

試想,如果 50 年前的消費者當時 20 歲,那麼現在他們已經邁入 70 歲的高齡。若沒持續開發,讓現在 20 歲的年輕人成為顧客,顧客斷層將對摩斯漢堡的經營造成衝擊。然而,隨著近年來新銳品牌不斷湧現,開發新客源所需的資源卻比以往更加龐大。

產品複雜性高:主打現點現做、健康,反而墊高人力要求

根據調查,日本消費者喜愛摩斯漢堡的前 5 大理由,有兩項是「現點現做」及「提供健康的產品」。然而自 2020 年後,這兩項特色對品牌的影響不再僅止於加分,更在某種程度上轉化為經營壓力,分別體現在人力及成本兩方面。

首先,產品操作的複雜性直接影響人力資源,操作越複雜,找到能適應此類環境的員工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或成本。

與 20 年前的經營環境相比,整體市場的人力匱乏已是不爭的事實。若不進行大規模的產品變革,問題將難以改善;但若進行大幅度的產品改革,也可能擔憂會流失既有顧客。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相信日本摩斯漢堡正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

加盟主高齡化、品牌老化及成本壓力等問題,是否讓日本摩斯漢堡感到束手無策呢?

其實,日本摩斯漢堡累積了多年的雄厚潛力,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多元方案。例如在成本壓力方面,摩斯漢堡近年調整產品價格時,消費者相對來說更能接受。因為消費者在比較「現點現做」和「健康食材」時,相較於其他競爭品牌的「快速」或「美味」,摩斯漢堡的調價理由,更容易取得認同。

而在品牌更新方面,日本摩斯漢堡旗下還擁有漢堡餐車、紅茶專賣店、日本野菜料理、玄米定食及高價漢堡等多元餐飲品牌。雖然這些品牌尚未大規模展店,但都是從既有資源,例如茶與蔬菜延伸而來,若能妥善調配集團資源,相信也能有一番作為。

摩斯旗下Mos and Café_shutterstock_2537613563.jpg
日本神戶中央區的Mos and Café餐廳前景。它是摩斯漢堡連鎖餐廳的一部分
shutterstock

身為亞洲最強的漢堡品牌,摩斯漢堡的發展確實令人充滿期待,也希望日本摩斯漢堡旗下的新品牌,有朝一日能跨海來台。畢竟摩斯漢堡的現有產品與服務,已經累積了不少忠實顧客,推出新品牌想必也能吸引不少嘗鮮客群。

(本文經授權刊登、編輯自 商社男的外食迷宮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