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陳建鈞

Coupang 用戶突破兩千萬,股價卻下跌?解析韓國電商巨頭「先蹲再跳」野心


近來在台灣大打折扣戰的韓國電商巨頭酷澎(Coupang),公佈了第三季財報,創辦人暨執行長金範錫(Bom Kim)也再次於財報會議上提到台灣業務的驚人成果,不僅成長速度比當初在韓國更快,並且長期奪得台灣購物 App 排行榜首。
Coupang 第三季財報|用戶突破 2000 萬,股價卻崩跌?
酷澎公佈的第三季財報中,2023 年第三季淨營收為 62 億美元,高於外界 59 億美元的預期,也較去年同期的 51 億美元成長 21%,不過稅後淨利方面則為 9130 萬美元,與去年同期幾乎持平,並低於外界預期的 1.19 億美元。
獲利水準沒到期待的緣故,也導致酷澎股價在盤後交易時段斷崖式下跌,大跌 11% 至 15.8 美元左右。從 2021 年上市以來酷澎股價已經下跌 64%,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迄今成長了高達 14% 之多。
Coupang 在台灣推出「火箭跨境」及「火箭速配」,但折扣戰衝擊獲利表現
這恰好也與酷澎開始積極進攻台灣市場的時間不謀而合。酷澎早在 2021 年就進駐台灣,不過最初是提供類似 Uber Eats 的鮮食配送服務,被認為只是想增加關注度進而在資本市場博得優勢,但去年酷澎在台灣推出了「火箭跨境」及「火箭速配」兩項新服務,也正式加入了電商賽局。
「台灣」一詞也多次在酷澎的財報會議上被提及,金範錫表示,酷澎在去年 10 月於台灣推出火箭速配,與韓國首年營運的成績相比,台灣業務第一年表現更佳、成長更為快速,同時酷澎的 App 很有機會成為 2023 年台灣下載排行榜冠軍,「我們創造了一個好的開始。」
在台灣的飛速成長,似乎也反應在活躍用戶的大幅增長,這一季酷澎活躍用戶達到 2040 萬人,較去年同期成長了 14%。活躍用戶的定義是,這一季至少從 App 或網站上購買過一次的消費者。
儘管用戶數大增,但考慮到台灣酷澎提供消費者的大量折扣,或許也是淨利與去年相比沒能突破的原因之一。 不過金範錫指出,台灣市場的拓展,也讓韓國 1.2 萬間商家的產品得以賣出海外。
這個月,酷澎更宣佈在台灣設立第二座物流中心,雖然規模仍比不上韓國本土,但已是規劃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並預計明年上半年再設立第三座物流中心。上一季的財報會議上,金範錫透露將在外送服務 Coupang Eats、影音串流服務 Coupang Play 及台灣投資 4 億美元。
目前酷澎正積極效法亞馬遜的成功模式,從零售上的銷售模式、會員收費到進一步打造影視等生態圈服務,試圖在亞馬遜關注度不高的亞洲市場取得成功。而從財務表現看來似乎表現不壞,目前酷澎是少數能單靠零售業務營利的電商巨頭,加上現金流狀況正在好轉,《彭博社》指出,過去 12 個月酷澎產生了 19 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前一年這個數字是負 11 億美元。
就算獲利不如預期,Coupang 還是要加碼投資台灣!為什麼?
酷澎願意如此大規模投資台灣,也與他們龐大的野心有關。首先,他們並不打算只將台灣當作銷售韓國產品的新市場,更希望與台灣的供應商合作,將台灣的商品帶到韓國去。對於台灣業者而言,而獲得韓國最大電商業者的跨境資源,勢必有非常吸引力。
另外回顧過去幾年,疫情紅利讓酷澎等電商業者高速成長,2021 年上市後酷澎開始積極拓展海外,先是宣佈落地日本,而後則進入台灣市場。然而酷澎在日本的發展似乎並不成功,測試兩年後在今年 3 月宣佈退出日本市場。
再加上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拼多多都在亞洲積極擴張,提升了酷澎接下來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的海外布局難度,台灣或許是他們最能「練兵」累積出海經驗、驗證複製「酷澎模式」能否在海外成功的關鍵市場,也或許會是他們未來開拓東南亞的重要中繼站。
資料來源:Bloomberg、LinkedIn、Korea JoongAng Daily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