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組織文化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專案緊急,員工卻想為了宗教慶典請假!該准嗎?台灣康寧的思考

2024-06-19 採訪・撰文 吳美欣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如果你的團隊最近有個緊急的專案,外國員工說他明天得去參加一個宗教慶典,這個慶典在你的國家並非國定假日,加上他平時績效表現不好,你會怎麼做?

這是台灣康寧顯示玻璃(簡稱台灣康寧)2021 年無意識偏見(unconscious bias)工作坊的一個討論,回想當時,總經理何宜修直說:「太難回答了!」有些人可能會暗自評價員工,認為他在逃避任務,所以不予准假;即使准假,也可能認為這個節慶一點都不重要,私下埋怨請假的同事。這些反應代表了不同的無意識偏見,包括認為績效不好,等於會推卸責任,以及主管對於不同文化的貶低。

休假本來就是員工的權利,比較好的做法,是准假後,明確跟員工溝通期待,讓他知道改進方向,並彈性安排工作分量,請他在其他時間補足工作;更重要的是,理解他跟不上進度的原因,如果是因為語言障礙,可以提供母語操作手冊,或是指派一對一導師,讓他隨時有援助。

延伸閱讀:100 MVP|《人選之人》如何掀起台灣 #MeToo 浪潮、反思職場 DEI 的實踐?

主動詢問對方的「代詞」,正確稱呼,是尊重的展現

康寧(Corning)是全球玻璃、陶瓷以及顯示器基板的製造與研發商,總部在美國,成立至今已有超過 170 年,並於 1971 年進入台灣。何宜修說,康寧從創立之初,就把「individual(個人)」列入企業價值觀,意思是尊重每個人的聲音、背景與需求,把所有人視為獨立自主的個體。

何宜修認為,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是因為人口組成多元。在自由的環境中,每個人能有所發揮、激盪出不一樣的想法,最終都能以不同方式,讓企業績效與個人成長,相輔相成。

這幾年,國外發生不少宗教與區域戰爭,像是在國外分部,可能同時有烏克蘭與俄羅斯員工,如何做到尊重與共融,是個棘手議題。因此康寧把「個人」列為近年的核心方向,實際作為包括在公開場合注意用字遣詞,以同理心展現關懷,例如,強調公司會援助「受戰爭影響」的平民百姓與員工,而非譴責誰發起戰爭,以免部分員工感到被排擠。

尊重個人的方針,也涵蓋多元性別認同的員工。在官方文件中,康寧都會用去性別化的稱呼,以「員工」代替「你/妳」、「配偶」代替「夫妻」等,每位員工也都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稱呼,如「他(he)/她(she)/他(她)們(they,表中性) 」,或者是主動詢問對方的代詞,這些內容會顯示於個人資料,讓別人能正確稱呼,「希望做到每個人都有彼此的信仰,但也互相尊重。」

將 DEI 納入績效指標,落實到每位員工的行動中

「我們把 DEI 系統化,從總部到分公司,再到不同事業群,設定相關指標,讓每個團隊、每個人都知道,DEI 是公司的一個目標。」何宜修表示,康寧把 DEI (diversity 多元、equity 公平、inclusion 共融)納入年度績效目標,落實到每個主管與員工行動中。

舉例來說,台灣康寧透過全球比較,發現女性工程師在亞洲比例較少,因此著重改善女性工程師的就業環境。這項政策到了人資部門,就延伸出 5 項指標,包括領導階層是否多元化,員工組成、新進同仁、晉升同仁、接班人的多樣性等。根據這些指標制定招募策略,從校園徵才開始,他們就積極鼓勵女性投遞履歷,像是邀請女性主管來分享職涯,也與中興大學合作,提供女性研究員論文獎學金,希望把多元文化向下扎根到校園,甚至影響潛在員工。

延伸閱讀:98% 員工會為了 DEI 而留任!企業該怎麼提高多元共融?女人迷創辦人解答

至於正職的面試,他們也設立每個職缺至少要有 1~2 位女性候選人參與面試,並至少面談一位女性候選人的目標;各部門主管也有策略性培育人才、培養包容性團隊的目標。

透過這些做法,他們發現有不少女性學生,主動申請台灣康寧的暑期實習,而且女性投遞履歷的比例也確實在提高,「不是為了要達到女生比例而做,」而是透過制度協助,提升不同的人進來的機會。

創造共融環境

(1) 超過 3500 名台灣員工皆接受無意識偏見課程訓練。
(2) 每一職缺提供 1~2 位女性候選人,並至少面談其中 1 位。
(3) 導入性別認同代詞,讓員工自行選擇稱呼(他、她、他(她)們、詢問我的代詞)。

profile

何宜修
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畢業、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富士康客戶總監,現為台灣康寧總經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