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數位工具
feature picture
ChatGPT

除了生成會議簡報,傑出管理者還會怎麼用 AI?10 個實用技巧公開

2025-08-2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生成式 AI 工具正逐步進入管理現場,從人員輔導、團隊溝通到業務處理與個人反思,皆能發揮輔助作用。根據日本新創公司 Renewer 所發布的《經理人生成式 AI 使用指南 2025》(暫譯,原文為マネージャーのための生成 AI ガイドブック 2025),彙整超過 50 位現任主管的實務經驗,提出 10 項生成式 AI 應用技巧。

這份指南針對新手經理人在日常管理場景中的困難情境,從一對一面談、任務交辦、會議準備,到團隊共識建立與目標優化,提供具體操作建議與 prompt 範例。工具建議以 ChatGPT、Claude、Gemini、Perplexity 等為主,並搭配實務回饋加以驗證。以下為 10 項實戰技巧彙整:

延伸閱讀:ChatGPT 模型怎麼選?全系列適用場景、優點、差異一次看

1. 分析 1 on 1 對話策略

主管在進行 1 on 1 面談時,常需在「直接教導」與「啟發 / 引導」間做出取捨。建議主管可先將部屬的挑戰與目標輸入 AI 工具,請其分別產出「教導式(teaching)」與「引導式(coaching)」兩種應對策略,以便因應不同性格與情境需求。

  • 適用工具:ChatGPT(o3-mini)、Claude(3.7 Sonnet)、Gemini(2.0 Flash)

  • 操作方式:描述部屬當前目標與問題,請 AI 輸出兩種溝通策略,並比較優劣。

  • prompt 範例:
    我的團隊成員目前目標是提升跨部門溝通效率,但他對流程感到困惑。請分別以「教導式」與「引導式」方式,提供我應對這位成員的建議內容。

2. 困難對話模擬

在人事評估、薪資調整或行為改善等場合,主管常需進行高壓、帶有爭議的談話。為避免臨場出錯,建議主管可設定具體情境,請 AI 扮演員工角色,模擬對話過程,結束後再請 AI 提供溝通回饋。

  • 適用工具:ChatGPT(o3-mini,語音模式建議開啟)、Claude、Gemini

  • 操作方式:明確描述角色、情境與議題,請 AI 主動開始對話並提供事後建議。

  • prompt 範例:
    請你扮演一位對來期薪資調整感到不滿的工程師。我將擔任你的主管,與你進行模擬面談。請從第一句話開始說明你的立場。結束後,請給我溝通技巧上的回饋建議。

3. 任務指示優化

交辦任務時若指令不清、脈絡不明,將影響團隊理解與執行。建議主管透過 AI 重寫指示語句,套用「Why(為什麼做)→How(怎麼做)→What(具體要做什麼)」的黃金圈理論(Golden Circle)架構,提升交辦明確性與接受度。

  • 適用工具:ChatGPT、Claude、Gemini

  • 操作方式:輸入原始任務敘述,請 AI 依「Why → How → What」結構改寫。

  • prompt 範例:
    我想請行銷團隊協助分析競品網站,請根據「為什麼要做、怎麼做、要做什麼」的邏輯,幫我寫一段具體且清楚的任務指示內容。

4. 資訊摘要與圖解

當公司有跨部門溝通需求、重要決策需轉達時,主管往往需將複雜資訊整理成簡明扼要的訊息。該指南指出,主管可使用生成式 AI 將原始會議紀錄、政策公告等轉譯為易讀內容,並生成摘要與圖示說明。

  • 適用工具:Claude、Gemini、Copilot

  • 操作方式:輸入原始內容,要求 AI 生成摘要版說明、視覺圖表與閱讀說明。

  • prompt 範例:
    以下是一則公司內部信內容,請協助我整理出摘要說明,並加入「本郵件目的」與 「建議閱讀時間」,同時列出 3 個關鍵重點。

5. 例會發言素材蒐集

主管在定期例會中常需簡短發言,傳遞組織文化、激勵士氣或分享新知。該指南指出,這類發言雖短但重要,建議使用具備搜尋功能的生成式 AI,如 Perplexity,定期蒐集適合的話題、業界趨勢或名言金句,作為發言素材。

  • 適用工具:Perplexity

  • 操作方式:指定領域與語氣風格,請 AI 提供數則符合近一周/一個月的議題與說法。

  • prompt 範例:
    我每周在工程團隊例會中,需要發表 3 分鐘關於生成式 AI 的最新趨勢或新聞,請你提供 3 個主題,並附上簡短說明,請提供近一個月內生成式 AI 的相關話題。

6. 文件初步審查

主管通常需審閱大量文件,例如提案書、會議記錄、預算計畫等。該指南建議,讓部屬使用 GPTs 或企業內部自建 Bot 依既定標準進行文件檢查,可協助初步檢查、提升效率,進一步減少主管負擔。

  • 適用工具:ChatGPT(GPTs 模型)

  • 操作方式:定義審查標準,讓 AI 依據要點審閱文件內容,並標示不合規處。

  • prompt 範例:
    你是主管,要審查一份同仁提交的採購申請書。請根據以下 3 個標準檢查內容:(1)預算編列是否清楚,(2)目標敘述是否具體,(3)可行性分析是否完整。請指出不符合項目並說明理由。

該指南也提醒, 若上傳內部文件至外部平台,應特別注意資料安全性與機密保護。企業亦可考慮使用內部版本或封閉式 GPTs 實施該流程。

7. 模擬爭議性議題討論

當主管預期即將主持的會議存在立場分歧,例如調整出勤制度、預算分配爭議等,可事先使用生成式 AI 模擬會議現場,請其分別扮演不同立場參與者,演練發言邏輯、爭點與妥協方案。

  • 適用工具:ChatGPT、Claude、Gemini

  • 操作方式:輸入議題、利害關係人與立場背景,請 AI 模擬多輪對話與總結反對理由。

  • prompt 範例:
    我即將主持一場會議,主題是「恢復每周 2 天出勤制」,請模擬贊成與反對雙方的辯論,各發言兩輪,並最後列出各方可能主張的觀點與回應重點。

該指南指出,這樣的應用有助主管掌握風險點、提前制定折衷方案,也能提升主持過程的掌控力與邏輯清晰度。

延伸閱讀:ChatGPT 又講出虛構內容敷衍你?改善回應品質的 5 種指令技巧

8. 目標語言優化

OKR、KPI 近年在企業廣泛導入,但許多目標語言生硬、缺乏情感,難以激發團隊共鳴。該指南建議,主管可使用生成式 AI,結合創意發想工具如 SCAMPER 或心理學理論如 SDT,轉化為更具吸引力、激勵效果的語言。

  • 適用工具:ChatGPT、Claude(可搭配 SCAMPER)、Gemini

  • 操作方式:輸入原始目標與情境,請 AI 依創意工具轉化語言並說明改寫邏輯。

  • prompt 範例:
    原始目標為「將客服處理時間縮短 20%」。請你依照 SCAMPER 法轉化語言,讓此目標變得更具啟發性與吸引力,並說明每一步轉化的邏輯。

該指南也提醒,AI 不應替代目標設定者的意圖,而是作為「語言轉譯器」,幫助主管更具說服力地表達核心目標。

9. 逆引導

新手主管面對實際問題時,未必熟悉眾多管理框架與模型。該指南提出「逆引導」方法,亦即將問題詳述交給 AI,請其從知識資料庫中推薦可應用的理論工具,反向匹配策略。

  • 適用工具:ChatGPT、Gemini、Claude

  • 操作方式:說明情境、對象與困難,請 AI 推薦可能對應的管理手法並簡述原因。

  • prompt 範例:
    我帶領的團隊近期出現兩位資深員工因工作分工爭議產生嚴重摩擦,請根據此情境,推薦可應用的管理方法或溝通模型,並說明其適用原因。

此方法強調「先問題、後工具」,尤其適合實戰型主管,在事件發生當下快速建立處理策略與框架。

10. AI 版反思日誌

「反思日誌」(journaling)被認為有助於釐清思緒、舒緩壓力。該指南指出,透過 AI 進行日誌分析,不僅能幫助主管理解自身情緒波動,還能發現潛在議題與重複思維模式。

  • 適用工具:ChatGPT(GPTs)、Claude、GPT-4.5

  • 操作方式:讓 AI 閱讀反思日誌,請其回饋今日思維亮點、情緒走向與改進建議。

  • prompt 範例:
    這是我今天的工作日誌內容,請你分析我在這篇日誌中的主要情緒變化、值得注意的行為模式,以及一項我可以著手改善的建議。

該指南建議可將這類 prompt 設為每日固定流程,並使用 GPTs 建立專屬反思助手,以累積長期洞察。

領導者都怎麼用 AI?黃仁勳、納德拉的實戰經驗

除了上述的技巧外,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曾在 CNN 節目《Fareed Zakaria GPS》中分享,他不會僅仰賴單一 AI 的答案,而是「像請教 3 位醫生一樣」,將同一問題分別詢問多個 AI,再讓它們彼此批判與比較回答內容。

他表示:「我通常會問 AI:『你確定這是你最好的答案嗎?』」此方式有助於找出更全面、準確的資訊,也鼓勵管理者在使用 AI 時保持批判性思維。他進一步指出:「使用 AI 本身就是一種提問的過程。為了提出好問題,你必須先具備邏輯與分析能力。」

此外,黃仁勳也透露,自己每天將 AI 當成學習導師,針對陌生領域的知識,他會請 AI 先用「解釋給 12 歲小孩聽」的方式簡單說明,再逐步深入至博士級層次。這樣循序漸進的理解過程,對於需要快速吸收新資訊的管理者而言,極具參考價值。

另一方面,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則是在日常溝通與知識吸收中大量使用 AI。他表示,自己不會花時間聽 podcast,而是直接上傳逐字稿給 Microsoft Copilot 閱讀與摘要,並於通勤途中與 AI 互動、討論內容。他也透過 Copilot Studio 建立超過 10 個專屬的客製化 AI 代理人,處理郵件摘要、會議準備、內部資訊整理等行政與溝通任務,將 AI 實際導入決策與時間管理流程中。

資料來源:NOTETech in AsiaTOI;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