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Flash Coffee

曾大喊一年快速展 50 間!半年過去了,閃電咖啡為何不「閃電」了?發展緩慢的 3 大主因

2022-03-09 食力 foodNEXT 羅璿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3 年 3 月 31 日更新:登台不到兩年,新加坡連鎖咖啡閃電咖啡(FLASH COFFEE)驚傳結束營業!閃電咖啡稍早在官方 Facebook 粉專、Instagram 表示,「FLASH COFFEE TAIWAN 於 2023 年 3 月 31 日結束營業。」圖片上也寫道,「感謝電粉支持,3/31 結束營業」。

新加坡連鎖咖啡閃電咖啡(FLASH COFFEE)驚傳結束營業!閃電咖啡稍早在官方 Facebook 粉專、Instagram 表示,「FLASH COFFEE TAIWAN 於 2023 年 3 月 31 日結束營業。」斗大的圖片上更寫道,「感謝電粉支持,3/31 結束營業」。
新加坡連鎖咖啡閃電咖啡(FLASH COFFEE)驚傳結束營業,官方 Facebook 粉專、Instagram 均寫道,「FLASH COFFEE TAIWAN 於 2023 年 3 月 31 日結束營業。」

2021 年 8 月 23 日,那家「來自東南亞,黃底扛棒、桃紅閃電」的咖啡品牌 Flash Coffee(閃電咖啡)登陸台灣,以鮮明視覺與熊熊鬥志,率先點亮了捷運行天宮站、信義永吉路的三角窗。

Flash Coffee 於 2020 年成立,總部位於新加坡,兩位創辦人分別是前 foodpanda 總部行銷總監 David Brunier 與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分析師 Sebastian Hannecker ,商業背景豐富。看準東南亞現煮咖啡還有成長空間, 主打快速的外帶咖啡 ,目前拓點最多的國家分別是印尼、泰國與新加坡,台灣排名第四。

呼應 Flash Coffee 總部要 「亞洲所有主要城市,每500公尺都有閃電」 的目標, Flash Coffee 台灣總經理張立道當時預告:「我們將在 1 年內開出 50 家店。」

然而,半年過去, Flash Coffee 截至 2022 年 2 月底在台共有 17 家分店,離目標還剩 33 家,比預期慢了不少。照理說, Flash Coffee 所主張的智慧科技、方便快速與自我風格皆呼應現代消費價值。 但,為何自認兼顧三者的它 ,發展卻不如預期?

(2022.3.10更新)針對展店進度,閃電咖啡回應《經理人》:依照總部給台灣的門市開幕數量目標,公司一直處於達標狀態。

答案,恐怕比想的更簡單。

延伸閱讀:家樂福咖啡品牌 inLove Café 亮相!起步比全聯、全家晚,如何脫穎而出?

1. 電商基因,不如咖啡出身

在共享空間改裝的新辦公室,輕拎一台玫瑰金 Mac Air 走進會議室,他是東南亞 Flash Coffee 台灣總經理張立道,一身俐落裝扮,讓人聽到他曾是台灣蝦皮創始元老,也不意外。

Flash coffee2
Flash Coffee台灣總經理張立道擁有藍帶廚藝背景、曾是台灣蝦皮創始成員之一。

「我們是一個科技公司,也是 lifestyle(生活)品牌。」張立道形容。 Flash Coffee 的背景比電商還電商: Flash Coffee 創辦人 David Brunier 曾任 foodpanda 總部行銷長、台灣行銷總監鍾若瑄曾在線上旅遊平台 KKday 任職,而張立道自己除了蝦皮、更曾任影音串流平台 17 LIVE 電子商務總經理/ 集團資深副總裁、叫車平台 EasyTaxi 營運長。

擁有如此厚實的電商營運背景,讓 Flash Coffee 不管是在架設 app 、串接外送平台或社群行銷操作,都快、狠、準。

但,Flash Coffee 要賣的是科技,還是咖啡?

雖然張立道出自藍帶廚藝學校、曾任海內外多家大型飯店的執行主廚,但比起咖啡專業,還無法算是行內人。

例如,精品咖啡黑沃創辦人林佩霓是花了 7 年時間取得 SCA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講師證照,更在巴拿馬擁有自己的咖啡豆莊園。行銷出身的 cama 董事長何炳霖,則也手握 SQI 咖啡評鑑杯測師、 SCA 認證烘培師、 SCA 認證講師、 SCA 認證義式咖啡師等 4 多項專業認證。

再來,全台咖啡霸主路易莎董事長黃銘賢則是大二時(2002年)就自學咖啡烘豆和沖煮技術,曾在星巴克、在咖啡原物供應廠工作,如今累積 20 年咖啡師經驗從基層做到領導階層, 2007 年創立的路易莎不管是選豆、烘豆皆由黃銘賢自己一手打造起。

即便如今擁有 6 間中央工廠供應菜單上過百款輕食,路易莎為了把咖啡放在第一順位,於 2022 年 2 月推出「咖啡特快車」,確保「只買 1 杯咖啡」的顧客能率先拿到飲品。「我們就是賣咖啡的。」黃銘賢告訴《食力》。

可見不管是從學生時期就愛咖啡,或是隨後投入咖啡產業,市面上已有地位的咖啡業者,皆對自家產品有一定認識。

Flash Coffee 表示,自家咖啡師分為兩個級別,「首席咖啡師 Head of Barista 」招募時就必備具備 SSE 國際咖啡師證照,包括泰國、印尼、香港、新加坡皆由奪得拉花、手沖等不同專業的咖啡冠軍擔當,台灣目前也還在尋找適合的人選,可見 Flash Coffee 還在積極佈局咖啡專業版圖。

2. 科技精準,不如咖啡好喝

談到 Flash Coffee 為何敢在疫情高峰進入台灣,與超商、路易莎、 cama 等本土咖啡業者競爭,張立道立馬回答: 「我們是一個『科技驅動』的品牌。疫情間不管是外送崛起或電商宅配,都顯現出線上商務的崛起。」 他口中的科技,除了後端把一切咖啡製程記錄存進系統,也包括前端以 App 接單。

張立道拿台灣餐飲坪效王「鼎泰豐」來比喻:「鼎泰豐進駐日本請日本師傅觀摩小籠包怎麼做,幾摺、蒸多久,等於在學習整個 Know-how 。我們則是希望用科技紀錄整個咖啡的 know-how 。」他舉例, Flash Coffee 的咖啡機定時定量的磨豆設定,包括水量、水溫、蒸氣皆能控管。

只不過,鼎泰豐師傅所研習的料理技藝,不管是招牌黃金 18 摺小籠包,排骨炒飯、紅油炒手醬,能讓消費者午夜夢迴的,不外乎是因為好吃、好吃、很好吃。在餐飲業,美味才值得學習與複製。

那,閃電咖啡有比較好喝嗎?還沒有人作證。 Flash Coffee 中杯黑咖啡 40 元與拿鐵 60 元,皆比同樣主打快速外帶的小七 City Cafe、全家 Let’s Cafe 的黑咖啡 35 元、拿鐵 45 元高出約 14 %與 33 %。在價格上沒有優勢,在台灣滿街都是精品咖啡店的競爭環境下,如何用口味與品質讓一般消費者立刻嚐出 Flash Coffee 的差異性,目前不管是社群口碑討論或是專業人士評論中,都還待凸顯其品質特色。

Flash coffee3
Flash Coffee用「重新充電(Recharge)」的概念涵蓋咖啡。

3. 風格鮮明,不如讓人想到咖啡

除了科技,還有風格。「我們想打造咖啡界的 Nike 。」 張立道強調,沒有人會不認得這個勾勾品牌。也正是鮮明的視覺,才能讓 Flash Coffee 抵台初期,引起一陣打卡風。

張立道指出, Flash Coffee 主要客群是 18 ~ 35 歲的白領上班族,而以 「 Grab-n-go (拿了就走)」 模式攻入市場,看似與其他外帶店、超商無差異,但 Flash Coffee 大膽配色的視覺吸引了打卡族,累積至 2022 年 2 月, Google 上 17 間店累積 2600 筆評論平均 4.85 分,社群網絡打卡次數超過 1200 次。

手握 400 個餐飲品牌的資深顧問林剛羽分析,台灣咖啡市場確實缺乏有品牌力的業者,因此即便 Flash Coffee 在價格、口味上沒有特別勝出,也才能在抵台初期做出單月單店 150 萬以上的業績,高於本土外帶店平均不超過 100 萬元單月業績。林剛羽指出「台灣本土唯一有品牌力的咖啡業者就是星巴克,路易莎很接近,但沒有 Blue Bottle 那樣的品牌。」可見, 品牌風格確實有望成為是咖啡市場突破口。

然而,光是有「風格」,恐怕還是難以長久吸引消費者上門。從本土品牌來看,不管是 cama 「現烘咖啡專門店」、黑沃「精品咖啡」、路易莎「職人咖啡」的定位,皆能立馬讓消費者聯想到咖啡本身的品質。相較之下,以科技驅動、 Grab-N-Go 商模出道的閃電咖啡,印象連結與咖啡本體無直接關係。

延伸閱讀:丹堤咖啡新店型亮相!轉攻外帶市場,如何與八方雲集合作?

一道閃電,就怕只是曇花一現

從 Flash Coffee 客群的消費習性上,也能看出 Flash Coffee 吸引了愛嘗鮮、重視風格的人,但並非一定是受到咖啡吸引上門。

2022 年 2 月元宵節前夕, Flash Coffee 與鮮乳坊聯名推出「小農濃慾花生拿鐵」和「小農純真芝麻鮮乳」,前者在當周擠下美式咖啡,成為銷量第二高飲品,僅次於經典拿鐵,可見 Flash Coffee 的客群雖然愛嚐鮮,卻並非一定是純咖啡熱愛者。而像是 cama 以及黑沃,美式的銷量幾乎都佔了 5 成以上,而路易莎與超商,拿鐵及美式的販售比例也大多徘徊在 7 比 3 ~ 6 比 4 左右,不僅是穩定客群,也更講究咖啡本身的風味。

Flash coffee4
Flash Coffee部分門市提供簡單座位區,但依然以外帶訂單為主。

拼 2025 年亞洲展店 350 家!各地皆有挑戰

從 Flash Coffee 的初期發展歷程來看,台灣咖啡市場真的沒麼好挑戰。現煮咖啡市場中,台灣有高密度且平價快速的超商、輕食選擇多元的路易莎、主攻現烘咖啡豆的 cama 、打造出第二波咖啡潮的星巴克。因此,不管是從咖啡價位、內用空間、周邊餐點來看,外來業者若沒有價格優勢、又不是眾人皆知的知名品牌,要立馬殺出一條血路,很難。

「Flash Coffee 總部的目標是以整個亞洲為單位,」張立道透露:「 2025 年要開出 350 家店面。」截至 2022 年 3 月 2 日, Flash Coffee 在台僅有 17 家分店,除了實際進入台灣發現台灣咖啡市場競爭激烈, Flash Coffee 表示其實在展店選點、餐飲業徵才也是難題。

Flash Coffee 在 2021 年 8 月進入台灣後,於 2021 年 12 月先後落地首爾與東京,進軍亞洲前兩大咖啡市場。只不過,《食力》專欄作家、日本流通專家「商社男」指出,日本咖啡飲用量雖排名亞洲第一,但大量販賣機與超商罐裝咖啡早已填滿市場。至於韓國的即溶咖啡與販賣機,也同樣普及,咖啡市場已發展非常成熟。

不管是在海內外,Flash Coffee 靠著科技與風格引起話題。但若這道閃電能更加強調自身的咖啡品質與產品差異性,想必這道閃電將不僅是快與亮,也將順口回甘。

Flash coffee5
除了咖啡,Flash Coffee也有販售可頌、美式餅乾、蘋果派、泡芙等糕點麵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食力 foodNEXT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