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ChatGPT

員工錯了又錯,主管該忍還是罵?真正有效的溝通法則

2024-09-04 整理.撰文 尤韻蓉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上次你提醒同事簡報內容做錯了,這次他又犯一樣的錯誤,此時你會不耐煩地指出問題,還是好聲好氣地說明?希望提高溝通效率、帶來正向結果,《正面溝通練習課》作者金炫廷推薦「正面溝通法」,是一種不以負面態度,採正向積極的對話方式,能打造溫暖氛圍,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好意。

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曾做過實驗,將學生分成 2 組,一組在表現好時會受到讚美,另一組則不會有獎勵。結果發現,在隨後的表現,受讚美組的專注力提升 30%,顯示正向溝通能帶來好的影響。當你下次想溝通時,嘗試以下方法。

1. 適時附和及重複

不時在對談加入附和,除了暗示對方你有在對話上,也能營造親切感,可以從延長簡短的回覆開始,包含放慢速度以及增加字詞。例如「是」、「沒錯」,改成「是~」、「原來是這樣啊!」。

再來,適度重複對方的話,並多加一點追問,會鼓勵他愈說愈多。比如他說:「我最近心情不太好」,你可以回覆:「你心情為什麼不太好呢?」

延伸閱讀:職場上「有話直說」錯了嗎?常說這 2 種話,小心得罪人

2. 以第一人稱敘事

當我們用第二人稱說話時,聽起來較有攻擊性,就像「『你』怎麼這樣?」、「誰叫『你』這麼做的?」。因此說話時,視情況把主詞改成「我」,會讓對方更容易聽進去。

例如,你正在進行重要通話,同事卻在旁大聲聊天,要是你說:「你們太吵了吧!」容易讓場面尷尬,但換成「我正在講一通重要的電話,可以小聲點嗎?」這相較前一句柔和,氣氛也比較緩和。

3. 先建議後誇獎

美國心理學家艾略特.亞隆森(Elliot Aronson)和達爾文.林德(Darwyn Linder)做過一個實驗,要求受試者依不同條件交談,結果「以負面評論開頭,稱讚結尾」的方式令人最有好感,甚至超越「對話中只有稱讚」的組別。因此給人意見時,先提出改進建議,再說一件對方表現好的事情。例如,同事簡報有待加強時,你可以說「我覺得這份簡報還要修改,但資料很齊全,看得出你很認真在做。」

(本文取材自《正面溝通練習課》,樂金文化。)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正面溝通練習課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