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Reuters Connect, Shutterstock

馬斯克、貝佐斯為何一直互酸?矽谷巨頭間的筆戰,可能是種聰明的行銷策略

2021-11-12 編譯‧整理 Kevin Liu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亞馬遜(Amazon)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和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這兩位前後任世界首富,雖然各自在地球上的主要事業——電子商務和電動車可說是完全無關,但是為了太空事業近幾年可說是隔空戰得不亦樂乎。

事實上早在兩人 2000 年初分別創立太空事業(貝佐斯於 2000 年創立藍色起源(Blue Origin),馬斯克於 2002 年創立 SpaceX)時,這場口舌之爭就已經開始了;「我曾經盡我所能給他很好的建議,但大部分都被他忽略了!」馬斯克在兩人一場晚餐聚會後曾經這樣說。

延伸閱讀:貝佐斯如何說服別人投入他的創業賭注?研究:這種「自信」能帶來影響力

而當 2013 年 SpaceX 拿下美國太空總署(NASA)獨家發射合約時,藍色起源就曾對這項合約提起訴訟(最終訴訟失敗,SpaceX成功取得合約),兩家公司也曾數次打起專利戰爭,導致兩個老闆開始在推特(Twitter)上多次爭鋒相對。

今年,當特斯拉股價狂飆,馬斯克取代貝佐斯成為新任世界首富時,他甚至開玩笑說要送貝佐斯「一面銀牌!」

馬斯克、貝佐斯長期對嗆,是「假對立,真行銷」?

但貝佐斯和馬斯克兩人不時在社交平台隔空對嗆,是真的「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還是另有原因呢?根據《數位資本主義的新霸權》(The New Patriarchs of Digital Capitalism,暫譯)一書分析,這些科技大亨的交鋒,大多時候是為了搏聲量,而非真有敵對關係。

或許更像是聯手探索太空的夥伴

馬斯克和貝佐斯的太空事業與其說是彼此競爭,不妨看作是互補關係。貝佐斯批評馬斯克殖民火星的計畫「異想天開」;而馬斯克則嘲諷貝佐斯建造巨型太空站的計畫「動作太慢」,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他們在太空事業的著力方向完全不同,甚至可視為兩個太空獨占事業。

事實上,矽谷科技巨頭間的交集可能超乎想像的緊密。好比貝佐斯是谷歌(Google)創業早期的投資人,而 Google 創辦人也曾在馬斯克的特斯拉和 SpaceX 等事業岌岌可危之際,提供資金方面的援助。即使貝佐斯和馬斯克沒有直接的財務往來,但卻同是一個龐大生態系中的一份子。

讓看似遙不可及的太空話題進入大眾視野

此外,馬斯克和貝佐斯大打「太空嘴砲」,反而增加一般大眾對於太空事業發展的認識和興趣。

畢竟太空事業與一般大眾關聯較低,馬斯克的星鏈計畫(Starlink)用戶才剛超過十萬人;而貝佐斯計畫送人上太空旅行,事實上只對世界萬分之一花得起錢的富豪有影響,這些似乎都無關一般人生計。但兩人的社群媒體交鋒卻讓民營太空事業成為焦點。

延伸閱讀:想不到答案不如安靜 20 秒!庫克、貝佐斯為何要經常讓會議室陷入「尷尬沉默」?

最近貝佐斯的藍色起源將影集《星際爭霸戰》中飾演寇克艦長的 90 歲老牌演員威廉·薛特納(William Shatner)送上太空,讓老艦長一圓太空夢,馬斯克也在推特大方稱讚藍色起源此舉「非常酷!」兩人難得互捧也賺到另一波媒體聲量。

這些矽谷科技大亨已習慣透過社群媒體傳達他們的願景、計畫,並透過社群上製造的話題,獲得大眾注意。就像「萬人迷」馬斯克在推特上的發言屢屢受到粉絲追捧,爭相投資他名下的公司,也造就特斯拉如今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汽車品牌的地位。

透過媒體的推波助瀾,貝佐斯和馬斯克隔空對嗆也許是一種另類的商業宣傳策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話語權與財富,甚至是更多地球人對太空產業的關注。

資料來源/The Conversation, Business Insider(1), Business Insider(2)

繼續閱讀 行銷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