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組織文化
feature picture
fizkes via shutterstock

你想聽部屬工作上的困擾,但他們敢說嗎?開啟難開口的討論時,要這樣暖場

2023-03-28 整理.撰文 吳美欣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如果主管問你,「現在有沒有覺得困擾的事情?」你敢說嗎?

日本正向心理學學者松村亞里在其著作《別讓不安吃掉你的人生》中提到,光是要談論「困擾」就會造成困擾,你擔心就算講了,事情也無法改變,或者覺得別人無法同理你。

但這不代表不該問,正好相反,能夠關心成員的困擾,或者分享自己的煩惱,都是有心理安全感的象徵。只是,在講困擾之前,不如先讓員工開口談喜事。

延伸閱讀:沒人退一步聆聽,只會愈吵愈兇!衝突當下,用 3 招引導對方「把話說完」

分享開心事當敲門磚,感染正面情緒敲開員工心房

松村表示,有個簡單的方法是,先問大家「最近有沒有開心的事情?」讓員工先從好消息談起,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無所謂,重點是當大家聚在一起的場合,先談「正向、好的」話題,群體就會產生正面情緒。這在心理學稱為「擴及建構理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意思是分享好消息,不僅自己會感到快樂,也會使其他人感受到積極的情緒;研究也顯示,共享正面情緒,會在團體中形成互相信任的關係、提高心理安全感。

最好在會議或公開場合,主動分享自己遇到的好事,而聽者如果能同感喜悅,對分享消息的人與聽者的喜悅都會放大,對提升心理安全感非常有效。這個方法稱為「主動建構式回應」(active-constructive responding),例如,「這是怎麼發生的?」「你的心情一定很好,」給予積極、肯定的回應。

剛開始,可以訂定團隊分享好消息的時間,率先示範,讓所有人知道「別人有好消息,該有什麼反應」,持續做,關係就會大幅改善。在《別讓不安吃掉你的人生》提到,透過實施該方法,在遲緩兒家長原本沉默的聚會中,產生了開朗的反應,家長們的關係也改善許多,到後來也願意主動訴苦,而即使面對負面情緒,大家也會給予熱烈的回饋。

一旦在團體形成「有話直說」的風氣,也代表團隊的心理安全感正在提升。這時候,不妨一步步改善發言的品質。《愈吵愈有競爭力》提到,在鼓勵別人暢所欲言時,最好能給予具體指示,例如,要推動新的方案、企畫時,你可以說,「為了讓企畫更好,有沒有人想到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或者有風險或疑慮?」假設部屬沒有意見,也可以補充,「現在不說也沒關係,等你想到了再告訴我。」表達不會勉強、但會等待他們的立場。

對於成員提出的意見,不用馬上進入討論,而是先感謝員工的建議,詢問「還有人要發表意見嗎?」把意見在白板上一一寫下來,再進行討論或列入議程,鼓勵員工發表「有意義的異議」,在沒有正確解答的商業世界中,尤其重要。

延伸閱讀:你的問題,沒人會比你更像專家!用 3 種心態面對學習焦慮,比到處問人更快

為部屬騰出一對一時間,於公於私都是好的聆聽者

《Google神速工作術》表示,主管要替員工打造一個「方便開口」的環境,可以安排與員工固定談話的時間。有人可能想邊喝酒邊談話、或邊吃邊聊天,要配合員工狀況,目的是讓員工知道,「不是你為主管騰出時間,」而是「主管為你騰出時間」。作者彼優特.吉瓦奇(Piotr Grzywacz)曾負責Google人才發展業務,也會告訴當時的組員,「一對一是你個人的時間,這段時間你要怎樣『使用我』都可以。」

他與團隊培養出默契,員工不僅會跟他談公事、分享未來規畫,甚至是家事與心事。除了建立關係,對於主管來說,假設員工發生什麼狀況,也能即時掌握。

085化解4種常見溝通誤會,減少摩擦
經理人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