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新手主管們的基本認知: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何飛鵬
2015-07-17
作者 何飛鵬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最重要的層次是反省、認錯、負責,這是培養主管與團隊之間信任與信賴的關鍵。

1999 年一個偶然的機緣,我與台灣的房屋仲介業者談成一項合作。由仲介業者共同提供房屋買賣訊息,我們則在這個基礎上,編輯發行一本房屋情報誌,這就是台灣房地產媒體史上轟轟烈烈的《房屋誌》事件。

或許外人不覺得《房屋誌》事件有何特殊之處。但對我個人卻是刻骨銘心、永難忘懷!

創刊時數百頁像枕頭一般厚的雜誌,再加上近十萬本的發行量,讓房地產業界、讀者,對我們的手筆與決心都耳目一新。但很快的,我發覺我處在四面楚歌中之。理論上,我與所有的房屋仲介業者是最親近的合作夥伴,但實際上,業者之間本來就有高度的競爭關係與衝突,《房屋誌》這個第三者,順了姑意逆嫂意,兩面不是人,我們如處在暴風的漩渦中。

再加上社會大眾對房屋買賣情報專業媒體習慣未建立(也可能是我們做得不夠好,讀者才不接受),8個月之後,我不得不痛下決心,壯士斷腕,宣布《房屋誌》停刊。

8 個月,虧損 8000 萬的教訓

8 個月,虧損了 8000 萬台幣,創下了城邦出版集團中最快、最大的虧損記錄。我的職位及夥伴們的風度,讓我沒有當面聽到任何一句責難。可是《房屋誌》的工作同仁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們宛如喪家之犬,見到集團內的兄弟姊妹們,似乎每個人眼中都在質問:「你們怎麼會這樣呢?」

我召集了所有《房屋誌》的員工,向他們道歉:「這一切都是我的錯,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選擇了錯誤的合作模式,也選擇了錯誤的戰場,讓我最精銳的隊伍深陷泥沼,我要為我的錯負完全責任。」我也告訴他們:「你們也已經盡力,也打了最美麗的戰爭,你們無需自責,現在我們唯一該想的是,如何讓團隊安全撤退!」

《房屋誌》的團隊就這樣轉進到經營《漂亮家居》雜誌,他們忍悲含淚、全力以赴,要替公司找回那 8000 萬。經過幾年,這個團隊又變成擁六種不同雜誌的催生者,除了新創及調整中的產品外,幾乎本本賺錢,他們又成為我心中戰力最強的綠扁帽!

回憶這一段過程,現在仍然痛徹心扉,我完全能想像當年拿破崙兵敗莫斯科,眼看著子弟兵在雪地中倒下的心情。而我的大意、愚昧、無知,也讓我的團隊陷入相同的險境,我深深體會到「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慘痛教訓。

在《房屋誌》一役前,我雖然已經明白「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道理,也常常以此自省,但關鍵時刻,我仍然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

老闆都有做笨事的潛質

事後回想,在此之前,我並不真的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只是用這句響亮的口號,來彰顯我身為領導者虛榮的謙虛。而當時順境導致的輕慢之心,更是我墜落深淵的關鍵!

從此以後,我無時無刻不以「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自我警惕,也更體會出其中不同層次的道理。包括認知、實踐、自省與認錯等層次,以及每個層次中,幾種不同的意義與自我要求。

首先在認知上,聰明人也常常會做笨事,而做為領導者,我的錯誤不僅僅是累死三軍,更會釀成不可測的災難!

能夠成為領導者,沒有不聰明的,但為什麼會做笨事呢?輕慢、自以為是,再加上容不下部屬的意見(久而久之變成聽不見部屬的意見),是做笨事的原因。我不斷的告訴自己,我有做笨事的潛質,而我又不能犯錯,一旦我犯下任何一個錯,我們脆弱的公司體質可能從此一蹶不振,而我的團隊,也可能全軍覆沒,這是多麼可怕的事!

忘記自己的英勇事蹟,不時回憶那些慘痛的經驗。那本創刊時的《房屋誌》,永遠靜靜的放在我書架上的某處,它不是我的傷痕,只是在提醒我,我曾經做過笨事。而未來,我也可能再犯;它也不時讓我想起《房屋誌》團隊轉進時,每一個人含悲忍淚,銜枚疾走的情景!

光是認知還不夠,要避免「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悲劇,我也為自己設下幾個確實實踐的依循準則:

一、珍惜我團隊的戰力,絕不輕易採取行動:我們的團隊,每天都在例行的崗位上工作,任何新的任務,都會使他們陷入超時、額外的工作情境中,偏偏新生事務又是錯誤的根源。

因此,任何新計畫,在不確定可行的階段,完全由我自己規畫、分析、研究,絕不動用他們的戰力;一直到我已經十分確定可行,我的團隊才會參與,當然他們要在完全沒有必然要做的前提下,先完成可行性的分析,才會開始真正採取行 ,以避免我「乾綱獨斷」,以致萬劫不復的可能。

向老闆的餿主意說不!

二、我的命令,他們可以說不;但一旦接受,他們要跟我一起負責。

我的團隊有著幫派式「說一不二」的紀律,但受命任何新計畫時,不在此限。新計畫一定要獲得當事人的認同,才能執行,如果他們認為這看起來像個餿主意、不可行,可以拒絕接受。這也是避免領導者「聖心獨斷」的重要門檻。

這個規則,說來容易執行難。首先要讓他們相信,拒絕你不會秋後算帳,相信你有足夠的肚量接受。我試著安排某些顯然不聰明的任務,也不斷提醒他們可以不接受,但只要接受就要和我一起負責,由於是明顯的餿主意,他們不能不拒絕,而我對拒絕也欣然接受。久而久之,他們終於相信「拒絕老闆」是可以的。

不過,這個規則,也有一個避免副作用的潛規則:如果部屬說不,要詳細說明他的思考、道理、分析,如果能說服我,很好;但如果我仍然認為要做,而且派了其他人去執行,拒絕者的判斷就會被檢驗,萬一別人做好了,這可是嚴重的事,因此小心謹慎的分析判斷十分重要,也可以避免工作者用拒絕來規避麻煩的工作。

三、還有一些小事,也是「將帥無能」的象徵,絕對不能犯,這包括:猶豫不決、指令不清、朝令夕改。

猶豫不決是主管的大忌。當然很多決策是困難的,主管需要一些時間,但是如果全軍戒備,等待你做最後的決定時,你絕對不可以猶豫不決,要不你就解除戰備,要不你就儘快決定,否則只會讓你的團隊師老兵疲!

三軍殺手:猶豫不決、指令不清

夾纏不休、指令不清是另外一個累死三軍的小毛病。我遇過一個主管,開會時東拉西扯,夾纏不休,發言盈庭,最後回到原點,所有的部屬痛苦不堪,我真想來一個360度回饋評核,讓他聽聽部屬對他的觀感。

指令不清也是磨人的殺手,有時候我想不清楚要什麼,卻急著下令去做,結果部屬怎麼做都不對,弄得所有人都痛苦不堪。現在如果我不能開出清楚的任務說明,我絕不下令。

朝令夕改也是思慮不同下的結果,我的想法很多,每件事都很想做,做一半,又有更吸引我的事,結果團隊被我耍得團團轉,部屬沒被敵人殲滅,卻被我累死了。我不斷告誡自己,每一次改變決定,都傷害我的權威,也損傷團隊戰力。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最重要層次是反省、認錯、負責,也是當主管真正犯了錯之後唯一的善後方法。《房屋誌》的結束,我就是秉持著這個原則來做。

這是培養主管與團隊之間信任與信賴的關鍵。如果主管有過一次逃避責任的記錄,部屬將知道你不可信賴,做任何事絕對不會全力以赴,他會留三分力防你,防你棄船逃跑、防你爭功諉過。想想你有多麼不齒這種老闆,你就會有勇氣反省負責認錯,而不是逃避。

在傳統的垂直指揮體系的組織中,主管權威是高高在上,「將帥無能」的說法僅能流傳在可憐的工作者之間。但在開明的組織中,主管的壓力鍋已經鎖不住錯誤,市場上流行的「向上管理學」,不就顯示出部屬們對新手當老闆的反撲嗎?看來,「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絕對是主管們必修的第一課。

延伸閱讀 /

1. 做錯這8件事後,才發現我不會管理!一個主管的認錯告白

2. 新上任主管:你只有90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2025-10-08 經理人X神坊資訊 有福企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離職率曾高達2成的邁達特,如何逆轉人才流動困境?運用一站式員工福利管理平台「有福企®」,透過福利數位化實踐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