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 Y Chen

大離職潮竟成「大後悔潮」!下一份工作未必更好,近 3 成轉職者後悔了


大離職潮尚未看到終點,《CNBC》引述了麥肯錫(McKinsey Company)顧問公司的資料,40% 的工作者正在考慮離開目前崗位。但那些離開的人,真的有得到夢寐以求的工作嗎?事實上,轉戰新工作的風向,已經悄悄出現變數......
大離職潮「潮水退去,留下悔意」...近 30% 轉職者表示後悔
《Business Insider》發現 失敗的人不在少數,並提到美國求職網站 Joblist 的調查發現,有近 30% 的轉職者表示後悔,另一份《USA Today》的民意調查也指出,約 1/5 的人轉職者後悔在過去兩年間辭掉原本的工作,即使下一份工作薪水提高了,卻不見得更快樂。
他們認為後悔的原因非常廣泛,可能是不習慣新公司文化,或懷念原本的同事。其中占最多數的為「就業市場比想像中嚴峻」,並非每個人辭職後,都能碰到更好的機會,也許就此陷入長期待業的困境。
就業市場緊縮,一方面與全球經濟不景氣狀況有關,企業主可能會選擇暫時凍結人力,甚至連一些大型科技業者,也陸續傳出裁員的消息。
再來,部分產業雇主在勞動市場的話語權仍占上風,這尤其發生在一些壟斷市場的企業,經常因為一間獨大、缺乏競爭,使得勞資關係落入先天不平等,例如雇主在薪資談判上仍為較強勢的一方、能要求員工簽署競業條款等,造成這些公司的員工離職之後,很難馬上找到職缺。
《Business Insider》採訪的一位經濟學家指出,在大離職潮中真正掌握更多談判權、得以獲得更多利益的,其實只有集中在金字塔尖端的特定族群:他們通常受過高等教育,且原本就是收入前 10~15% 的工作者,例如軟體工程師等,他們才有籌碼與新公司爭取更好的薪資、工時或其餘津貼上的權利。
太輕易投入新工作,小心「幻想破滅」
好工作確實難尋,但過於急切、誤判情勢,也是另一個導致工作者後悔的原因,使他們認為「這份新工作跟我想得不一樣。」
《衛報》(Guardian)以求職網站 Muse 的調查說明,2500 多名轉職者中超過 7 成表示到職之後,公司與他們面試時或到職前期被「誤導」的形象差異很大。因此幾乎一半的人,都表示想要回到原本的公司,此情況更常發生在工作年資相對淺,或是新世代的工作者身上。
《衛報》解釋,原因是這些人對於確認新工作實際情況的經驗較少,同時也容易被招募術語誘惑,像是「各式各樣的福利待遇」「為人才著想的價值觀/雇主品牌」「豐富的職涯發展和晉升機會」等等,這並不代表沒有公司能做到,而是一間企業不可能同時兼具各種優點,建議在換工作之前,多想、多看、多問,時刻提醒自己要找的是一份好工作,而不是第一個到手的錄取通知信。
不過,要是轉職後覺得不適應、出現悔意時,也不需擔心到馬上又開始找尋新工作。《BBC Worklife》提醒,後悔是轉換跑道時非常正常的環節。假設工作者認為新工作完全不如預期、且有能力尋覓下一份工作,那當然無需忍受當前的環境;但無法的話,承認並且克服悔意也是一條出路,每間企業的文化、做事方法都是不同,學著適應新環境並試著改善現狀也是很好的學習。
資料來源:CNBC、Business Insider(1)、Business Insider(2)、BBC Worklife、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