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撰文 Y Chen

「大分手潮」來臨!女性領導者相繼出走,企業想保住人才,得先解決 3 大原因


人才流失的趨勢似乎還沒停下——在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與女性支持社群 LeanIn.org 合作的職場女性報告(Women in the Workplace Report),訪問了超過 4 萬名職場女性工作者,發現女性領導者為了爭取更公平、包容的職場文化,近來在轉職、離職的速度明顯高於男性領導者,麥肯錫用「大分手潮」來形容這樣的狀況。這對於組織多元性來說是個警訊,且不只無法保住當前的優秀經理人,更會失去具備潛力的新進女性工作者。
升遷受阻礙、又難以被看到,提高女性領導者離職可能性
麥肯錫歸納了擋在女性領導者前方的幾個障礙:
想要晉升,但阻力過大
升遷過程中,女性領導經常面臨管理階層或團隊的刻意忽略,像是被認爲「資歷較淺」的可能性為男性的 2 倍。另外,據報告統計,在每 100 位男性升至初階主管的同時,只有 87 位女性能獲得相等機會;如果單看有色人種女性,更只剩下 82 位能拿到入場券,凸顯公司各階層的玻璃天花板仍然存在。
標準普爾全球(S&P Global)針對全球女性 CEO 的調查則補充,特別在疫情期間,家庭照護責任大多落在女性身上,導致她們得暫時退出勞動市場,也成為爭取管理職時的一大關卡。
精疲力盡卻得不到認可
麥肯錫提及,相較於男性,女性領導者更願意為促進員工福利和支持 DEI(Diversity、Equity、Inclusion,多元性、公平性與包容性)付出努力。儘管這能夠有效提高人才留存與員工滿意度,多數企業卻鮮少關注或獎勵這項指標,代表她們經常淪為「白做工」,難以受到高層認可。
尋求更好的職場文化
女性領導者格外關注員工福祉、DEI 等議題,但努力又得不到認可,自然會轉往符合這些需求的職場,基於此原因離職的女性約為男性的 1.5 倍以上。企業不能單單將其視為一般人員流動,因為這會鬆動新進工作者的忠誠度。報告指出,超過 60% 的 30 歲以下女性員工,都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高階經理人。當她們意識到公司高層的女性主管相繼離開時,便很難認為當前職場有往上爬的機會,進而增加離職可能性。
留下優秀女性人才,主管得先打造公平競爭的職場
為了留下重要人才,並打造更加平等、多元的職場,企業都不該忽視女性工作者的困境,若想解決女性領導者「快速離職」和職場公平性的問題,管理者必須先做出改變。過去經理人的職責大多圍繞在達成目標,時至今日已經不再適用。逾半數的女性工作者表示,她們的主管很少關注工作量,更別提討論職涯發展;要成為稱職的領導者,勢必得展現支持性、關注個別成員的發展。
其次是整個組織中,所有人都應該擁有相同的表現空間,並打造性別、膚色、身體狀況都平等的競爭環境、無論實體、遠距上班都不該影響最終考績,確保不會有人在特定條件下,可獲取更多資源或主管的關愛。
不過,正因為女性領導者具備市場需求與稀缺性,愈來愈多企業為了延攬、留下女性領導者,願意從薪資面提供更好的誘因。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引述幾份研究指出,儘管性別帶來薪酬差距的現象仍存在,現今在高管層級,女性的收入正逐漸朝男性靠近;尤其是一些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領域中(例如研發、高階管理和運營),女性高階經理人在轉職時獲得的薪酬漲幅,明顯高於男性。
當然,這只是部分族群獲得進步,整體而言男女薪酬的差異仍未消除,距離兩性在職場上真正邁向平等,還有一段路要走。
資料來源:McKinsey & Company、S&P Global、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