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xFrame

104 調查:餐飲招募新趨勢是「增正職、減兼職」!麥當勞如何解決缺工問題?

2023-08-10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餐飲招募下個趨勢在哪? 104 人力銀行今(10)日發布 2023 年《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發現,餐飲業過往徵才結構「兼職六成、正職四成」,到 2023 年第一季已轉為「兼職占 42%、正職占 58%」,正職已超越兼職。

104 分析最近 10 年,共計 8.6 萬家民生消費產業 1018 萬筆徵才職缺、以及最近五年共計 191 萬筆從業人員薪資資料,並透過訪談人資主管與職人,得出 3 大觀察。

觀察一:餐飲招募新趨勢,增加正職、降低兼職召聘數

疫後餐飲、飯店業迎來消費復甦,多數業者卻面臨缺工潮、留不住人才的問題。直接最關鍵的問題之一,來自薪資成本不斷攀升,導致企業招募難題。

104 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鍾文雄指出,基本工資連續 7 年調升,其中時薪由 2017 年 133 元調整至 2023 年 176 元,成長 32%;對比同期基本月薪長由 2 萬 1009 元增至 2 萬 6400 元,僅成長 25%。

時薪成本不斷攀升, 為避免「用時薪計算全月收入,可能比月薪計算還高」的現象,餐飲業招募策略出現轉變。 2023 年第一季平均每月徵才 17.1 萬人,其中「兼職占 42%、正職占 58%」,顯示餐飲業因疫後拓點的需要,加上缺工壓力有增無減,陸續以正職排班穩定、福利較優吸引人才。

延伸閱讀:不只是現在式,缺工還會繼續下去!未來 2 種人才最具優勢

觀察二:面對缺工,如何用「客製化」招聘策略吸引工作者?

麥當勞昆明店餐廳經理聶仁軒受訪表示,由加入麥當勞至今年資已達 29 年,從工讀生到兼職再到正職,一路晉升為店長,如今年薪已超過百萬。

成為店經理之後,不僅營運現場、業績營收須兼顧,再缺工議題下,人員招募同樣也是棘手問題。麥當勞會針對店面地區,提出客製化的招募方式,舉例來說,鄰近地區若是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較多,儘量以「大家庭」的感受吸引工作者投遞履歷;如果工作上遇到問題,有人願意教、願意幫忙,而不是責怪,年輕工作者的留任意願就會提高。

另一方面,針對地區的中高齡工作者,如何吸引不太上網、看不到網路招聘廣告的中高齡工作者應聘?聶仁軒選擇找當地里長合作,請里長一起面對面聊天,協助宣傳、幫忙招募,透過長輩信任的人際網絡來源,更能夠帶來成效。

延伸閱讀:AI 相關職缺達 2.6 萬個,就連台積電也搶著要!點名「7 類人才」最受重視

觀察三:應徵餐飲業需要哪些特質?人資主管提供 3 方向

當「正職」已成為民生消費產業的招聘趨勢,想在民生消費產業穩定發展,工作者還需要哪些特質,104 訪談企業人資主管給出 3 點方向。

1.主動:

乾杯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高婷莉表示,面對物價上漲和人才短缺的壓力,餐飲業的經營挑戰只會愈來愈大。能主動發掘問題、嘗試解法、創新突破,想辦法達成企業營收目標,就是餐飲業最需要的「高規格人才」。

例如一位店長,要能針對每月報表,回推不同時段來客數、預測用餐需求的可能,並設計對應的行銷活動和商品推薦;又如專職切肉的匠人,要能思考怎麼運用不同切分方法,更有效利用牛的各個部位,減少食材耗損。

2.創新:

在現有環境下持續突破創新,才能給予顧客更好的消費體驗。台北文華東方酒店人資總監劉富美分享,曾有一位頂大材料科學碩士的調酒師,雖然非餐飲科系背景,但能活用化學材料相關知識,調製創新飲品、設計專屬飲料,很有自己的想法,就能為客人帶來其他調酒師無法提供的美好體驗。

3.人情味:

劉富美指出,服務業是一個每天面對「人」的工作,也是一個沒有腳本的行業,必須動腦去發現與定義問題,用創意去滿足顧客需求,如果只有漂亮學歷或技術背景,少了「人味」都不會到位。

資料來源/104 人力銀行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