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蔡仁譯攝影

美國為何不惜讓輝達失去占營收 20% 的中國訂單,也要再度「勒緊」晶片禁令?

2023-07-07 編譯·整理 李心平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美國一直對於中國發展科技的野心戒慎恐懼,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發展愈來愈快速,拜登政府也擔心中國會將人工智慧技術使用在軍事科技上,影響全球地緣政治平衡。

美國正在考慮進一步限縮對於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消息一傳出,受益於人工智慧趨勢而備受矚目的輝達(NVIDIA)股價下跌,因為其總營收約 20% 正是來自於中國市場。

美國擬進一步收緊對中國晶片出口限制,最快 7 月採取行動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6 月 27 日援引不具名的消息來源報導,美國華盛頓正在考慮擴大半導體出口限制範圍,把低功率的晶片也納入其中,可能最快在 7 月可能採取行動。從該消息可以看出,拜登政府不惜加劇美中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也要遏制中國科技崛起的決心。

然而中國目前仍是全球最大半導體的市場,此舉措若成真,勢必大大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也因此,輝達、AMD 的股價隔日(6 月 28 日)在紐約股市一開盤,就分別下跌了 2.4%、1.6%。

延伸閱讀:圖解|美中科技角力陷白熱化!大刀揮向中國「半導體禁令」是什麼?一文看懂

即使失去中國市場,輝達、AMD 在全球 AI 開發潮中仍舉足輕重

自去(2022)年 10 月起,美國政府就已經對 AI 晶片實施限制,導致輝達無法出口其 A100 高階 GPU 晶片至中國;而後,輝達設計了較為低階的 GPU 晶片 A800,主要是要出口到包括中國等海外市場,但是仍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

雖然美國的出口限制勢必會影響到輝達和 AMD 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但估計不會受到影響這兩間晶片設計公司在人工智慧開發浪潮的領先態勢,因為全球各地的公司都在購買這兩間公司的產品來訓練下一代人工智慧服務,包括微軟(Microsoft)、百度以及 ChatGPT 的開發商 OpenAI。

延伸閱讀:面對全球競爭,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致命傷?台積電:要注意 3 大隱憂

中國可從第三方國家採購晶片,美國只能「減緩」其科技發展

但美國或許很難真正遏制中國的科技發展。《彭博社》(Bloomberg)資訊分析師羅伯特·李(Robert Lea)表示:「雖然進一步的限制可能會推遲中國企業人工智慧的發展,但隨著中國企業採取愈來愈創新的解決方法,我認為不會產生重大的長期影響。」因為中國企業可能還是可以從第三方國家採購人工智慧相關晶片。

位於歐洲的金融服務集團 Oddo BHF 近期的一份分析報告也表示:「這不會改變人工智慧的長期發展路徑和進步,因為任何因出口限制而無法在中國生產的產品,都將移轉至其他地方生產。」因此從投資角度來看,Oddo BHF 認為,投資像是艾司摩爾(ASML)這樣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來更為安全,因為晶片製造商可能會遇到短期制裁的風險。

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之下,各國都積極發展相關的應用,期待在科技實力上與他國拉開距離,但科技快速更迭是否會導致衝突加劇、人權迫害,才是許多人更加關心的事,畢竟科技是為了服務人類、為生活提供更多幸福感,而不應該成為傷害彼此的武器。

資料來源:Bloomber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繼續閱讀 科技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