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源

再喜歡餐飲一線,也難以做到 60 歲?BANCO 黃佳琪的啟示:職涯規劃,更需要行動的勇氣


第 22 屆拿坡里 CAPUTO 盃世界披薩職人錦標賽(PIZZAIUOLO WORLD CHAMPIONSHIP)近期落幕,超過 600 人同場競技,來自台灣、三商餐飲集團 BANCO 窯烤 PIZZA ‧ 自製生麵(以下簡稱 BANCO)的黃佳琪,以屏東東港烏魚子入菜,雖然未獲獎,但仍讓台灣食材登上全球舞台,推廣更多人認識在地風味與創意料理。
從一線做起、創業失敗,最後回到組織!經歷 3 次職涯轉型
黃佳琪畢業於輔仁大學餐旅管理系,初期在台北知名貝果店任職 4 年,累積第一線營運經驗後,選擇創業開設早午餐店。然而,創業路並不如預期順利,經營僅一年即收攤,這次失敗讓她深受打擊。
創業失敗後,她冷靜檢視原因,發現熱情與技術之外,缺乏專業品牌與營運管理更是致命因素。因此選擇歸零,進入北部義式餐廳工作兩年,重新建立對義大利飲食文化的興趣。
2018 年 6 月,她加入 BANCO,以更清晰的職涯定位,投身披薩領域,開啟與品牌共同成長的旅程。
在 BANCO 耕耘幾年後,家庭與兩個孩子到來。二寶媽的身份,也為她帶來全新的挑戰。面對餐飲業繁忙輪班的現實,從投身第一線、創業,到轉任後勤訓練專員,她迎來「第三次」職涯轉型。這一次,後勤的新職務讓她能維持與門市的實務連結,也更方便兼顧育兒生活。
好的導師,會讓你看見自己!在台灣盃獲獎,惜敗於世界舞台
逐夢路上,黃佳琪並非獨行。在 BANCO,她結識兩位世界級披薩職人劉文均與楊榮心。劉文均曾以「金鑽鳳梨醬煙燻火腿披薩」榮獲世界第三、楊榮心則以「炸披薩(Pizza Fritta)」奪得世界第二。受到鼓舞與啟發後,她決定創作一款能代表自身背景的披薩作品。
於是,融合家鄉記憶與義式食材的「烏魚子披薩」誕生了:以台灣烏魚子對應義大利的 Bottarga,結合雙起司、芝麻葉、紫洋蔥與蘋果,打造出兼具在地記憶與國際風味的作品。該披薩在「台灣盃」披薩比賽中獲獎,並成為她前進義大利 CAPUTO 世界賽的參賽作品。
2023 年,黃佳琪首次踏上拿坡里 CAPUTO 盃世界披薩職人錦標賽賽場。雖然最終未獲名次,但她將這段經歷比喻為創業失敗的「翻版」,提醒她不忘初衷,更為自己職涯增添反思與成長的動力。
職涯規劃,不能只看當下!更需要實踐與行動的勇氣
回顧這段職涯歷程,黃佳琪深刻體悟到,餐飲之路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場需要彈性、耐力與自覺的長跑。從她的職涯故事,我們歸納出 5 點心得,獻給每一位仍在廚房裡打拚、在吧台間流汗的餐飲人才:
1. 探索多元路徑,釐清核心價值
職涯初期不應設限,勇於嘗試不同崗位與工作型態。從貝果店的第一線服務到經營早午餐創業、再轉向義式披薩職人,黃佳琪的每一次轉換,都是對市場、對自己的重新認識。她發現,自己雖非天生企業家,卻能在企業中用「類創業」的心態深耕一個品牌,也更理解了什麼才是自己最想投入的事物。
2. 把握關鍵轉折,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
人生階段會變,職涯策略也該跟著變。當家庭與育兒成為人生主軸之一,黃佳琪選擇將前線熱血轉換為後勤穩定,讓自己能兼顧母職與專業。不少餐飲人忽略了這點:現場工作雖令人著迷,卻難以持續到 60 歲,更難做一輩子。 若不提前規劃第二職涯、累積能量轉型,體力與機會一旦下滑,才會真正陷入被動。
3. 結交良師益友,匯聚正向力量
職涯中不必獨行,找到願意提點與陪伴的前輩、同儕,是成長的重要助力。黃佳琪在 BANCO 遇到兩位世界級職人,不僅是技術上的導師,更是價值觀上的鏡子。他們提醒她後勤也應有代表作,並鼓勵她發展個人風格,這份肯定與啟發成為她邁向國際舞台的助力。
4. 身分可以轉換,熱情不需妥協
身為母親,不代表必須割捨對夢想的追求;離開現場,也不等於告別餐飲一線。 黃佳琪用自己的經歷證明:只要抓住正確的時間點,把熱情移轉到合適的位置,就能在不同角色中持續發光。關鍵不是執著於「做什麼職稱」,而是「我能帶來什麼價值」。
5. 累積影響力,播種給下一代
從參賽到學習、再到訓練他人,黃佳琪將自己視為餐飲文化與技藝的傳遞者。她認為,一個人的技術再高超,若不能分享與傳承,就無法撐起一個產業的未來。她希望能用自己的經驗與反思,幫助新一代職人少走彎路,更快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高度。
夢想的實現之路,沒有標準答案。它可以從現場開始,也能在轉身之後開展全新舞台。唯有清晰認識自己、勇敢作出「定位轉換」,並找到值得投注的價值與信念,才能讓這份熱情歷久不衰、長遠閃耀。
有些人會在這樣的轉換期停下來,重新整理自己目前累積了哪些經驗、有哪些優勢,下一步又可能往哪裡走。「全方位職涯思維課」搭配 《打造職涯優勢地圖》模板,提供一套實作工具,協助釐清當下的位置與未來的方向,成為重新出發的起點。
未來很長、很遠,每一刻都是認識自己、勇於做出改變的好時機。
資料來源:三商餐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