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人為什麼要幫你?職場上沒做好這 3 件事,工作碰壁沒人理!


記得某天外頭冷颼颼的,氣溫只有 8 度,我依然得在不同場域趕場穿梭。為了禦寒保暖,我拖著 25 吋的行李箱,裝滿準備換穿的衣物。下午是以正式套裝主持研討會,晚間則要換上晚宴禮服。換裝加上通勤移動,大約只有 40 分鐘的時間,相當緊湊。
研討會結束,當我正要走出飯店時,門房幫我拉開大門。冷風迎面襲來,他微笑地問我:「需要叫計程車嗎?」寒風瑟瑟,又看到他因為天冷而略微生硬顫抖的笑容,讓我放緩了腳步。
我發現他沒戴手套、圍巾和帽子,長時間站在沒有遮蔽的室外幫客人開門、叫車,雖然穿著厚外套,但露出來的身體部位一定被寒風吹得很不舒服吧?
我笑著回應:「不需要,我要搭捷運。你在這裡很冷吧!」
他一聽立刻提高了音量,好像很久沒人注意到他了:「是啊!今天真的很冷!」
我說:「你快去多穿點衣服,若外面一定要穿制服,裡面可以加件發熱衣保暖喔,晚上會更冷呢!」
搭上捷運後,我才赫然發現,我把一副價格不斐的耳環遺留在飯店的洗手間了!但看了看時間,我心想:現在趕回去拿,鐵定來不及了,但要是丟了又覺得心疼可惜。於是我趕緊打電話向飯店人員請求協助,幸好對方回覆找到了耳環,也幫我收了起來。真是太幸運了!
找回遺失的耳環,不只是運氣好
隔天,我回飯店取耳環,走到門口主動表示我來拿昨天遺失的耳環。飯店人員進去通報後不久,所有門房、櫃檯全體動員,態度異常親切,比起前一天殷勤多了,甚至特地搬張椅子讓我稍做等待。每個經過的人都說:「喔,原來是這位小姐的耳環!」 我忍不住問站在一旁值班的門房,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跟我說,昨天值班的門房對他們說,有位小姐很親切地給他保暖的建議,他下班要去買一件發熱衣。他說完不久,又接到電話詢問遺失的耳環,我在電話中說明可能遺落的位置,甚至清楚指示在二樓洗手間進去第二間的置物檯上,所以他們對這通電話印象深刻,同事間便同時聊著這兩件事,沒想到故事的主人翁竟然是同一位!
而我那副價格不斐的耳環,不但沒有被人順手牽羊、占為己有,還能立即尋獲、物歸原主,真的只是我運氣好嗎?
我認為有個最關鍵的因素,是因為我對常被大家忽略的門房表示關心,真誠地給予他保重自己的實用建議;而在電話中尋求協助的態度,不是要求而是請求,沒有焦急而是親切清楚的指示,充分表現我對飯店職員的尊重,才能讓櫃檯、門房和禮賓司都樂意全力協助,也讓我沒有白白損失一萬五千元!
微笑法則適用每一刻
在職場上也是一樣的道理,大家都只習慣對老闆、主管保持良好的應對進退,卻常疏忽每個有交集的人都同樣需要關注。有人甚至會輕視某些部門或職位不如自己的同事。事實上,他們都是跟你一起並肩作戰的隊友,若因為你平日的怠慢輕忽,而不願意在你有難時伸出援手,日後在工作上也有可能碰壁。
建議不是提出問題
職場上能指出問題的人很多,而能給予真誠建議,並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的卻很少。若只是提出大家都想得到的建議,不但可能帶給他人更多問題,還讓人有故意找碴的錯覺。若能提出真正考慮到對方處境的解決方法,會讓人感激在心,甚至樂意分享你的好。
表達對職人的尊重
每個人對自己的職業或多或少有一點榮譽感,但往往因為社會的刻板印象,很難有機會對他人表示自己為這份工作感到榮耀。人們總習慣給予社經地位高者無上尊榮,但其實對於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職人,也應該表達尊重,因為他們都是在日常中默默幫助我們的夥伴。
從這個案例,我想表達的不只是對人的親切,更是對職人的尊重。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關心與付出,在你日後遇到問題時,就能轉化為促使周遭的人對你心甘情願神救援的正面反饋。
(本文出自《扛起來,就是你的!》,方智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