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創意解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用這3招,邊工作邊寫出暢銷書!

2015-12-16 整理、撰文 馬安奇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Elizabeth Gilbert)因為《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這本書而走紅,作品不但在全球賣出一千兩百萬冊,她還獲得《時代雜誌》票選為全球百大影響人物之一,可以說名利雙收。

吉兒伯特的創作沒有因此停止,2013年,她再度憑著長篇小說《愛瑪》登上暢銷書金榜、各大媒體年度好書,所有人都想問她:「妳究竟用什麼方法催生創意,才能不斷寫出讓人驚豔的作品?」

2015年,吉兒伯特以新書《創造力》(Big Magic: Creative Living Beyond Fear)跟讀者分享,她是以什麼樣的態度、方法、習慣,打造出充滿創造力的人生。

本書一上市就成為Amazon總榜暢銷書,她還兩度上TED分享她的創造力養成心得,影片更引發廣大迴響,點閱數超過千萬人次。煩惱自己缺乏靈感與創意的人,不妨看看吉兒伯特怎麼做:

1.保有工作,才能「讓創意放心玩耍」

很多人因為《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這本書認識吉兒伯特,常常有人向她抱怨工作扼殺了自己的創造力,想要擺脫這一切,全心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

每當聽到這種話,她都會「害怕到起雞皮疙瘩。」因為她看過太多人為了尋夢而逃離現實,隨著時間流逝,這些人卻因為付不出帳單,陷入焦慮、怨恨的循環,最後完全放棄當初的夢想。

吉兒伯特表示,自己在磨練創作能力的期間,仍然保有正職工作,像是新聞記者、雜誌專欄作家等等,只利用業餘時間寫小說。「因為創意需要自由與安全感支持。」維持財源穩定,她才能在靈感貧瘠的時候安慰自己:「別擔心,慢慢來,妳好了再跟我說,我都在這兒。」

她一邊工作,一邊寫了3本書,不僅兩度獲得National Magazine Award深度報導獎,其中一本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提名。

吉兒伯特澄清,就像剛萌芽的小苗需要陽光、空氣再加上水,缺少任何一種元素,都會長不好,想讓創造力茁壯,也需要打造能讓它「放心玩耍」的現實環境。

2.別被恐懼束縛大腦,先相信「只要你會呼吸,就有源源不絕的創造力」

培養創造力的第二個關鍵是:放下不必要的恐懼。

吉兒伯特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創造潛能,但是往往被數不清的憂慮埋沒:怕自己沒有才華、怕被人打槍、怕被人嘲笑、怕自己表現不好而遭到忽略與排斥、怕別人做得更好……。總是想著:與其這樣,還不如讓自己的想法不見天日,可能自己會安全一點。

她在青少年時期也曾經這麼想過,然而,她出了社會之後發現,自己擔心的事情其實跟過去差不了多少。逃避沒有為她創造任何正面成果,反而讓她做出的人生決定都很無聊。

她因此意識到,不是人們本身缺乏創造力,才得出平庸的結果,而是因為被沒有必要的恐懼綁手綁腳,才無法走出全新的道路。

人的生活應該以好奇心為動力,而不要被恐懼推著前進。」吉兒伯特說,把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動,都當成一次次的小革命,勇敢地把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創造潛能挖掘出來、解放它,「你永遠都有辦法讓生活更寬闊、更快樂。」

3.每天練習30分鐘:「實現創意的過程,其實不怎麼有趣」

人們與生俱來擁有創造力是一回事,能真正做出有創意的成果又是另一回事。

許多讀者往往把吉兒伯特的成就歸因於她擁有過人才華,其實,她20多歲時的作品一團糟,「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而且一個短到不能再短的短篇故事能寫上一整年。

即使如此,她每天都會將計時器設定在三十分鐘,然後強迫自己坐著亂寫一通,有寫就好。「不可能有哪天會忙到連半個小時都擠不出來寫寫東西。」

吉兒伯特坦言,在她的寫作生涯裡,大部分時間都不曾遇過「靈感大神」現身,而是照表操課,一點都不光鮮亮麗。「我在書桌前坐定,像個農夫一樣地耕耘土地,作品就這樣寫出來了。過程沒有任何的神奇之處可言。

因為落實創意的過程一點都不有趣,所以很多人把它當成苦差事,但是吉兒伯特卻認為「就像有人喜歡打籃球、有人喜歡烤麵包一樣,寫作對我來說是很好玩的事情。」

「要是你能天天打籃球,罰球也會投得很準,凡事只要開始勤練,進步就一定會顯現。根本沒有『現在開始已經太遲了』這種事。」



本文取自《創造力》(Big Magic),中文版由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16年1月5日上市。
圖片來源 Steve Jurvetson via Flickr,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你有創造力嗎?創意人士常見的6 種特質

史丹佛[創新學]:發現你的創意基因

《讓創意自由》創意領導人,激發組織裡每個人的想像力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