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撰文 周頌宜

在公司蓋一間「圖書館」,如何讓決策更透明?馬斯洛教你打造安心互信的團隊


人們喜歡安全和穩定,害怕不確定。《動機與人格》提到,我們普遍喜歡熟悉的事物多於不熟悉的事物,喜歡已知多於未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抗拒改變、不敢冒險。為了追求秩序,寧可妥協,常見的反應像是輕易接受獨裁或軍事統治。安全需求不只影響了一個人現在的世界觀,也會支配他的未來觀和價值觀。《顛峰心態》指出,降低、設法解決甚至接受未知的能力,是每個人發展全人的必要條件。
給工作者的建議
根據 104 人力銀行的「2021 員工工作價值認知調查研究」,工作者轉換工作的最大考量是薪水太低,不只如此,與經濟報酬有關的因素高達 7 成,像是加班沒有加班費或補休、無晉升機會等。多數工作者在職場上的不安全感,來自於金錢。
《顛峰心態》指出,我們想滿足最基本的安全需求,進一步獲得成長、體驗生活的機會,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經濟能力。但是,金錢卻不能保證以健康的方式滿足人性需求。研究指出,財富超過某個門檻會降低幸福感。原因是人們會很快地適應物質帶來的滿足感,要求更多報酬,最後淪為工作、金錢的機器,仍無法感到快樂。
認知心理學家史考特.考夫曼(Scott Kaufman)建議,當收入足以讓你溫飽,也足夠應付突發狀況,如何花錢比擁有多少錢來得重要。研究發現,將金錢用於體驗,例如和家人度假、學習新技能等,會比用於物質上更能增進生活滿意度。《動機與人格》也提到,安全需求的滿足頂多讓你有解脫和放鬆的感覺,但不管怎樣也不會帶來更強烈的內心富足。
給管理者的建議
《動機與人格》解釋,當社會動盪或是公司前景不明,員工看不見未來,自然無法盡力完成任務。《心理安全感的力量》認為,透明化是最佳解,唯有讓員工知道公司的對策是什麼、面臨的難關,才有立場說服團隊一起克服。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聯合(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雷.達利歐(Ray Dalio),在著作《原則:生活和工作》分享,橋水內部有一個「透明圖書館」,專門儲存主管會議的錄影,每位員工都可以自由調閱、查看,了解公司的各項進程與政策。員工可以評估企業願景和自我目標是否一致、有沒有能力度過當前危機,或者未來是否有成長動能等,一方面為員工釋疑,也能以此篩選理念相同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