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 吳美欣

9 成團隊推出新行動,成果都不如預期!Instagram、Lyft 搶下新市場的啟示


企業推出一項具有市場顛覆性的產品或服務時,經常會碰到兩難的抉擇,例如:面對全新市場,企業擴張速度要快要慢?如何做出差異化新產品,但又不會讓客戶覺得太陌生?
北卡羅萊納大學特聘教授克里斯托弗.賓厄姆(Christopher Bingham)認為,決策過程中,充斥著矛盾、資源限制與不確定性,對創業團隊來說,這種緊張的局勢易使組織停擺,導致行動失敗,有高達 90% 企業推出一項新行動,卻沒能達到預期結果。
原因在於,在成熟的市場,戰略的本質是與競爭對手做出差異化;但對新創事業而言,市場太新、顧客還未形成,企業通常不知道他們的客戶、供應商或競爭對手是誰,難以判斷哪種獨特性對客戶最重要。賓厄姆與各產業的高階經理人進行數百次訪談後,提出建議。
借用、整合與創新
當客戶需求還不確定時,領導者可以借鏡「平行遊戲」(parallel play)的概念解決困境。平行遊戲是指 1~2 歲的孩子互相模仿、彼此借用玩具,但很少一起玩耍或試圖超越對方。在全新市場的起步期,應該拋開差異化或競爭心態,「借用」競爭對手的想法。美國在發展汽車共乘產業時,業者 Sidecar 率先提供整合電子支付、司機評價功能的 App,Zimride(現為 Lyft)與 Uber 就跟隨腳步,推出類似功能的系統。
測試、暫停、觀察與修正
小孩在玩耍時,通常會先探索各種選項,並且選定其中一項最吸引他們目光的遊戲;在繼續玩耍之前,也會先暫停下來,反思他們所做的事情。對於新創事業也是如此,不斷測試產品,並從測試中提煉出有潛能的商業模式。Instagram 共同創辦人凱文.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早期先推出一款名為 Burbn 的應用程式,結合地址位置服務、照片打卡、網路遊戲等服務,但對客戶太過複雜,於是砍掉多餘的功能,推出專注於照片分享的 Instagram 服務,才取得市場龍頭地位。
累積產業知識,適時止血
在進入新市場時,不應莽撞躁進,而是做好產業研究,制定計畫抓住可能的機會。在過程中累積背景知識,發現苗頭不對,也可以利用既有的產業知識迅速轉向更有潛力的市場。起步初期,先充實自己的實力,才有辦法靈活因應因創新而帶來的全新挑戰。
參考資料 /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報導 出版日期 2022 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