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pixabay

在公司蓋一間「圖書館」,如何讓決策更透明?馬斯洛教你打造安心互信的團隊

2022-03-28 整理.撰文 周頌宜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人們喜歡安全和穩定,害怕不確定。《動機與人格》提到,我們普遍喜歡熟悉的事物多於不熟悉的事物,喜歡已知多於未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抗拒改變、不敢冒險。為了追求秩序,寧可妥協,常見的反應像是輕易接受獨裁或軍事統治。安全需求不只影響了一個人現在的世界觀,也會支配他的未來觀和價值觀。《顛峰心態》指出,降低、設法解決甚至接受未知的能力,是每個人發展全人的必要條件。

延伸閱讀:讓一群人變一個團隊!高效團隊默默在做的 3 件事,6 張圖帶你了解

給工作者的建議

根據 104 人力銀行的「2021 員工工作價值認知調查研究」,工作者轉換工作的最大考量是薪水太低,不只如此,與經濟報酬有關的因素高達 7 成,像是加班沒有加班費或補休、無晉升機會等。多數工作者在職場上的不安全感,來自於金錢。

《顛峰心態》指出,我們想滿足最基本的安全需求,進一步獲得成長、體驗生活的機會,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經濟能力。但是,金錢卻不能保證以健康的方式滿足人性需求。研究指出,財富超過某個門檻會降低幸福感。原因是人們會很快地適應物質帶來的滿足感,要求更多報酬,最後淪為工作、金錢的機器,仍無法感到快樂。

認知心理學家史考特.考夫曼(Scott Kaufman)建議,當收入足以讓你溫飽,也足夠應付突發狀況,如何花錢比擁有多少錢來得重要。研究發現,將金錢用於體驗,例如和家人度假、學習新技能等,會比用於物質上更能增進生活滿意度。《動機與人格》也提到,安全需求的滿足頂多讓你有解脫和放鬆的感覺,但不管怎樣也不會帶來更強烈的內心富足。

給管理者的建議

《動機與人格》解釋,當社會動盪或是公司前景不明,員工看不見未來,自然無法盡力完成任務。《心理安全感的力量》認為,透明化是最佳解,唯有讓員工知道公司的對策是什麼、面臨的難關,才有立場說服團隊一起克服。

延伸閱讀:企業喊出「數位轉型」前,管理者先轉變思維!小心兩個偏誤,讓預算放水流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聯合(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雷.達利歐(Ray Dalio),在著作《原則:生活和工作》分享,橋水內部有一個「透明圖書館」,專門儲存主管會議的錄影,每位員工都可以自由調閱、查看,了解公司的各項進程與政策。員工可以評估企業願景和自我目標是否一致、有沒有能力度過當前危機,或者未來是否有成長動能等,一方面為員工釋疑,也能以此篩選理念相同的夥伴。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李雅玲 / 製圖

4種類型的員工,領導方式大不同!你的部屬是哪一種?

2025-07-24 整理‧撰文 陳清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多數主管都希望能藉由交辦工作提升部屬解決問題、自我成長與影響他人的能力,但在這之前,主管得用正確的方式要求部屬,部屬才能跟上腳步,達到工作交辦的目標。

《好員工是教出來的!》作者松尾昭仁指出,主管必須學習克制自己,安靜地看著部屬完成整件工作,再一點點提高工作的難度。只有放手讓部屬去做,從中鍛鍊部屬的能耐,日後才能順利完成你交辦的工作。

若你是剛升任主管,還不確定如何看懂部屬類型、調整交辦方式,建議參考《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幫助你快速掌握實用的方法與應對範例,少走摸索冤枉路。

依據部屬的習性偏好,妥善交辦工作

主管可透過觀察了解每一位部屬的偏好,調整自己交辦工作的方法。《最困難的事,別交給最有能力的人》列出4種類型的員工,建議主管相應的交辦方式:

類型1. 直接告訴我你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1.jpg
李雅玲 / 製圖

這類型部屬能把重複性工作做得很好,主管可直接告訴部屬該做什麼。

類型2. 我希望你先考慮我的意見,再決定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2.jpg
李雅玲 / 製圖

部屬很有創造力,通常能找出更好的做事方法,但只要主管沒有事先對這類型部屬的意見表示尊重,部屬就不會全力以赴。

類型3. 我想自己決定要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3.jpg
李雅玲 / 製圖

屬於做大事型的部屬,通常都希望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時間,主管應多與這類型部屬溝通工作目標,並讓他們自行安排時間。

類型4. 大家一起討論、共同決定後,我就很樂意去做

4種員工類型4.jpg
李雅玲 / 製圖

渴望民主工作環境的部屬,主管只要讓他們有發言的自由、聽取他們的意見,這類型部屬就會接受主管交辦的工作。

想給部屬建議,這樣說才有效

對於部屬正在進行中的工作,主管既不能出手干預,又不能主動提醒時,該怎麼辦才好?

1. 以問句取代命令,讓部屬服氣

將命令語氣改成確認語氣,讓部屬覺得選擇權在自己手上,比較不會有被強迫的感覺。例如,把原本要說的「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一定要做好!(命令)」改成「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可以做好嗎?(問句)」

2. 採用間接提醒,而非當面斥責

適合用於不受教的員工,例如,某A部屬即使當面斥責還是頻頻犯錯,這時可藉由責罵另一位毫不相關的B部屬,利用第三者提醒真正犯錯的人,就像拍片現場導演對著助理破口大罵,其實導演不是在責備助理,而是在提醒現場所有人。

3. 視對象不同,選擇積極說法或消極說法

消極說法說服效果大,但好感度低,例如「你老是遲到,真的很糟糕!」積極說法說服效果小,但好感度高,例如「你要是改掉遲到的毛病,表現就100分了!」積極說法可用於日常工作,消極說法則可用於必須說服對方時。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