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陳建鈞

日立用 AI 做出「老師傅」,完善內部培訓機制!百年企業擁抱 AI,還想解決什麼問題?


熟練的師傅有時候憑藉氣味、聲音就能感受到設備的變化,然而這些經驗卻很難傳承給下一代,日本百年電子大廠日立(HITACHI)希望透過生成式 AI 的力量,用更具臨場感的方式讓各種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夠更便利地交接給新進員工。
日立導入生成式 AI,對企業幫助在哪?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日立利用生成式 AI 開發了一套系統,可以依照廠房與設備的 3D 資料建立圖像。這套系統可以將可能出現坍方、軌道彎曲等各種故障情形,投影到實際的鐵軌圖像上,類似的功用也能利用在廠房內的流水線、金屬加工過程上 。
幫助一:建立虛擬事故現場,讓新人更快累積經驗
日立希望將這套系統融入開發中的虛擬培訓系統中,老師傅多年累積的經驗,往往有許多難以言傳的部分,透過處理各種故障情形,在現場感受、觀察培養的洞察力,並無法簡單地讓教導給接棒的人員。日立希望能夠這套系統,讓老一輩的技術與經驗,能夠更簡單地傳遞下去,並讓年輕一代可以累積各種事故現場的體驗。
目前日立計畫中的培訓場地,雖然是一個 10 平方公尺的小房間,但牆壁、天花板都會鋪上螢幕,用來投影生成式 AI 打造的設備或工廠圖像,提供受訓人員一個身臨其境的空間,例如透過鐵道與火車的圖像,可以讓維修人員彷彿身在維修現場,學習如何檢查異常狀況,不必四處奔波,就能更快累積經驗提升技能。
幫助二:為內部提升生產力,下一步賣給客戶
除了鐵路維修外,日立也打算將這套拓展至核電廠等電力系統的研發,未來受訓者還可以透過 VR 設備遠端進行培訓,甚至不必親臨訓練場地。日立目前計畫先實際於公司內部檢驗生成式 AI 培訓的可靠性,之後會考慮將這套系統出售給客戶使用。
設立 AI 中心、與微軟合作,日立積極擁抱 AI 技術
日立雖是傳統企業,在擁抱生成式 AI 上卻相當積極,今年5月就宣布成立生成式 AI 中心,想利用這項技術協助內部業務發展,更打算向客戶提供服務。這次透過生成式 AI 培訓新進員工,傳承老師傅經驗的作法,也是該中心所策劃。
當時日立也宣布旗下數位平台Lumada與微軟、OpenAI 合作,導入基於 Azure OpenAI 服務的「生成式 AI 助理工具」(Generative AI Assistant Tool),能夠從自動會議紀錄、low-code/no-code 工具等面向,提升生產力與業務效率,並提到將利用 AI 協助人力培訓。
日本高齡化社會問題嚴重,日本政府預估到 2030 年時,65 歲以上人口比例將超過 30%,而這個問題也深刻影響著各大企業,許多企業的中堅人力面臨退休,卻可能還沒找到接棒的新員工,也因此沒能直接交接傳授經驗。
日立 AI 中心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已經開始為資深員工的退休做起準備,希望能在模擬的環境中讓員工體驗過去曾經歷的失敗來讓他們更加留意,也方便他們將 know-how 傳達給下一代員工。
資料來源:Nikkei Asia、Hitachi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