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陳建鈞

美憂心半導體依賴台灣,三星提 2 千億計畫救火,能一舉拉下台積電?


在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指出,美國對台灣生產的晶片過於依賴,可能影響國家安全時,三星也同時發下豪語,計畫將在德州投資超過 2,000 億美元。
計畫提供半導體公司 520 億美元補助的晶片法案,卡關許久後近日終於在參議院投票通過,各家半導體業者也開始摩拳擦掌,希望獲得美國政府的稅收減免及設廠補貼。
三星提 2,000 億美元投資,盼獲得美國補助
而三星提交給德州政府一份文件中提到,他們計畫將在德州投資 2,000 億美元,總計建設 11 間廠房,其中 2 間位於奧斯汀,剩餘 9 間則在德州泰勒(Taylor)。
這兩座城市恰好是三星目前在美國的生產基地。早在 1997 年,三星便於奧斯汀設廠生產半導體,而 2021 年 11 月又再度宣佈於泰勒投資 170 億美元建設新廠房。
按照三星提交的申請資料,他們計畫奧斯汀的 2 間廠房將投資 245 億美元,預計會創造 1,800 個職缺,而泰勒的9間廠房則季計畫投資 1,676 億美元,可能將創造約 8,200 個職缺。
只不過,這份計畫擘畫的時程非常遙遠,即使一切依照三星規劃的進行,第一間廠房也要 2034 年才會正式啟用,而最晚的一間工廠則要到 2042 年才會動工建造,整個計畫期間長達 20年以上。
三星希望能夠藉由這份計畫,成為當地最大的投資者,並獲得美國政府超過 48 億美元的稅收減免。但三星也坦承,「我們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建設計畫,然而德州遞交的第 313 章申請,是三星評估在美國額外設廠可行性的長期計畫的一部分。」
雖然這份投資計畫既遙遠變數又很大,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委員長布萊恩.迪斯(Brian Deese)表示,三星的投資計畫強化了美國正在進行的工業策略,並突顯出將晶片法案遞交到總統辦公室的急迫性。
美國憂對台灣倚賴太深,三星投資正中心坎?
三星提出 2,000 億美元天價投資之時,恰好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公開表示,她擔憂美國過於依賴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一旦美國無法再取得台灣製造的半導體,將對美國造成極為沈重的打擊。
「製造軍事設備無法保護我們,我們需要在美國生產半導體。」雷蒙多強調,「我們國家需要生產這些晶片的製造基地,除非我們自己擁有足夠的晶片,否則我們會太過依賴其他國家(生產的晶片)。」
雷蒙多認為,半導體是支撐其他創新產業發展的基礎。事實上,從 3C 產品到電動車,近幾年都因為晶片短缺的問題,不僅對公司造成額外的成本與損失,甚至影響了產品產能。
尤其在高端晶片領域,美國對台灣的倚賴更為深沈,超過 90% 的高端晶片都是由台灣供應,這對美國的國安造成嚴重威脅。
三星這次揭露的投資計畫,似乎也是想投美國所好,以期獲得晶片法案的補助。不過三星目前在半導體各項業務面臨著激烈競爭,除了與台積電的較量外,在 NAND 快閃記憶體部份也受到美光、鎧俠等競爭對手的追趕,這或許也是他們試圖拉開差距,保持在半導體領域領先的長期規劃。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