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 盧廷羲

不減碳,某天產品可能無法上市!華碩電腦如何聯手 250 家供應商降低碳排放量?


「華碩的經營理念,就是躋身世界綠色高科技領導群。」華碩電腦(ASUS)永續長吳澤欣說,他們不是因為ESG浪潮才做永續,而是原本就有明確的一套策略。所屬科技產業,就用數據化衡量、以及科技化管理,來看待永續。
永續的做法有非常多面向,每間公司能做的都不一樣。他們採用歐盟發布的「雙重重大性」(double materiality)準則來鑑別,也就是最優先關注對外界、對公司內部有一定程度衝擊的事情。
藉由雙重重大性分析,華碩鑑別4個議題:氣候行動、循環經濟、責任製造、價值創造。將氣候行動列為重要議題的原因在於,華碩生產和營運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對社會和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沒有適當採取行動,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會造成公司的財務損失。
攤開華碩減碳成績單,去年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i,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是一套針對企業減碳的科學化流程)認證,以符合聯合國氣候峰會《巴黎協定》限制全球平均升溫 1.5℃標準,朝向2050年淨零路徑願景邁進。
華碩更是連續在2022年、2023年獲亞洲金融時報氣候領袖(Climate Leader),在主要營運排放的減排總量上,位於全球排名第15。
產業鏈下游碳排較低,管理重點放在供應鏈
實務上,華碩如何管理碳排放量、做好碳盤查?吳澤欣說,這要回歸到各國的政策變化,全球主要國家或市場,都已經有碳定價(carbon pricing,給碳排放設定價格,讓排放者承擔排放溫室氣體的成本)機制,「現在我們會更在意,到底從供應鏈的生產,有多少碳流到華碩,交給客戶的過程,又有多少碳流出去。」
他指出,愈靠近產業鏈上游的企業,如鋼鐵、水泥、鋁礦等,製程或設施直接碳排較高(範疇一);供應鏈愈下游的企業,如電子、快時尚,則是間接碳排放較高(範疇三)。吳澤欣表示,華碩本身碳排量主要為產品能源效率跟供應鏈碳排,所以需要負責管理供應鏈的碳排。
至於管理的方式,首先要設定出碳排基線(carbon baseline)。華碩以2021年為基線,設定2030年的減量目標,直接排放的範疇一,以及電力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的範疇二碳排量減少50%。
接著,下一步才是實際減碳計畫。例如,導入再生能源、管理供應鏈碳排,竭盡所能減碳。
吳澤欣說,華碩供應鏈產生的碳排占了90%,因此在減碳的過程,有一大塊是要做好供應鏈管理,也就是從700多家供應商當中,鑑別250家關鍵供應商出來,優先減碳,「因為他(供應商)的ESG好壞,華碩要百分之百承擔,所以我們用很多的指標去鑑別,哪一些供應商屬於高風險狀況。」
掌握碳管理能力,分級輔導供應商
他們設定出一張象限圖,橫軸是供應商的碳排放量多寡,縱軸是碳管理能力,把廠商分成4種類型,演進型(排放量低、碳管理能力高)、策略型(排放量低、碳管理能力低)、發展型(排放量高、碳管理能力高)、潛力型(排放量高、碳管理能力低)。
利用這樣的分級制度,華碩就知道如何應對不同類型的供應商。比較有減碳經驗的供應商,只要請對方設定減碳目標、監控進度就好。碳排量大,又無管理經驗的廠商,就要重點管理,請對方設定SBTi目標,以及建立盤查能力、碳管理能力。
在監督的過程,華碩每一季會審視供應商的標準,除了考量品質、交期、成本、服務等傳統面向,也加上了供應商的永續績效表現,作為重要管理指標。
假設有供應商做不到、做不好,華碩就會啟動內部的協輔機制,或是請減碳專家過去輔導,教導對方如何辨識碳排放熱點,如何訂好減碳計畫等,「不外乎就是以大帶小,讓他知道真正的碳排在哪裡。」
透過這些管理流程,華碩才敢喊出目標:2025年關鍵供應商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減少30%、每年主要產品能源效率,要比美國能源之星(EnergyStar,美國環保署啟動的一項計畫,符合規定的廠商可貼上標籤)的標準值30%還要高。
管理好產品碳足跡,讓永續走在法規之前
除了碳盤查,另一個減碳重點是產品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個人或組織、產品或服務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華碩電腦去年創全球首例,推出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特定時間內,達到碳排放總量為零的狀態)商用筆電ExpertBook B9。吳澤欣說,從原料開採、組裝、到代工廠加工、消費者使用後的廢棄階段,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都要盤查、管理,減少製造過程的碳排。
做這件事的原因是,減碳要走在法規之前。吳澤欣舉例,如果華碩的能源消耗或排碳量,某一天不符合歐盟最新的法規標準,產品就無法上市。2023年華碩環保設計產品營收占比為90%;2023年筆電的能源效率,比美國能源之星標準超出42%。
吳澤欣補充,碳中和筆電傳遞了一個明確的訊息,「我們掌握組織、產品的碳排放,而且有清晰的減量路徑,並且有能力做到碳中和。」
TIPS 科技業如何管理供應商碳排?
① 設定減碳基線,根據不同減碳主題設階段性目標。
② 進行供應商分級管理制度,排碳量高的優先管理、輔導。
③ 減碳的任何過程都要量化,管理報表都要接受第三方檢驗,才有公信力。
吳澤欣
政治大學企管所博士候選人,2007年加入華碩,現為華碩永續長。
華碩電腦
1989年成立,致力開發全方位科技解決方案。2000年設立永續專責單位,集團永續目標為2030年台灣營運團隊100%使用再生能源(RE100)、2035年全球營運據點RE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