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生產與供應鏈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台積電招募國際關係人才,其實慢了?政大教授:面對地緣風險,員工要裝備 3 種能力

2024-05-03 採訪・撰文 李岱君

全球半導體代工龍頭台積電 2022 年在商務社群網站領英(LinkedIn)釋出消息,要招募具備國際關係或政治經濟同等博士學位的人才,引起熱議「文組生要出頭天」。延續著要出海設廠,也招聘具備日文、德文能力的人赴外工作。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卻說:「台積電到了這個時候才有這個需求,老實說我認為有點晚。」李世暉解釋,這跟台積電的經營方式有關,過去台積電把全世界的材料、設備集中在台灣,用台灣的高素質人力生產,再把產品賣到世界各地。這跟蘋果(Apple)、豐田(Toyota)這些跨國企業不太一樣,它們在各地建立工廠維持核心競爭力,在各地生產,是一個跨國企業應該要有的方式。

延伸閱讀:客戶要求「去中化」,遷廠就解決了?安永台灣所長傅文芳:沒做好財務規畫,小心墊高成本

台積電過去全部集中在台灣,它面對的風險是材料價格、設備價格、景氣高低等等,跟地緣的關係不大。可是現在台積電深深感受到地緣的影響,有些市場他不能賣、有些地方不想設工廠也得設工廠,誠如創辦人張忠謀所說「台積電變成地緣策略家必爭之地」。為了因應這些改變,台積電就需要預估國際政治情勢的專家,而且不只是半導體,各產業因應地緣政治所面臨的議題都日趨複雜。

鬆綁思維、理解國際趨勢,學習結合產業知識建議決策

李世暉指出,台灣的科技公司本來就會做產業分析,注意的是市占、成本、出貨量、利潤、股價分析,比較少關注地緣戰略的變化。

未來面對地緣政治風險,企業在人才培育要循序漸進。首先是國際觀,要提高對國際局勢變化的敏感度,理解與觀察趨勢,目標設定在「擁有觀察的能力、明白趨勢」;其次是分析與獨立判斷的能力,要結合產業面向的知識與政治問題,提供決策建議;最後則是橫向溝通,為了避免資訊不對稱,要讓平行部門之間訊息高度流通,以應對快速更迭的風險。

若希望員工關注他國議題並提出觀點,就要先鬆綁固有的思考框架,鼓勵員工接觸國際新聞,從熱門電影、音樂下手也是較輕鬆的起點,也有的企業會辦理內部讀書會,或是專題講座。他強調,跨文化能力,不是比拚員工會多少語言,而是和不同文化碰撞時要有同理心。尤其現在台灣與外國的交流愈趨頻繁,在職場上必定更常接觸到跨國的業務、人才。

打造吸引海外人才的資產環境促進經理人的多國籍化

不只是跨文化,跨領域、跨地域的人才也非常重要,因為這會涉及到企業的經營方式,現在各國企業也吸收台灣的人才,台灣企業到國外設廠,也要開始用外國的人才。李世暉以日本熊本廠的例子舉例,跨國主管可能會面臨到員工工作觀念的衝撞,若擔心初期的水土不服,台積電可以掌管研發部門的主管,而大股東索尼(Sony)可以出人資或是業務等部門主管,在海外廠合作。

當大家都在搶人才,台灣企業要到全世界搶人,就要有吸引這些人才工作的資產環境,此時要考量的就是人才的輸入與輸出。從輸入面來看,首先待遇一定要能吸引外國人才。進來工作之後,海外員工若能認同企業文化,像是在日本吸納的日籍專業經理人,如果願意再外派台灣或其他國家,這樣的話,台灣企業在管理人才上就可以多國籍化。

李世暉舉例,日本在跨國徵才上,就有職後培訓,以企業所需要的專業為主教育新人,就像需要初階軟體工程師的公司,不論員工自身的專業是文或理科,都一律以職業導向輔導上工。日本政府還降低外國人才的取得永久居留權的門檻,更利於跨國工作。

延伸閱讀:升息、戰爭導致客戶砍單,只能自認倒楣?時碩工業靠 2 招降低大環境衝擊

其次是輸出面,有一種說法認為人才向外流動是國家、企業的損失,但長遠來看,人才的交流一定會提升國際移動能力、多元文化的認知和跨領域的溝通能力,也可能是人脈鏈結的機會。李世暉說,我們去設想,台灣人如果能遍及在各國、各產業,每一個科技廠裡都有台灣人的話,當台灣想做創投、新創、科技供應鏈,都有窗口,就是跨領域、跨地域、跨文化的鏈結力。


李世暉 Profile

1971年生,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研究科博士,研究專長為地緣經濟、半導體產業、日本科技與經濟。現職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著有《鏈實力》。

繼續閱讀 危機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