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螢幕截圖

在泰國,PChome 拿什麼力拚 Lazada、蝦皮、京東?兩大差異化策略

2018-10-15 採訪‧撰文 陳書榕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新加坡電商業者蝦皮打進台灣,攪亂台灣電商市場一池春水,讓 PChome 在 2016 年的補貼大戰中,股價與營收重挫,卻似乎無法阻止蝦皮的來勢洶洶。

2017 年網家董事長詹宏志在創業小聚的一場演講中,宣布他將以「大東亞戰略計劃」回擊蝦皮,其中 3 年前的 PChome Thai 將佔據一個重要位置,但具體該怎麼做、做什麼,外界依舊無法摸清底細。今年 9 月,我們跟著經濟部與商業發展研究院去了一趟泰國,除了深入探究泰國的電商市場概況,更藉此訪問了 PChome Thai 營運長蔡文雄,以了解 PChome Thai 的布局。

不只是為了迎戰蝦皮!早在 2015 年,PChome 就布局泰國

先來回顧 PChome Thai 成立的前因後果。

2015 年,詹宏志對外宣布將與泰金寶電通合資,成立子公司 PChome Thailand,在泰國經營電商平台,初期以 C2C 的架構為主,至今平台上已有 2 萬個賣家、物件數達 200 萬件,也獲准在泰國經營電子支付業務。

當年 PChome 決意搶進泰國,並不是為了備戰蝦皮,而是想儲備下一波的集團成長動能,提前布局。「我們一直都在找下一個市場。」蔡文雄指出。

2003 年,東南亞電商市場幾乎與台灣同時起步,「但台灣在 15 年間,網路銷售就做到整體零售占比 17%,」而東南亞各國在 2015 年以前,只有新加坡達到占比 1% 的成績,其於地區的成長則受限於當地智慧型手機、網路普及率等基礎建設不足,顯得「微不足道」。

當基本條件不存在,談什麼前進東南亞都是一場空,但當基本條件逐漸匯聚,市場浮現後,就得精準搶進。

2015 年,泰國網路銷售占整體零售占比從 2014 年的 0.8%,翻倍到 1.5%,「我在公司的每一年,都有人說『就是今年』『現在進軍東南亞』,喊了那麼久,2015 年這件事才真正發生。現在回頭來看,那時候的決定是對的,進入市場的時機很重要。」只是當年沒想到的是,那時的佈局,時至今日成為 PChome 迎戰蝦皮的大東亞計畫之中、關鍵的一步。

2015 年蝦皮登台、2017 年補貼一戰,2018 年詹宏志拋出大東亞計畫,走向與資本市場募資,開始對外訴說一個「串起東南亞、東北亞、歐美及台灣市場交易的重要通路」的戰略。也因為如此,當年 PChome Thai 以 C2C 拍賣市集為主的商業模式,近期營運架構也朝 B2B2C ,欲聯手台灣的品牌業者,將商品上架至 PChome Thai, 一起走出海外,共同打一場跨境的電商混戰。

在泰國,PChome拿什麼力拚Lazada、蝦皮、京東?

過去 PChome 在台灣市場一直位居龍頭、資本相對雄厚,「但一站上世界的舞台做比較,PChome 只是個 nobody,」既然如此,他們得從頭開始想起,「這個市場、消費者、賣家究竟需要什麼。」

1. 專售「非中國製」商品,與陸資電商做出區隔

Lazada、蝦皮、京東都有同樣特色,「他們有 5 到 7 成以上都是中國製商品,便宜、品質不好、選擇多,」這對所得相對不高的泰國人而言是很大誘因。面對這樣的產品結構,PChome 想的對策是,帶進「非中國製」的海外商品進到平台上銷售。

他們瞄準在泰國有高度偏好性的日韓商品,品質好、價格相對貴,卻有一群上層消費者會購買。當吸引到的客群不一樣,上架商品的店家也會不一樣。這下子,PChome Thai 將成為打通東北亞、東南亞,乃至歐美國家線上交易的任督二脈,讓東南亞消費者想到要買日、韓、台等國的高質感商品時,會第一個想到 PChome。

不過,目前 PChome 只完成將台灣品牌銷售至泰國市場,並讓台灣可以直購日本商品,接下來,他們要打通的買賣路徑,還有很多。

2. 幫品牌廠商解決跨境客服、金流和物流

面對品牌店家,PChome 也有差異化策略,「我們要讓賣家做跨境生意的難度,降低到就像是做本地生意一樣。」

蔡文雄舉例,台灣商品的品質沒有問題,多數業者也有本地電商經驗,但一旦出了海外,從金流、物流、行銷、甚至是客服,都成了令人頭疼的困境。因此他們提出的解決辦法是, 台灣賣家從上架開始,語言、客服、行銷、出貨、收款都讓 PChome 協助賣家一站式解決。

意即,當賣家的商品在 PChome Thai 平台上架,泰國消費者下單後,賣家只需出貨到 PChome 台灣的集貨場,到買家收單之前所有的問題,都由平台負責。

「我們要建立起,你得服務到這種程度,賣家才願意跟你玩的門檻,」蔡文雄指出,電商市場最難做的,不是買家,因為只要可以用低廉的價錢上網,買家就會出現、交易就會發生,而交易一發生,物流就會出現; 「難的是賣家,賣家怎麼來、要賣什麼東西、怎麼送貨進來,都需要時間解決。」

「我們是非常產品導向的,那就是平台的價值所在,」慎選上架的商品,是 PChome 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我們要賣的是泰國特色、台灣特色,物件品質與文化性都要非常強,這樣的銷售才有意義。」

面對消費者,平台賣的是代表各國文化的特色商品;面對品牌店家,平台要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務的跨境電商解決方案;至此,我們總算更明白詹宏志口中的「大東亞計畫」要如何落地執行、要用什麼樣的差異化策略對抗資本戰爭。

對手從 ebay、Yahoo,變成 Lazada、蝦皮!打仗就是 PChome 的 DNA

進軍泰國 3 年過去,蔡文雄認為現在市場的水溫逐漸提高,PChome Thai 也有更多的資源與信心可以完成工作目標,面對激烈的資源站與跨國競爭,蔡文雄看起來鎮定自若。畢竟,他們不是出身就有錢的公司,從創業的第一天起,在不同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的競爭者,過去左打 ebay、右抗 Yahoo;如今前有 Lazada、後有蝦皮,那就是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

「我們自始至終都將認知困境、找出解法視為常態,勢必要在這個困難的環境裡,找出工作方法,」蔡文雄搓著手、面無表情地說,「競爭從來沒有停過,『打仗』是血液裡的東西、是我們骨子裏的企業文化與邏輯,」PChome 似乎逐漸開始找回當年那個數位時代中,初創時的樣貌,準備好打下一場生存戰爭。

繼續閱讀 策略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數位工具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善用工具,AI賦能:台大教授陳縕儂談如何養成無法取代的靈活韌性

2025-08-15 經理人X三星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人工智慧不僅橫掃教育、科技與創新產業,也加速改寫商業競爭格局——從中小企業的營運效率,到跨國企業的策略布局,AI 導入早已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台大資工系教授陳縕儂指出,未來組織將走向多節點的轉換與整合,科技應協助管理者釋放時間、激發創造力,讓工作者在快速變動中保持敏捷與連結。

在這波 AI 浪潮中,高階主管如何在人才布局上做出不被淘汰的決策?又該如何善用工具,為轉型創造優勢?成功的領導者往往從自身開始改變,以身作則定義「人機協作」的管理哲學,並透過科技,在變動中活出餘裕。

在不確定中仍能思辨與轉換

談起投身 AI 領域的起點,陳縕儂笑說,真正的啟蒙其實來自童年時讀的一本《漢聲小百科》。「裡面描述未來世界的想像,例如智慧聲控助理、居家機器人、無人駕駛⋯⋯這些1980年代的幻想,讓我對人工智慧產生了很深的興趣。」

博士求學期間,正值 AI 的冷卻期,儘管業界機會不多,她仍選擇堅持。「當時大家對這個領域還沒那麼關注,但我就是對語意辨識很有興趣,想研究讓機器聽懂人話的方法。」她坦言,後來 AI 崛起只是時機上的幸運,真正驅動她的,還是對這個領域的熱情。

過去曾被媒體以「放棄美國微軟千萬年薪、回母校教 AI」作為報導標題,但對她而言,這並非勇敢或犧牲,而是更貼近人生期待的選擇。「比起高薪,我更在乎生活的快樂感、與家人距離的親近,還有在學術圈可以自由決定研究方向、與企業合作的彈性。」

「我常提醒學生,要學會問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用工具的目的,是解決什麼問題?」她強調,不是為了趕上潮流而跟風選擇,而是從理解自身需求出發,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並在變動中保有彈性。她也以自身為例,善用適合自己的工具,透過 AI 與多工處理功能,讓生活與工作角色得以靈活切換;例如近期使用 Galaxy Z Fold7 時,她特別欣賞可摺疊設計與分割畫面功能,能因應日常不同角色轉換,從備課、開會到研究討論都更加從容順手。

三星 x 經理人
Galaxy Z Fold7展開後8 吋大螢幕,支援多視窗並行作業,彈性應對各種工作環境,隨時隨地化身為個人最佳行動工作室。
經理人

「我本來就習慣雙螢幕操作,它讓我在移動中也能延續這個習慣,像是隨身的行動工作室。」陳縕儂分享,無論是在教室間穿梭、開會路上查找文件,或在出差途中修改簡報,Galaxy Z Fold7 都能隨時展開 8 吋 AMOLED 大螢幕,分割畫面同時查資料、做筆記,工作不中斷;收合後則回到輕巧的 Bar type 直立手機,方便單手操作與日常通訊。8.9mm 收合厚度與 215g 的輕量設計,讓她在多工處理與攜帶便利之間享有完美平衡,「打開是大螢幕,合起來就是直立手機,真的很方便!」

AI 賦能創新突破、游刃有餘

除了硬體的多工表現,陳縕儂也重視 AI 是否能理解人類語境、支援思考與決策。這也是她與學生林彥廷推動本地語言模型 Taiwan-LLM 與 Project TAME 的初衷——讓 AI 理解台灣人說的話。

「過去台灣資料在語言模型訓練中相對稀少,AI 很難理解我們日常語言中的文化隱喻、潛台詞與情感脈絡。」她指出,許多語境需要仰賴常識與在地經驗,這也是人類目前仍保有的優勢。「資料愈完整,AI 就愈有機會像人類一樣思考與判斷。未來若能有更彈性的資料開放政策,也有助於本土語言模型發展。」

回到日常應用,陳縕儂分享她使用 Galaxy Z Fold7 的經驗。Galaxy AI 提供多項輔助功能,例如「筆記助理」可將會議錄音轉錄為文字並整理摘要,讓她在備課與簡報準備時能快速掌握重點;「寫作助理」可協助潤飾語句、進行翻譯,提升內容處理的效率;而「通話助理」則能即時將語音通話內容轉為文字,方便後續紀錄與彙整。

三星 x 經理人_Allen-7686 2 (1).jpg
Galaxy Z Fold7 以輕盈、直覺的方式展開 AI 互動,為工作與生活帶來全新可能,成為在變動時代中展翼前行的最佳夥伴。
經理人

此外,Galaxy Z Fold7 也搭載 Gemini Live 的「即時視覺對話」功能,不僅能開啟鏡頭即時辨識周遭畫面,也能讀取螢幕上的內容,並透過口語互動即時給出回應與建議。

陳縕儂表示,她期待在未來出國旅遊時能派上用場,例如在博物館參觀時,透過鏡頭就能獲得展品的即時解說與延伸資訊;或是在街頭遇到陌生招牌、菜單時,即可即時翻譯並理解內容,雙螢幕同步顯示雙語對話,讓溝通更順暢。

她也笑說,旅行中總免不了拍照與分享,尤其與家人出遊合照時,經常希望構圖完整、同時又能適配社群限時動態的尺寸;而Galaxy Z Fold7 的 AI 背景擴增功能正好解決了這個小困擾,當拍攝畫面為 4:3 時,系統會智慧延展為 16:9,不需裁切就能直接上傳,保留畫面細節與氛圍,一鍵就能與親友分享當下的美好。

三星 x 經理人
Galaxy Z Fold7搭載 Gemini Live,開啟鏡頭後,即可透過AI 即時辨識畫面並以智能語音即時做出回應,扮演可靠的貼身助理。
經理人

給 AI 時代工作者的建議

身為教師,陳縕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我會不會被 AI 取代?」對此,她總是鼓勵學生先去接觸 AI、理解它,再來思考自己能如何與它協作。「我曾出過一個作業,請學生出一個題目給 AI,觀察它能不能寫出正確答案,並學會怎麼修正、怎麼引導。你沒有程式設計的背景知識,怎麼知道 AI 做得對不對?AI 若做不對,你如何像老師一樣引導它做對?」

在她眼中,AI 時代下最珍貴的能力,不再是背誦知識,而是「終身學習與批判性思維」。能否持續學習、能否自我監督,才是工作不被取代的關鍵。「現在被替代的,多是重複性高、規則清楚的事情;而能成為 AI Manager、指揮 AI 的人,才會在未來扮演關鍵角色。」

她也呼籲:「不要害怕嘗試,Open mind 一點!」陳縕儂鼓勵更多人主動接觸 AI、熟悉 AI,無論是規劃旅程、整理資訊,或是與家人朋友的溝通聯繫,因為用過就知道,它沒有那麼難;甚至當你願意讓它走進日常,就會發現它並不遙遠,也能啟發更多創意與可能。

正如 Galaxy Z Fold7 在摺疊與展開間切換自如,映照陳縕儂在教學、研究與生活多重角色中的靈活轉換——AI 時代的競爭力,不只在知識,更在於運用科技放大自身價值,讓生活與工作同樣展翼前行。

三星 x 經理人
台大資工系教授陳縕儂(右)對於AI的啟蒙來自於童年時讀的《漢聲小百科》,左為《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
經理人

了解更多:https://pse.is/7zw6n4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