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杭州亞運台灣勇奪 19 金!中華隊選手名言金句,陪伴你一起勇敢追夢

2023-10-08 整理·撰文 盧廷羲、張玉琦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原定 2022 年的亞洲運動會,因新冠疫情順延到今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 8 日,在中國杭州舉行。台灣派出 521 名選手,參加 33 種競賽。最後中華隊共摘下 19 面金牌、20 面銀牌、28 面銅牌,追平隊史單屆最多奪金紀錄。

以歷史紀錄來看,台灣在 1998 年曼谷亞運拿下最佳成績,獲得 19 金、17 銀、41 銅;2018 年雅加達亞運,獲得 17 金、19 銀、31 銅。

10 月 8 日是本屆賽程最後 1 天,中華隊靠著空手道好手谷筱霜在女子 50 公斤級別「二連霸」,台灣金牌數突破 19 面,追平史上最佳成績。

楊勇緯:我不喜歡輸。有機會站在國際舞台,目標就是金牌。

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圖片來源:中華奧會).jpeg
楊勇緯曾接受《經理人》採訪,談他如何運用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幫助自己朝著金牌的目標前進。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楊勇緯拿下男子柔道 60 公斤級金牌。2021 年 11 月國際柔道總會(IJF,International Judo Federation)世界排名,楊勇緯首度登上 60 公斤級世界第一(現為世界第 5),成為第一位登上世界第一的台灣柔道選手。

楊勇緯出身柔道世家,母親和哥哥都是柔道選手,從小就對柔道產生興趣。他在 2020 年東京奧運拿下銀牌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句「想拿金牌」令人記憶猶新。

2023 年拿到亞運金牌後,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 2024 巴黎奧運。楊勇緯曾接受《經理人》採訪,談他如何運用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注意自己的每一個小細節,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朝著金牌的目標前進。楊勇緯對自己的期待一直都不變,他每次接受媒體採訪時,總是說「我不喜歡輸」、「我的目標就是金牌」。

延伸閱讀:楊勇緯如何靠「九宮格法」 64 個細節激勵自己,走向世界第一?

林郁婷:台灣拳擊有機會讓世界看見,大家功不可沒。

杭州亞運林郁婷(圖片來源:中華奧會).jpeg
林郁婷這次在杭州亞運女子獲得拳擊 57 公斤級金牌,一下拳擊場就跟教練相擁說「我做到了。」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林郁婷這次在杭州亞運女子獲得拳擊 57 公斤級金牌。她在 2018 年雅加達亞運曾獲 51 公斤級銅牌,2020 年東京奧運卻在首輪意外落敗。2022 年世錦賽再奪銅,但賽後因性別檢驗爭議,銅牌遭取消,再度檢測才還她獎牌。

林郁婷小時候跟哥哥一起看日本的拳擊動漫《第一神拳》,對拳擊產生興趣。這次拿下亞運金牌,是台灣第一面女子拳擊金牌。而且,亞運首輪的對手,正是在東奧擊敗她的菲律賓選手佩特西奧(Nesthy Petecio)、金牌戰打敗世界排名第 2 的哈薩克選手伊布拉吉穆瓦(Karina Ibragimova),也是她今年世錦賽 4 強未能擊敗的對手。

一連串的挫折,最後化為一面金牌,她一下拳擊場就跟教練相擁說「我做到了。」同時,她也引用「柔道女王」連珍羚曾說的名言,「不管別人怎麼不相信你,只要你相信自己,你一定做得到。」

今年中華拳擊隊成績斐然,收穫 1 金、2 銀、2 銅,共 5 面獎牌,林郁婷表示這證明了台灣拳擊有機會被世界看見,「大家功不可沒。」

連珍羚:不管別人怎麼不相信你,只要你相信自己,你一定做得到。

杭州亞運台灣柔道一姊連珍羚(圖片來源:中華奧會).jpeg
台灣「柔道一姊」連珍羚在這次杭州亞運擊敗曾多次交手的日本名將玉置桃。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連珍羚拿下女子柔道 57 公斤級金牌。她是台灣首位旅日的柔道職業選手,這是她第 4 次參加亞運,先前有兩次拿到銅牌。2020 年東京奧運第一輪爆冷出局,她陷入低潮,經過自我對話,她認為自己並沒有發揮出最佳表現,不想帶著遺憾退休,於是已經 35 歲的她仍決定再戰亞運。

她把挫折化為繼續奮鬥的動力,這次亞運擊敗曾多次交手的日本名將玉置桃,終於實現夢想,接下來也決定繼續拚戰巴黎奧運。

李智凱:站起來了卻又再次跌倒,還是要保持下去,找到自己。

「鞍馬王子」李智凱
「鞍馬王子」李智凱曾在紀錄片《翻滾吧!男孩》演出,當時他說:「會一直練一直練(體操)到去參加奧運會」。
體育署

「鞍馬王子」李智凱贏得杭州亞運男子鞍馬金牌,是繼 2018 年雅加達亞運之後衛冕金牌成功。他在 2020 年東京奧運鞍馬則獲得銀牌,是台灣體操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

李智凱的特色是以大量高難度「湯瑪士迴旋」完成的鞍馬動作,獲國際體操總會採納為教案並評為最標準的動作。曾在紀錄片《翻滾吧!男孩》演出,而以「菜市仔凱」聞名,片中他說:「會一直練一直練(體操)到去參加奧運會」,後來也如願成為 2000 年雪梨奧運後第一位在奧運競技體操項目出賽的台灣運動員。

李智凱在今年的世界盃開羅站奪下金牌,在臉書上寫下,距離上次站上頒獎台已經 635 天,「在這些日子裡不斷跌倒再跌倒再跌倒,看似站起來了卻又再次跌倒…… 好不容易回到這個舞台了,希望能夠繼續保持下去,找到那個自己。」

許皓鋐:希望像《棋靈王》一樣,下出神乎其技的一手棋。

杭州亞運九段棋士許皓鋐(圖片來源:中華奧會).jpeg
年僅 22 歲的許皓鋐,已經是台灣圍棋棋王。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許皓鋐贏得亞運圍棋金牌,也是台灣亞運圍棋首面金牌。他在複賽連克強敵,8 強打敗世界第二的朴廷桓、4 強擊退世界第一的申真諝、決賽贏下世界第三的柯潔,一口氣打敗全球前三名棋士,含金量十足。

年僅 22 歲的他,已經是台灣圍棋棋王,他是職業 9 段棋士,2022 年在國內不限性別、年齡的 9 大職業頭銜賽事中獨攬 8 座冠軍,同時以新台幣 850 萬元的比賽總獎金,稱霸全台職業棋士。

這次亞運奪金,賽後受訪時許皓鋐說「我從小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夠打敗全世界最厲害的選手,所以我非常的開心。」他也曾說過,想要像日本漫畫《棋靈王》一樣,下出神乎其技的一手棋。面對失利,他則淡然檢討,像是 2021 年他曾敗給柯潔,當時他表示有一手棋自己若不衝動,其實還有得下。

賴冠傑:先緊咬對手,並在最後一刻卯足全力。

杭州亞運輕艇靜水競速男子加拿大式艇單人1000公尺金牌賴冠傑(圖片來源:中華奧會).jpeg
賴冠傑為台灣拿下第一面亞運輕艇靜水競速項目的金牌。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賴冠傑拿下靜水輕艇男子 1000 公尺金牌。他靠著配速戰術奏效,最後 250 公尺急起直追,連追 4 人、逆轉奪金,也是台灣在亞運輕艇靜水競速項目史上首面金牌。

賴冠傑受訪時說,這次沒想過能拿金牌,但賽前設定的策略就是前 750 公尺要「咬住對手」、調配體能,最後 250 公尺再衝刺追趕。

劉巧兮:大家都在進步,怎麼可以受個傷,就停在原地。

杭州亞運劉巧兮(圖片來源:中華奧會).jpeg
年僅 19 歲的劉巧兮第一次參加亞運就奪金,教練指出超齡的心理素質是關鍵。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劉巧兮贏得滑輪溜冰女子自由式速度過樁賽金牌。年僅 19 歲的她,去年才轉戰成人組,就贏得阿根廷世錦賽金牌。教練王聖文認為,劉巧兮臨危不亂,第一次參加亞運就奪金,主要是超齡的心理素質。她則說,過去曾受到情緒起伏,導致比不好,所以這次跟自己說,愈到後面賽程,愈要冷靜面對,一定要相信自己。

其實,劉巧兮今年 5 月曾受傷,因為練習量過大導致跟腱炎。但她受訪時曾說,「大家都在進步,怎麼可以受個傷就停在原地。」展現一定要奪冠、不畏阻礙的決心。

黃玉霖:就剩幾公尺,謝謝我的左腳沒有放棄。

杭州亞運男子滑輪溜冰3000公尺接力賽黃玉霖+趙祖政+陳彥成(圖片來源:中華奧會).jpeg
杭州亞運男子滑輪溜冰 3000 公尺接力賽中,中華隊因最後一棒的黃玉霖賣力壓線,最後以 0.01 秒之差逆轉摘金。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黃玉霖、趙祖政、陳彥成在男子滑輪溜冰 3000 公尺接力賽拿下金牌。黃玉霖是最後一棒,當時韓國選手率先接近終點線,並高舉雙手慶祝,但黃玉霖沒有放棄,他壓低身體、伸長左腿,以接近劈腿之姿賣力衝過終點線,使中華隊以 0.01 秒之差,逆轉摘金。

賽後受訪時他說,當下有發現韓國對手已經在慶祝,但「就剩短短 10 公尺,我再拚也是那 10 公尺而已,想都沒想就做了壓線的動作。」他也在臉書感性寫下:謝謝自己沒有放棄,謝謝左腳很給力。

李孟竹:如果容易,那每個人都會做。

李孟竹(圖片來源:中華奧會).jpeg
李孟竹連續 2 屆亞運都獲得金牌。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李孟竹拿下杭州亞運女子競速滑輪溜冰 1000 公尺爭先賽金牌。她在 2017 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奪得 1 金 4 銀。2018 年韓國南原亞洲溜冰輪滑錦標賽 2 金 2 銀。2018 年雅加達亞運 20 公里公路賽金牌,等於連續 2 屆亞運都獲得金牌。

李孟竹在 2020 年全中運的採訪中曾提到,家裡曾經經營體育用品店,3 歲時就偷穿店裡的溜冰鞋,因為太常穿了「新鞋變舊鞋」,最後爸媽不好意思賣給客人只好給她,開啟了她的溜冰之路。她的座右銘是「If it was easy , everyone would do it.(如果容易,那每個人都會做)」。正是因為困難,不怕困難的人才會成功。

本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使用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