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撰文 溫為翔

公司要數位轉型,不能沒有哪種人才?KPMG賴偉晏:這 4 種技能,重要性不輸 AI、大數據


自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爆紅以來,產業界看到更多透過數位工具提升組織生產力、開創新商模的可能性,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企業數位轉型的壓力與日俱增。根據 KPMG 發布《2022 台灣 CEO 前瞻大調查》,近 8 成 CEO 表示所屬企業目前正積極建構數位投資藍圖。
(點此連結立即下載:《企業人才策略講堂》電子專刊)
而人才更是企業在數位投資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產業界目前需求最迫切的數位人才有哪些?如何向外招聘或內部培訓所需的數位人才?《經理人》podcast 系列訪談《2023 企業人才策略講堂》,邀請 KPMG 數位創新服務營運長賴偉晏,分享長期輔導企業數位轉型的經驗與觀察。
人力市場上愈來愈搶手的 4 種技能:永續管理、科技法律、顧客體驗、專案管理
觀察 ChatGPT 的熱潮,賴偉晏指出,人們過去很常講人才需要具備什麼 skill(技藝),其實未來在「技」的部分就是交給機器去處理,人要學會的是如何與機器對話,也就是「藝」的部分。 可以想見在過去幾年已經很頻繁被提及的數據、AI、雲端人才的重要性,未來仍是數位人才需求的重中之重。
另外,資訊安全方面的人才近年也開始顯露重要性,甚至可說是未來十年的重點,攸關企業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除了前述幾種人才,賴偉晏表示,在數位轉型趨勢下,還有一些人才的重要性常被忽略。首先是永續管理師,根據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TAISE,Taiwan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Energy)統計,2022 年報名「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班」的學員數,比起前一年高出 94%,說明永續管理師在市場上的需求大幅提升。另外,永續如果被算作是成本,一旦公司營運狀況下滑,可能就會影響持續投入永續事務的意願,因此,對於永續管理師來說,最重要的工作是能否為公司裝上第二顆獲利引擎。
其次是科技法律人才。以近年熱門的 AI 議題為例,當新技術持續改變現在的生活,過去約束人類生活秩序的各種規範也需要與時俱進,例如自駕車的安全問題、智慧音箱的隱私問題、甚至 ChatGPT 可能引發的各種未知問題等等,都有賴科技法律人才的加入,一起找尋未來生活的新規範。
還有過去品牌較重視行銷 4P,亦即產品(product) 、價格(price) 、地點(Place) 、促銷(promotion),未來會更朝向完整的客戶體驗去做規畫,因此不能忽略 UX(User Experience,使用者體驗)、CX(Customer Experience,顧客體驗)相關人才的重要。
最後是跨領域的專案管理人才。數位轉型終究以人為本,如何有效串連起從員工端客戶端、不同背景的內外部專家的合作,這之間需要有人能有效 coordinate(協調)一切。
向外挖角、招攬人才來帶領組織數位轉型,可能不是速效藥
為了裝備上述人才,企業應該要持續向外招聘,或是投入更多資源從公司內部拔擢或轉調?賴偉晏表示,關鍵在於公司想要花多少時間來做轉型。如果公司立場是要愈快愈好、甚至明天就要看到改變,那麼等同於公司追求「無機的改變」更勝於內部「有機的成長」。
所謂無機,意指出現人才缺口後,公司直接從外部挖角一個高階人才、甚至直接買下其他公司的重要部門來因應需求。然而,這種做法不會考慮公司內部可能發生的文化衝突與團隊融合問題,根據過往輔導企業經驗,外部挖角人才進入團隊,有個明顯的「三年定律」,經驗上這些人鮮少能待超過三年。 若企業想採取「無機的改變」,更要強調團隊與外來主管的磨合,以及利用這段時間 reskill(重新培訓),甚至建立更多容錯的機制,才可能讓空降人才與團隊順利合作。
在基層人才招募上,很多中小企業認為自己欠缺品牌光環,可能會擔心難以和大企業競爭、招募到搶手人才。但賴偉晏表示,相較於過去,中小型企業有更多機會與媒介曝光企業品牌,包含人力銀行,包括 LinkedIn 或各式社群平台。而要做出良好的品牌形象曝光,重點就在於企業理念與願景。
這幾年經歷疫情衝擊,許多人開始重新省視職場環境與個人真正在意的事。調查結果發現,大家愈來愈在乎企業的 purpose(目的)。企業為什麼要存在?除了照顧股東利益,新世代工作者也開始關注企業對於客戶、員工、社會環境等面向的關照。此外,也要讓人才清楚知道公司在短中長期的策略與目標、數位轉型會如何落實到各個部門、各職位。
企業內部培訓的挑戰:提供客製化、能滿足工作剛需的學習內容
賴偉晏分析,台灣過去是製造業立國,較代工思維導向,首要關注於成本的壓縮,在對於客戶、員工相對不重視的氛圍下,企業主投資在硬體設備上的比重遠高於軟體層面(人才培育),如今企業主終於漸漸意識到了投資人才的重要性、正朝著「有機的成長」邁進,KPMG 的《2022 台灣 CEO 前瞻大調查》指出, 50% 的 CEO 願意將資金聚焦於員工職能培訓,以加速實現企業數位轉型目標,相較前一年度(28%)有大幅成長。
而在人才的內部培訓上,目前企業內部搭建自有的數位學習平台已成常態,透過單一平台整合不同來源、不同形式的學習資源,除了更便於員工自我學習,也能讓上層管理者更清楚員工學習的 roadmap(路線圖),再據此進行資源的調整。而如何客製化個別員工所需的培訓內容、驅動員工的學習動力、進而連結到工作需求,將會是人資部門未來持續遭遇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