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ChatGPT

日本企業推「上司選擇制」:主管們,你有信心員工會選你嗎?

2025-05-21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日本部分企業近年開始導入「上司選擇制」(上司選択制度),讓員工可依個人工作風格與溝通習慣,主動選擇直屬主管,期望藉此改善離職率、提升職場信任感。隨著年輕世代愈發重視人際關係與心理安全感,這項制度逐漸受到矚目。

日本大學畢業生3年內離職率破3成,人際關係為主因之一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大學畢業生 3 年內的離職率達 34.9%,為近 15 年來最高水準。調查顯示,「職場人際關係不佳」以及「與上司不合」等問題,常被列為離職主因之一。

延伸閱讀:一言不合就離職?新世代員工的高離職率,可能是這5個原因!

為解決這類問題,一些企業開始關注「上司扭蛋」(上司ガチャ)現象,意指員工無法自己分配上司、就像抽扭蛋一樣隨機。但是若與主管風格不合,會大幅影響工作滿意度與留任意願。部分企業因此導入「上司選擇制」,讓部屬有機會依據實際需求與溝通風格,選擇直屬上司。

指定主管+「主管活用手冊」,離職率大幅下降

導入「上司選擇制」的日本企業雖然目標一致,但在制度設計、執行方式與成效上,呈現出顯著差異。其中,以「櫻花建設」(さくら構造)自 2020 年起,讓結構設計部門員工每年 3 月從 7 名班長中指名希望的直屬主管,並搭配內部製作的「班長活用手冊」,內容包含主管的性格特質、擅長領域與過往團隊管理評價,幫助員工理性判斷。
此制度推行以來,離職率從 2018 年的 11.3% 降至 2023 年的 0.9%,顯示具體成果。

員工投票選主管,強化主管的正當性與員工向心力

另一家導入相關制度的企業是伸展用品品牌「Dr.stretch」(ドクターストレッチ)的母公司「nobitel」(ノビテル)。該企業採用「總選舉制」,主要用於選拔跨多家門市的區域經理。候選人需先通過內部的業績評估、適性測驗與簡報呈現,之後由全體員工 1 人 1 票進行投票選出。公司表示,這樣的制度能夠提升基層參與度,並強化選出主管的正當性與團隊向心力。

相較前 2 間公司,福岡的金屬加工公司「Berutekune」(ベルテクネ)則遇到較多挑戰。Berutekune 自 2019 年起實施 2 年 1 次的投票制度,讓員工選出課長級的團隊領導人。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Berutekune 過去曾出現立候補人數不足、或當選者因承受壓力過大而主動辭職的情況。在 2024 年的員工調查問卷中,更有約 1/3 表達希望取消此制度。

延伸閱讀:別再講大道理!與其怪罪年輕員工管不動,主管不如先做 3 個自我調整

當主管成「被選擇者」,上下關係演化為「協同關係」

「上司選擇制」不僅是人事制度上的變化,也衝擊了企業既有的權力結構與文化。傳統日本企業強調階層分明與資歷導向,主管角色往往伴隨絕對指揮權與人事主導權。但在此制度下,主管成為「被選擇者」,需維繫團隊認同、獲得信任。

原本依靠制度性權威的主管,現在需憑實際的領導表現與溝通能力建立影響力。對部屬而言,也意味著需要負起選擇的責任,並學會評估一位主管是否適合自己。此種「雙向選擇」的制度,促使主管與部屬之間的關係由服從轉向協同,也重新定義了「管理職」的內涵。

對未被選擇的主管,提供心理支持與職涯協助

人資顧問公司瑞可利(Recruit Works)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古屋星斗指出,日本企業過去大多採取由高層主導的主管任命制度,但在人力資源不足與年輕世代離職率攀升的背景下,讓部屬參與選擇管理者,可能有助於提升當事人的責任感與投入度。

他也提醒,制度實施須設置一定標準與條件,例如限制候選人資格、搭配績效與適性評估,才能兼顧公平與實務需求。此外,他也強調對未被選擇的主管提供心理支持與職涯協助非常重要,有助於減少制度實施對管理職造成的壓力。。

資料來源:日本経済新聞テレビ朝日note;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繼續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