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值得信任」比「能力強」更重要,三招讓你成為老闆信賴的紅人!

2014-12-26 整理 謝明彧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有時候看到組織種某人被升遷,你或許會大惑不解「他能力也只是普普啊!為什麼升遷的會是他?」甚至惱羞成怒,「明明他能力就比我差,為什麼被升遷的是他不是我?」

其實,主管在看一個員工時,一開始可能會專注在能力的好壞上,但時間一久,「這個人能不能讓人放心」常常反而比「一個人能力好不好」更重要。一個只要交付任務後就可以完全放心、每次都能準時把事情做完的員工,就算他做出來的成品只有 80 分,在老闆眼中,也比那種雖然能把事情做到 95 分,但總在最後一刻千驚萬險下才交件的人來得值得依靠。

正如前日本星巴克 CEO 岩田松雄在超級暢銷書《成為讓上司值得託付的部屬》中所說,記住,「永遠不要給自己的主管驚喜!」因為你不可能一輩子都好運到能在最後一刻平安度過,只要一次不小心,你很可能就變成那個讓主管驚嚇萬分、甚至灰頭土臉,不能被賦予大任的員工了!

「最好的員工,不是能力最強的那個,而是最值得信賴的那個人。」

因此在加強自我能力、努力晉升「優秀的工作者」同時,一定也要學習怎麼做個「讓人放心的工作者」,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學會妥善與主管進行「報告」「聯絡」「商量」:

1. 了解主管對於「資訊需求的頻率與質量」

透過「報告」「聯絡」「商量」,讓主管知道自己目前工作進度、是否需要協助,是員工最基本的工作之一。但岩田強調,好的「報告」「聯絡」「商量」不是以部屬自己的角度出發,而是以「對方的需求」來思考。

他舉例,大老闆需要不需「報告、聯絡、商量」?答案也是要,大老闆必須要和祕書說明自己每天的動向和行程,對方才能幫老闆做出做好的行程安排。

同樣,部屬在進行「報告、聯絡、商量」,第一件事就是摸清楚「主管對於資訊需求的頻率與質量」是多少?有些部屬覺得三天報告一次就可,甚至是有重要大事才說就好,但主管可能每天都想知道進度,對於大小事都要清楚才能安心,沒做到,就會讓主管感到不放心。

岩田以自己為例,他對於交付給部屬的任務,會希望部屬每天都回報進度,但不需要詳細瑣碎的內容,如果沒有重大事情,就算只用電子郵件傳送標題「順利」、沒有內文也無妨,只要讓老闆知道「事情順利進行中,不需擔心」就夠了。

因此了解自己的主管需要多頻繁和多詳細的報告,是成為值得信賴的部屬的第一步。

2. 就算上司沒說,你也要確認的 5W 和 2H

而在報告時,除了頻率外,另一個重點是「上司要求的、重要的關鍵是什麼?」絕對不可以上司交代工作後,只回答「好,這就去做!」一定要釐清,「是現在馬上要?還是可以有多一些時間準備?」「是需要完整資料?還是大概內容就好?」「對於預算數字,是以萬元為單位,還是以1元為單位?」

因此就算上司交辦任務時沒說,要成為值得信賴的部屬,也一定要記得問「5W」(為何 Why、何時 When、何事 What、何地 Where、何人 Who)和「2H」(如何 How、多少 How much),釐清以上才能知道主管的需求是什麼。否則如果在一知半解就開始工作,很可能老闆其實以時間為優先,結果你卻因為追求品質而耽擱,導致讓主管失望甚至生氣的狀況,努力錯了方向,只會得不償失。

3. 如果不知道主管的需求,請從「過度服務」先做起!

如果一開始,你還不知道主管對於「報告、聯絡、商量」的需求有多高,岩田建議,寧可超過也不可不足,所以請「過度服務」吧!因為上司對於需要的資訊,你卻準備不足,一定很容易大為光火,甚至因此失去信賴;但對於準備過度,頂多暗自覺得「有點煩呢~」但絕對不會因此責備認真準備的部屬。

當然「過度服務」主要是初期,在每天的「報告、聯絡、商量」後,可以觀察主管的反應,適當修減至上司需要的程度。例如在報告幾次後,主管說「下次可以不用準備那麼多,只要特別狀況時再報告重點就好」或「以後每周一和周三報告就好」,那樣就可以順勢減少報告的頻率,依然還能讓主管對你保持信任。

「不要在被指責後才增加,而是將過多的部分減去,這就是贏得主管信任的報告秘訣,」岩田如此強調。

延伸閱讀 /

1. 遇到這 3 種主管,再優秀、再努力也沒用!認清難搞上司類型,增加職場存活率

2. 向主管發表看法、提建議?小心這 4 件他沒說,卻默默放在心中的事

(本文取材自《成為讓上司值得託付的部屬》,悅知文化出版)

繼續閱讀 向上管理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