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 是一種人工智慧技術,其目的是理解和生成人類語言。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高級的「文字預測機器」,但它們並不真正理解語言。
PPT共同創辦人丹尼斯.奧斯汀於9月辭世。這款簡報軟體已有36年歷史,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喜愛它,例如亞馬遜就禁止員工使用其進行簡報,並表示此為明智之舉。
OpenAI 侵權案例層出不窮,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把資訊用來訓練模型,導致被各界起訴,版權問題如今成為決定 AI 能走多遠的關鍵因素。
最新研究顯示,有2成的男性靠AI來撰寫交友軟體的自我介紹。雖然把AI當成戀愛顧問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也有人認為,讓AI來幫你聊天約會,是不誠實的行為。
OpenAI 宣佈在推出 iOS 版本應用程式 ChatGPT App 後,安卓版本將於下周開放下載,並支援自定義指令、語音輸入、同步歷史紀錄等功能。
近日,8500 多名小說、詩歌作者聯合簽署了一份公開信,呼籲生成式 AI 領導者,在訓練 AI 時使用材料需徵得作者同意、認可並給予公平補償。
微軟在 18 日登場的全球合作夥伴年度大會,公布 Microsoft 365 Copilot 收費價,每人每月還付 30 美元,近台幣 930 元。
Google Bard 繁體中文版登場!一鍵匯出 Gmail、轉存成文件,還可進行 AI 對話問答,生成報告文件、表格、分析等,幫助作報告與書信溝通。
生成式AI的崛起引起眾多討論,BCG將生成式AI的風險從立即危害至慢性影響分成8類,企業應該在監管制度建立以前先培養風險意識,提出防範機制。
IT 研究及顧問公司顧能先前公布調查,一名普通的辦公室上班族在工作中,至少需用到 11 種應用程式,老闆期望員工嫻熟掌握的技術,到底有哪些?
短短半年,ChatGPT 成為了全球知名的品牌,現在OpenAI 有了一個更大的計劃:讓 ChatGPT 成為職場個人助理。
寫文案時可能會面臨創意枯竭、詞窮等問題,這時只需提供文案的目的、目標受眾以及所需風格,ChatGPT 就會根據這些指引提供文案建議。
生成式AI提供了許多生活上的協助,不管是閱讀、規畫行程、翻譯文章、模擬面試,懂得使用生成式AI,就能為你省下大把時間。
AI 生成的圖像視覺,衝擊了無數影像及設計工作者。原來占 90% 工作價值的繪畫技能雖然會歸零,但原來只佔 10% 的藝術品味,價值將會大幅成長。
電腦玩物站長Esor分享,從構想宣傳文案、規畫新書提案等創意工作,到撰寫 email、校對錯字的庶務工作,都可以請 ChatGPT 協助。
AI是否進化到與人類同樣自行思考尚無法得知,不過協助AI調整語言模型行為的「AI訓練師」已應運而生,奇貨可居的工作特性,更讓他們的年薪達到400萬元。
台灣微軟365事業部營運暨行銷事業群副總經理朱以方表示,無論哪種產業,都應該抱持開放心態,理解AI運作的原理原則。
巨思文化媒體集團旗下的《數位時代》、《經理人》分別推出全台第一個新聞 AI 摘要朗讀服務「6 in 5」和「每日聽管理」,幫助讀者快速累積新知。
OpenAI 去年 11 月推出 ChatGPT,旋即成為人工智慧領域最廣泛、且使用門檻最低的應用。然而快速成長的背後,工作者更加憂心會被AI 取代。
面對生成式 AI 熱潮,麥肯錫建議企業 CEO,除了增進對於 AI 技術的認識,也要衡量公司資源與技術能力,選擇合適的 AI 導入途徑,管控應用風險。
蘋果、三星,甚至金融巨頭高盛,都開始禁止員工在工作中使用 ChatGPT,是為了什麼考量?
ChatGPT 之父、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向政府機關呼籲人工智慧科技的危險性,且應立法插手監管。他為何這麼說?
最新調查顯示,雖然非常多企業都開始嘗試和生成式 AI 協作,但對於資安和數據外流的疑慮也相當高,其中最讓主管們擔心的就是免費的 ChatGPT。
Google 在 I/O 大會祭出大量生成式 AI 新功能,包含搜尋引擎資料整理、產出圖片、應用程式開發工具等,力求在 AI 大戰中保持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