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pexels

為何提案、簡報總是不過關?問題出在你只「說理」,沒「讀心」

2021-02-04 整理‧撰文 高士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每次簡報完,總是會有同事提出 PowerPoint 檔上已經有了答案的疑問,令人在心裡怒吼:這個我不是才剛講過?

《最高學習法》作者傑里德.霍維斯(Jared Horvath)表示,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簡報者要負責,因為你用錯誤的方式傳達資訊。舉例來說,一頁投影片含有 7 個以上的關鍵字,就會讓聽眾花太多精力在閱讀,忽略口說的內容。因為閱讀和傾聽都是由大腦的同一區域處理,但大腦無法多工作業,所以不是忽略讀到的資訊,就是沒聽見簡報者說的話。

《精準寫作》指出,精準的溝通,通常包含精簡、精巧、精深3項特徵。精簡指說話少、用字少、時間短;精巧則是有趣味,讓人想聽;精深意味發人深省,令人印象深刻。

而多數的簡報,不論是推銷自己、發表產品或傳達理念,多半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所以想要精準簡報,精巧和精深是關鍵。

延伸閱讀:優秀的提案只需要一頁A4!好讀又好懂,老闆才會聽你的

先釋疑、拆除反對意見,對方才願意繼續聽

提案簡報該怎麼樣有說服力?你得先理解聽眾是誰,對方需要什麼。

《牛津人的30堂獨立思考與精準表達課》指出,母語不同,習慣的表達方式也不一樣。比如說,日本人討論事情屬於「漩渦型」,講話會一直繞圈圈;歐美人是「直線型」,從 A 到 B;猶太人、阿拉伯人是「平行線型」,他們聊天會先從 A 事件討論到 B、C 事件,之後又回過頭來發表各自對 ABC 事件的看法,然後再談 ABC 的解決方案。

如果是 1 對 1,依照不同文化,「重新架構」(像是從直線型變漩渦型)自己想說的話;但如果是 1 對多,像是簡報,最好先講「結論」。

《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5堂課》指出,一般人接受訊息的順序是:主題(你要談什麼?)、結論(你的意見是?)、根據、行動(希望我做什麼?),所以先針對主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結論),最符合邏輯。

不過,先談結論有一個挑戰,有些聽眾一聽到你的想法與他不同,就不想繼續聽,就算你之後好好解釋也沒用,因為對方腦子裡想的,都是怎麼反駁你。這就像在職場上,主管已經決定採用A方案,你卻報告B方案的效益更好。想扭轉對方的想法,就得想像對方有哪些疑問,然後一一解答。

心理學家巴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在 TED 演講〈談選擇的癱瘓〉,主旨是「太多的選擇可能導致人們不快樂」,這個論點違背一般大眾的想法:選擇愈多代表愈有自主權、愈自由。

為了化解聽眾的不同意見,他說了一個故事:前一陣子我想買條新牛仔褲,但到了服飾店,店員卻問:「你想要合身、適中、寬鬆,還是十分寬鬆?要排釦,或是拉鍊式?需要刷破嗎?褲管要小喇叭、窄管,還是……」對聽眾來說,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相似的經驗,像是全脂、低脂或植物奶,很容易想像選擇帶來的壓迫。

而聽眾接受你的建議還不夠,簡報必須包含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結尾,讓對方忘不了你的建議,甚至改變行為。

《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建議,直接「展示」想法,最能讓人印象深刻。比如說,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為了號召世界關注貧窮與兒童死亡的議題,在演講會場拿出一罐裝了蚊子的玻璃瓶,並說道:「瘧疾是由蚊子傳播的,我帶了一些蚊子過來……沒道理讓窮人獨享這種體驗。」這種近距離的「親密接觸」,絕對比任何故事,更容易讓聽眾難以忘懷。

延伸閱讀:頂尖企業都在用的「無雜訊」簡報製作法!學會8種簡報版型,別人更容易認同你

不要推銷提案有多好,談對方為什麼需要你

簡報中最困難的,莫過於銷售,你要說服消費者掏錢。近代最厲害的推銷大師,可以說是蘋果(Apple)已故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他只用了一句話「iPod,將 1000 首歌曲放進你的口袋」,把這個新產品推銷到世界各地。

如果換成一般的推銷員,可能會說「今天我要介紹一種非常容易攜帶的新 MP3 播放器,重量只有 184 公克,容量卻高達 5GB,而且它擁有蘋果歷代產品的特性:非常容易使用。」兩相比較,就會發現這句話缺乏吸引力,因為這段敘述跟消費者無關,他不知道為什麼需要這個產品。

賈伯斯曾解釋,你必須從客戶經驗出發,再回溯到科技層面。《大家來看賈伯斯》指出,當你要推銷一項新產品,一定要問自己「我賣的到底是什麼?」 解釋產品不是精準溝通,你必須展現這項產品如何改善生活,而且這項產品最好是「對方沒有察覺的需求」。

簡報設計3禁忌:文字多、圖片多、版型規格不一致
經理人

面試先談貢獻,主管耳朵馬上豎起

另一種常見的提案場合是面試。推銷自己和推銷產品其實很類似,都是說服聽眾(面試官)透過你的介紹而埋單(僱用你)。

挫敗的求職者經常會問:為什麼不選我?明明自己的能力與職位很契合,對方為什麼不用我?

《自我介紹聖經》作者立川光昭表示,如果你的能力真的這麼好,那一定是溝通不夠精準,以為表現最好的一面、展現強項就足夠了。然而,「精準面試」只有一個目的,讓面試官「對你感興趣」。

簡單來說,你的強項不一定是面試官最想知道的;反之,只要能掌握對方在乎什麼,就能拿下工作。

想要對方有興趣,得猜對方「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立川光昭曾經在創業時想要租賃店面,由於財務狀況無法通過不動產公司的審核,必須私下找房東協商。立川猜測,房東最期待的房客,是能按時付租金,以及維持店面整潔的人。所以他帶自己的父親應試,讓對方安心,找不到立川,也可以找他父親,最後成功租到店面。

《學會3的神邏輯,溝通不再有廢言》指出,自我介紹要談「貢獻」,就是你能幫上什麼忙,它能最快引起同事、主管的興趣。但要注意,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用處,但不要搞錯了優先順序,以興趣、價值觀為主軸,這些都偏離了面試的目的。

面試者不妨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面試官,會想找什麼樣的人跟你一起工作?是能幫你早點下班的助力,還是能成為朋友的人?

《精準表達》提及,同樣學經歷的人,面試官可能看過成千上萬個,你並不特別;把學經歷變成有趣的故事,對面試官有用的資訊,你就成了唯一。

總之,看不到靶心的射擊,技巧再多也只能靠運氣。不論推銷自己、產品或是公司的服務,精準溝通的前提都是換位思考,想像對方到底要什麼。

繼續閱讀 簡報提案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南港國際skypark

交通、機能、綠意一次到位!「南港國際SKY PARK」打造未來生活典範

2025-08-01 經理人X南港國際skypar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工作生活一體化成為現代菁英的生活常態,對住宅的定義早已不再僅限於居住空間,而是講求效率、生活品味與地段價值的綜合體驗。

坐落於南港核心的「南港國際SKYPARK」,以東京指標性開發案「麻布台之丘」為靈感,融合住宅、商場、飯店、辦公、公園5大創新機能,打造出一座全方位的生活聚落,精準回應新世代菁英的居住需求,開創城市菁英住宅的嶄新格局。

從工業重鎮到科技金融軸帶,南港成台北新核心

「南港國際SKY PARK」是由國泰集團領軍,匯聚旗下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商旅等事業體資源,並攜手三商美邦人壽及華泰大飯店集團聯手打造而成。

該基地前身曾是台鐵的南港客車調車場,隨著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推動都市更新,轉型成為占地高達1.65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不僅是目前全台最大規模的公辦民營都更案,更被譽為「台北東區新地標」,將引領南港邁向國際生活新風貌。

回顧南港的發展脈絡,它始終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與交通節點。從最早期的港口貿易村落、1970年代的工業重鎮、到近年因應都市計畫與跨區重劃,逐步轉型為科技與文創產業匯聚的智慧特區。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現今南港不只有展覽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大型場館,更聚集多座產業園區,包括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台北生技園區。此外,隨著信義計劃區與內湖科學園區腹地日益飽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南港,進駐此地的商辦大樓或在此設立企業總部,例如,中國信託、Nvidia、台灣微軟、IBM、Intel、聯強國際、展碁國際等國際與本土指標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金融科技走廊。未來隨著企業群聚效應擴大、就業人口增加,對中高端住宅的需求勢必同步提升。

面對南港正快速成長的居住需求,「南港國際 SKY PARK」以國際城中城為定位,打造出All in One複合式生活場域,融合住宅、商辦、商場與綠地,提供完整且便利的日常機能,並透過以下三大特色,實現兼顧交通、機能與綠意的城市新生活。

特色1、多元交通系統,串連城市生活軸線

「南港國際 SKY PARK」所坐落的地段,正處於這場城市變革的核心要位,讓住戶可以享有多元且便利的交通選擇。

倘若是習慣自行開車的人,「南港國際 SKY PARK」週邊坐擁3條東西向主幹道--忠孝東路七段、市民大道七段與南港路,皆為貫穿台北市的重要交通動脈,可快速抵達信義計畫區、饒河夜市或松山商圈,或可經由附近的成功橋與成美橋直通內湖科技園區,且車程多在15分鐘內,無論是通勤、逛街或與親友聚餐皆相當快速方便。

南港國際skypark
信義計畫區、松山商圈、內科園區皆在15分鐘生活圈內,打造高效率、低距離的都會節奏。
南港國際skypark

若是想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走路10分鐘即可達捷運藍線昆陽站,15分鐘可至捷運與台鐵共構的松山車站,未來隨著鄰近開發案「富邦之丘」完工,步行至松山站的時間可望縮短至12分鐘內。此外,位在「南港國際 SKY PARK」左右兩側的玉東公園和新新公園皆設有YouBike 站點,無縫銜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等重要地標。

特色2、全方位生活機能,一站滿足都會需求

「南港國際SKYPARK」宛如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中城,住戶下樓便能進入商場空間,輕鬆滿足閱讀、餐飲、休閒、健身到育兒等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全區共設有3棟住宅大樓、5棟辦公大樓和1棟飯店及商場,其中,住宅大樓的第5至21樓為住宅,共計528戶,主力坪數介於24至40坪、為2至3房配置格局,鎖定都會核心中堅族群的實質居住需求。

在商場規劃上,則涵蓋影城、書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商店、私廚料理、超市、輕食咖啡店、幼兒園及安親班等8大主題,提供一站式生活機能,不論是日常採買、休閒娛樂、親子教養或健康管理,都能在社區內一應俱全,落實「住在城市核心、生活近在咫尺」的現代生活理想。

南港國際skypark
住戶下樓即達商場,閱讀、健身、親子教養一次到位,落實「生活近在咫尺」的核心便利。
南港國際skypark

特色3、豐富綠地景觀,打造都市中的綠意棲地

在都市叢林中坐擁大片綠地,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而「南港國際SKYPARK」巧妙結合地理優勢與建築設計,讓住戶得以擁有超過2萬坪的綠地景觀,即便身處繁忙都會區,也能親近自然、享受綠意生活。

南港的綠地和公園其實不多,但「南港國際SKYPARK」位置得天獨厚,左右兩側便是新新公園與玉東公園,被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建築本身亦在1樓打造7400坪的開放式生活綠地,成為住戶日常散步、親子活動的舒適空間;5樓更設有2,700坪的空中花園,巧妙銜接商場與住宅動線,形塑一條專屬住戶的「空中綠廊」。三大綠帶串連,總計超過2萬坪的綠地空間,為在此生活的住戶,帶來鬧中取靜、綠意盎然的都會綠生活。

南港國際skypark
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在「南港國際SKYPARK」周邊,成就難得一見的都會綠生活日常。
南港國際skypark

在產業群聚、軌道建設與城市更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南港正迅速轉型為台北的新核心區。「南港國際 SKY PARK」不僅坐擁地段、機能、交通與綠意,更透過全區規劃實現「住、辦、遊、憩」一體的生活藍圖,是少數能真正實現國際級居住品質的指標建案,也象徵南港邁向世界級城市生活的重要起點。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