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主管犯下這兩個錯,下場會很慘!三國董卓給後世的警惕

2019-11-11 整理‧撰文 周頌宜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9 年 9 月號,特別企畫:三國用人學

新任的事業處副總,原先是業務部協理,上任後管轄範圍拓展到行銷、財務等部門。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副總拿出過去嚴格要求業務部的作風,盯著其他部門的主管在一個月內提交目標與行動方案,並且每周回報進度,各部門抱怨連連。原本一手帶起來的業務主管,試著替其他部門主管講話,也被副總痛罵一頓。結果為了爭搶資源,各方衝突不斷,消息傳到上面去,還逼得大老闆出面緩頰。

上面的故事,就像是學者羅倫斯.彼得(Laurence Peter)提出的「彼得原理」。彼得認為,「每個有能力的員工,最後都會升遷到他們能力無法勝任的職務」,員工因為做得好而被拔擢,最後反而成為組織的障礙

東漢時期,因政局不穩定,就像是有無數的上位機會,吸引了野心勃勃的人競爭,董卓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他因為逼少帝退位、剷除異己,歷史上的評價極為負面,不過,很少人知道,早年的董卓頗為人讚賞。然而他大權在握之後,卻未意識到職權改變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只想求速效,反而引起舊部反彈,最後招來殺身之禍

太急於求成,沒有一件事做得好

根據《後漢書.董卓傳》,「性粗猛有餘,少嘗遊羌中,盡興豪帥相結……由是以健俠知名。」董卓性格豪爽俠義,因此有「健俠」的名號。歷史作家陳啟鵬在著作《不宮鬥也能強大》提到,因為董卓爽朗的性格,懂得與下屬共享賞賜,因而勢力穩固。即便朝廷忌憚、多方挑釁,董卓都一一逃過,這讓位居太師(太子老師)高位的董卓,不甘於一人之下。

此時,東漢外戚何進以誅殺把持朝政的宦官為名,召集董卓進京支援;不料走漏風聲,宦官早一步殺了何進。聞此訊的董卓,順勢收編群龍無首的武裝部隊。

接下來,董卓率領軍隊攻入朝廷,並仰仗軍隊勢力,逼少帝退位、立劉協為帝,至此,董卓等於掌控整個朝廷。

掌握朝政的董卓,好比剛升官的主管,新官上任三把火,頒布多項政策,想要趕快做出成績《臥虎藏龍三國智》作者羅吉甫指出,董卓「上任」後,為了整治慌亂的社會,下令部屬擬定一份黑名單,只要是貪官汙吏、不孝順父母,以及不忠於長官的人,一律處死,且財產充公。

下屬為了迎合長官,缺乏審查、冤枉好人,最後制度淪為打擊異己的工具,百姓怨聲載道。受不了董卓政令的人們,像是軍閥袁紹,便集結十三路聯軍,起兵「討董」。羅吉甫認為,董卓並未隨著「升遷」改變工作心態,也不了解人民真正的需求,欲速則不達,當然一敗塗地

把權力看得比團隊重要,遲早會失去民心

董卓的第一錯是上任後未站穩腳步,就大刀闊斧改革,反而弄巧成拙,第二錯則是位高後,疑心病也重了起來。

從為人臣子走到把持大權,董卓曾遭遇朝廷暗算、敵人算計,不免需使出陰險的應對策略,像是攏絡軍隊、擁兵自重、抗旨不遵等。陳啟鵬認為,董卓因打天下,運用一些狡詐手段無可厚非,但若是懷疑到一起打拼的夥伴上,屬下離心離德也是遲早的事,呂布就是一個例子。

呂布是董卓麾下大將,擅騎射,武藝超群,兩人可謂如影隨形,並誓言情同父子。

《夕陽紅》說道,當董卓漸漸握有權勢,愈來愈不能容忍反抗他的人,稍有微詞或諫言,都會被董卓視為異己剷除。兩人的嫌隙日漸加深,董卓甚至差點傷害呂布,種種事件累積,逼得呂布加入刺殺行動,董卓最終自食惡果,百姓知道董卓被殺還在大街上慶賀。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聽到「寫程式」就關上耳朵?AI 時代下的文科生大機會:3招跨過門檻,從庶務中解放、放大專業

2025-08-24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職場裡,行銷人常被形容為「萬事通」:從貼文、部落格、簡報、影片到活動執行,樣樣都得一手包辦。尤其在小型團隊,策略與執行往往無法切割,導致專業人員的時間被大量瑣碎事務消耗。

這樣的困境,Webbrain AI 共同創辦人 Sofia 再熟悉不過。儘管最有價值的工作是策略規劃,真正耗掉大部分精力的卻是執行細節。她表示,執行端約占到 60%,策略大約僅有 40% 的時間可用。

但當公司決定「全面導入 AI」時,文科背景出身的她,卻發現了另一種可能:Vibe Coding —— 一種讓非工程師也能用自然語言與 AI 協作,完成自動化流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不僅解放了工時,也逐步改變了她與團隊的分工模式。

人人都能用 AI 寫程式!把手動瑣事自動化,解放更多時間給人生要事

談到「寫程式」,許多文科背景的朋友可能就關起耳朵、覺得事不關己。但事實是,有一定比例的「重複性」工作,像是資料複製貼上、報表整理,甚至是客製化郵件發送等「行政庶務」,明明能被自動化解決。

許多人即便有心,卻可能力不從心,一是不知從何下手,二是在實際摸索前,就被「感覺好難」的心理門檻拒之門外。

Sofia 坦言,自己也曾經害怕「數學不好、邏輯差」,加上擔心打擾同事,往往讓她不敢嘗試新工具。不過,AI 就像一位永遠不會翻白眼的同事,不管問題多抽象、簡單,AI 都會耐心回答,甚至協助 debug。「面對 AI 可以放心提問,不用擔心被嘲笑,」。

這種安全感,讓她第一次真正感覺自己能更自在地接觸技術世界。心理障礙的解除,是 Vibe Coding 能在文科人才之間快速傳播的關鍵。因為 當挫折感不再成為阻礙,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語言驅動技術,進一步放大自身專業、更解放工作時間時,就更有機會重新聚焦對自己職涯、人生的要事。

Vibe Coding 不難!克服心理門檻的3心法:從生活中「重複的痛」開始

如果想進一步利用 AI 為自己加值、嘗試 Vibe Coding,但還是有些茫然、恐懼,Sophia 分享了她的 3 個心法:

1. 建立認知:AI 不會翻你白眼,不用怕問笨問題

勇敢嘗試,不要害怕,因為 AI 不會對你翻白眼。不需要擔心自己邏輯或數學不好,因為 AI 在這方面的能力比你強,你可以借助它的力量來達成目標。

2. 找到一個想解決的「具體問題」

從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一個讓你困擾已久的重複性問題開始。當你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並看到成果時,那種成就感會推動你繼續學習。

3. 善用「工具箱」思維:建立自己的組合技

不用急著決定使用哪一個工具,只要跟 AI 說你的問題是什麼,它就會給你具體的建議。你可以將不同的 AI 模型視為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例如有些 AI 擅長生成文字,有些則擅長寫程式。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你工作需求的工具組合,而不是死守一個工具。

Sophia 指出,擁有工具箱思維讓減少對技術人員的依賴,先自己嘗試完成初版,再與工程師協作完成更完整的版本。遇到無法解決或較複雜的狀況時,再由人類同事出手補強。這種「先 AI、後人工補強」的模式,大幅提高了效率,也讓團隊資源分配更合理。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微型線上課 裡,Sofia 會帶著你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工具箱:

  • 學會怎麼描述需求,挑對 AI 模型來產出成果
  • 學會用 Google Apps Script、各種小模組,把工作瑣事自動化
  • 實作成果可應用在職場中,包括團購表單、名片掃描小幫手、互動提案網站、導購產品頁面
  • 獲得示範成品,直接套用整理過後的程式碼,小幅修改就能上線

也曾害怕「公司還需要我嗎?」用行動把 AI 焦慮,化為競爭力

AI 的快速普及,也帶來另一種焦慮。Sofia 提到,當她第一次看到 AI 能生成部落格內容時,心中確實浮現過「那還需要我嗎?」的疑慮。

但隨著使用經驗增加,她逐漸理解:AI 幫助的是高重複、低差異的任務,而專業人員真正的價值在於策略思考與溝通;因為 AI 的加入,自己能把更多時間回到策略與溝通上,這才是最能發揮行銷價值的地方。

換言之,AI 不會讓行銷人失去價值,而是迫使專業人才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能與 AI 協作的人,才有機會把焦慮轉化為競爭力。

AI 的角色,正逐步從「工具」走向「同事」。它不一定會取代你的專業,但很可能重塑你的工作方式。關鍵不在於你是否會寫程式,而在於是否願意嘗試,讓 AI 成為團隊的一員。

在這個全新的分工時代,能與 AI 共事的人,將在職場中展現更強的競爭力。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資料來源:《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微型線上課數位關鍵字 EP 192. 文組人也能上手的 Vibe Coding!AI 如何協助行銷人員解決重複性工作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