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 傅莞淇

市值雪崩 35%!Netflix 訂戶數 11 年來首次下滑,串流巨頭怎麼了?


Netflix 曾是許多受限家中的人們,在疫情中的一大娛樂來源。如今社交限制不再,Netflix 用戶的黏著度也下降。根據 4 月 19 日公布的 2022 年第一季財報,Netflix 的總訂戶量縮減了 20 萬,是自 2011 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
先前,Netflix 曾對股東表示,今年 Q1 預期將增加 250 萬訂戶。這與去年(2021)同期收穫的近 400 萬名訂戶相比,已是相當保守的數字。但實際結果甚至比那更糟。
而且,看來前景還會更加黯淡。Netflix 預期,Q2 還會再流失大約 200 萬名訂戶。
由於投資人將訂戶成長視為公司營利的一大指標,Netflix 股價隨之暴跌。還牽動其他串流業者如 Roku、Spotify 和迪士尼,當天股價也都有較小幅度下跌。
營收方面,雖增加了 10%,來到 78.7 億美元,仍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79.3 億美元。
家庭方案共享帳密、俄烏戰爭都有影響
從某方面來說,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
近來衝擊全球的通膨推高生活成本,許多消費者都在縮減生活中不必要的消費。當人們又能出門社交,留在家中長時間盯著螢幕已不是一個太吸引人的活動。
Netflix 認為,月費調漲、激烈的業界競爭,與許多家庭方案帳戶共享帳密,都是自己損失訂戶的原因。公司估計,有超過 1 億人與實則非同住的親友共享帳號,而 Netflix 也已經開始測試一些抑止帳密共享的作法。
Netflix 也指出,公司因為俄烏戰事抵制俄羅斯,退出當地市場,也因此失去了大約 70 萬訂戶。否則,本季應能淨增 50 萬訂戶,避免負值的出現。另外,在中、東歐的市場表現,看似也有受到戰事衝擊。
但,即便真能增加 50 萬訂戶,這個數字還是比先前期望的 250 萬低上許多。
探索新營利來源,讓步提供含廣告方案
訂戶月費外,Netflix 也開始探索其他營利管道,例如廣告。
置入廣告的進入成本不高,也已經有不少前例。Hulu、HBO Max 都提供費用較低、但包含廣告的訂閱模式。迪士尼也宣布將自 2022 下半年至 2023 年在全球陸續開通這樣的選擇。
先前一向抵制在平台置入廣告的 Netflix 執行長哈斯汀(Reed Hastings),已承認公司正在研擬含廣告的訂閱模式,來爭取對價格敏感的新訂戶。不過,這個選擇大概一~兩年內還不會出現。
在財報會議中,哈斯汀表示自己雖然不支持引入廣告,但支持消費者選擇的權益。他說:「讓可以容忍廣告的消費者,擁有選擇較便宜月費的權益,很合理。」
重金投資,自創內容成效有限
但這一步也顯示,Netflix 與其他串流平台會愈來愈相似。當年,Netflix 藉以將自己與傳統有線電視區隔開來的使用體驗,如今已是眾家串流業者的基本服務內容。
面臨眾家競者崛起直追,Netflix 為了守護自己的市占率,近年來大筆投資原創內容。為了支持這筆支出,也隨之調漲了月費。這也是流失訂戶的部分原因。
問題是,這龐大的開支是否值得?在 2021 年,Netflix 據報投入了高達 136 億美元(約新台幣 4014 億元)製作原創節目。這其中孕育了如《魷魚遊戲》等大紅影集,但也有不少乏人問津的成品。
根據《Screen Crush》在 4 月檢視 Netflix 前十熱門榜的結果,即使在演算法幫推自家內容的情況下,最多人在看的內容卻時常不是 Netflix 自產的。
例如,近來最受美國用戶青睞的是 2009 年的舊片《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與 2010 年的《史瑞克快樂 4 神仙》(Shrek Forever After)。
優質內容四散各平台,Netflix 優勢何在?
或許更加深層的挑戰,還在於愈來愈多競者將 Netflix 先前獨享的內容收回,放在自家串流服務上播放。
例如廣受歡迎的《六人行》(Friends)、《辦公室風雲》(The Office)等影集,都在下架時引來 Netflix 用戶一波惋惜。
同時,其他競爭者也想擴大自創內容,這迫使 Netflix 在流失優質節目時,也得和其他平台競爭優秀的故事與創作團隊。
不過,Netflix 目前仍坐擁最龐大的訂戶基礎,與這些用戶產生的數據。現下的觀眾到底想看什麼?想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觀看?再次定義自己的時代性價值,將是 Netflix 下一步的挑戰。
(本文出自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