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 盧廷羲

JINS、MUJI 齊開 500 坪複合店!日系眼鏡霸主來台 8 年首次進駐量販店,背後的 2 大目標


日本銷量第一的眼鏡品牌 JINS 首度攜手無印良品(MUJI)在大潤發中壢店打造 500 坪的複合概念店,於今(30)日開幕。在這間新店型內,消費者可以同時買到日系簡約風格的平價眼鏡、服飾與生活用品,創造一站式購物體驗。
「我們沒有誰主動找誰,剛好今年都想進駐大潤發,就搭上線討論。」JINS 控股常務執行董事暨台灣晴姿總經理邱明琪說,其實 JINS 與無印良品從 2021 年起,在日本陸續開設 3 間鄰近經營的門市,能夠帶動客流,顯示雙品牌合作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
她補充,JINS 在日本也推出複合店,除了銷售眼鏡,還搭配賣咖啡、蛋糕,單店營收也明顯增長,「這個經驗告訴我們,這種複合店型是消費者喜歡的場域。」邱明琪估計,此次 JINS 大潤發中壢店與無印良品聯手,單店營收預計能比其他分店成長 10% 以上。
JINS、無印良品調性相近,有望發揮互補效應
這間 JINS 與無印良品的複合店,有什麼特別之處?在風格設計上,雙品牌選擇用相同色調與材質裝潢,例如使用古作木材作為門框,在門楣、防盜捲簾、展示櫃,呈現日系、簡約、時尚感。
空間規畫部分,這間店設計了 10 坪、以「再生與永續」為主題的休息區,消費者在休息的同時,也可在牆面上看到 JINS、無印良品各自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上的計畫,例如 JINS 眼鏡推出「廢鏡新思」回收計畫,協助消費者回收不要的舊眼鏡。
而在產品與服務上,雙品牌希望產生互補效應。舉例來說,在無印良品的陳列架上,收納盒就與 JINS 的眼鏡擺在一起銷售,「大家可以買無印的收納盒,拿來裝 JINS 的眼鏡。」無印良品副總經理岩崎雄史說。另外,無印良品的結帳櫃台,也擺放 JINS 的老花眼鏡供看不清楚商品的消費者使用。
為了探索新客群、與對手做出差異化!JINS 來台 8 年首次進駐量販店
除了與無印良品合作,這次展店也是 JINS 來台發展 8 年,首次進駐量販店。邱明琪分析,他們目前有 55 間分店,店型主要以百貨、商場店為主,街邊店僅有 3 間,「為什麼今年進大潤發,是因為我們要把客群擴大。」
她指出,JINS 客群落在 20~45 歲左右,以往的消費主力放在百貨公司的年輕人。當品牌成熟後,決定拓展不同市場,在量販店瞄準年齡層較高的客群,像是這次針對家庭客,JINS 與拉拉熊首度推出聯名眼鏡,主攻家庭客的小孩,也與主要競爭對手 OWNDAYS 做出區隔。
《破天荒不死鳥:平價時尚眼鏡 OWNDAYS 永不放棄的再生傳奇》一書指出,OWNDAYS 的開店策略採「複數店」,一開始就會在一個商圈開出 2~3 家店,比如台北車站店附近還有西門和京站店。決定要進入後,只選在最好的商圈和百貨開店,也會考慮附近的「鄰居」必須要是性質相近的店鋪,例如 Zara、H&M、Starbucks、Apple 等品牌。
邱明琪則說,JINS 去年有 49 間店,今年拓展至 55 間,整體展店速度趨於穩健,去年營收仍成長 10%,關鍵在於他們調整商品策略,「我們增加了台灣製眼鏡的產品比重,更符合顧客需求。」
以往,JINS 全球產品有 90% 是統一由日本研發,只有 10% 是台灣研發、企畫;去年開始,台灣加上亞洲其他地區(不包含日本)研發的比重,已提升到 40%,「像是鼻墊的高低、鏡框的大小或輕重,台灣團隊自行研發,才能做到更客製化。」邱明琪舉例,日本人習慣較小的鏡框,而台灣人偏好較大鏡框,這就是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