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pexels

職涯一定要有規劃嗎?Google 女性高管們的答案,絕對讓你出乎意料

2023-11-07 鄭金慶淑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剛進 Google 韓國那年,在山景城舉辦了一場年度女性領袖峰會, 對象是 300 多名 Google 女性主管。行銷、公關、工程等各部門主管齊聚一堂,我也參與了這場盛會。第二天一大早,四位 Google 女性高階主管應邀上臺,進行一場名為「與女性領袖對話」座談會。這四位都是從 Google 草創期就加入的高階主管,對於剛進 Google 的我而言,能夠聽到公司高層的分享,內心滿是期待。

會議進行方式是由主持人提問、來賓回答,進行到一半時, 主持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請問您十年後打算做什麼?請與我們分享您的職涯規劃。」

這真是有趣的問題。在當時,我也有明確的職涯規劃。因為我認為當別人提出這個問題時,如果無法侃侃而談說出自己的願景,就會被批評是個毫無計畫的草包。我滿心期待聽到她們的分享,答案卻令人出乎意料。

延伸閱讀:人生方向、職涯目標是什麼,自己也想不明白?用 3 個提問,重新認識自己

我的計畫就是沒有計畫?

「我沒有任何計畫耶!席拉,妳呢?」一名主管問了身旁另一位主管。
「我也沒有耶,哈哈哈!」
「我也是。」
「我也一樣!」
主持人驚訝地問:「天啊!您們四位都沒有職涯規劃嗎?」
「不是啊,就連明天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了,十年後的事要怎麼規劃?」
四位主管相視而笑,她們的回答,豈不是在說自己的職涯規劃就是「沒有規劃」嗎?她們卻露出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哈哈大笑著,這讓我有點不知所措。

緊接著,主持人的下一個問題是:「請問妳們當初進公司時的部門,和現在一樣嗎?」所有人的回答也都是否定的,每個人目前從事的工作,都和一開始進公司時不同。接下來的問題是:「到目前為止,一共換過幾個部門?」依照她們的回答,平均換過 4、5 個部門,遇過 6、7 位主管。其中有一名高階主管甚至表示:「當初進公司時,我很排斥進入我目前任職的部門,但現在覺得這份工作有趣極了。」

另一名主管繼續接著說:「因為 Google 這間公司成長迅速,就算下定決心要一直待在某個部門,但是過了一兩年後,隨著公司持續成長,可能會和其他部門合併,或基於發展考量被迫解散,都是很常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陷入職涯規劃的僵局,就無法拓展自己的視野。被困在計畫中動彈不得,反而容易錯過許多機會。在追求快速成長和求新求變的 IT 產業中,即使設定計畫,仍會出現許多新的機會。因此,最好把目光放長遠,沒有計畫並不是件丟臉的事。」

我一直認為所有事情都必須按照計畫進行,她們的一席話,帶給我相當大的衝擊。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她們只是隨波逐流地活著,什麼都不做嗎?不是的,而是我想做的事情「總是」會改變,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機會出現。因此,應該抱著開放的心態,面對一切未知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你的職涯道路能爬多高、走多遠?關鍵在心態是「Day1」,還是「Day2」

雖然當時聽到她們沒有任何計畫,像是當頭棒喝一樣震撼,但在 Google 工作過 15 年後,我完全可以理解她們當年說這些話的意思。因為 Google 一直以超驚人的速度持續成長,提供了在一般公司內無法經歷到的各種機會,出現了許多過去不存在的部門(就像我現在所待的部門一樣),多了許多過去沒有的機會。 3 年後要做什麼、7 年後做什麼、10 年後做什麼⋯⋯制定周詳的計畫和充分的準備固然重要,但隨著年紀增長,我深刻體認到對職涯抱持開放態度,相信自己的潛力,接納所有可能性,更是關鍵。

因此,不妨試著關注過去不曾出現過的工作和新興產業,靈活地制定計畫,並隨時睜大眼睛觀察,張開耳朵聆聽。尤其是職位晉升到越高的高階主管,若能不斷累積適用於各部門的知識或經驗,透過相關部門輪調,學會綜觀性思考並抱持開放的工作態度,以通力合作的方式展現成果,像這樣的專業通才,將迎來更大的機會。以我的經驗來看,以專業知識為基礎,朝通才發展,從初階攀升至高階主管後,能力會變得更強大。因此,即使現階段職涯發展不如預期,也不必感到焦慮。人生還很長,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本文摘自《Google 公關總監的職場慢爬成功學》,采實文化)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Google 公關總監的職場慢爬成功學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