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ChatGPT

導入 AI 卻沒帶來效率?調查揭員工花 2 小時處理每份「工作垃圾」

2025-09-25 科技新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當前的工作環境中,人工智慧(AI)被廣泛應用以提升生產力,但最近的研究顯示,AI 生成的低品質內容,或稱為「工作垃圾」(workslop),可能正是生產力未能提升的原因之一。

根據 BetterUp Labs 與史丹佛大學社群媒體實驗室(Stanford University’s Social Media Lab)的最新調查,自 2023 年起,AI 在職場的使用大幅增加,但 95% 的組織未見可衡量的投資報酬率,凸顯「工作垃圾」問題的普遍性和嚴重性。

「工作垃圾」這一術語是研究人員創造的,指的是那些表面合格但實質內容空洞的 AI 生成工作。調查顯示,在 1,150 名全職美國員工中,有 40% 在過去一個月內遇到過工作垃圾。這些低品質的工作內容大多是在同級同事之間流通,18% 的受訪者表示是來自下屬,而 16% 來自管理層。

延伸閱讀:別急著把 vibe coding 當正式專案,這樣做才不會出事!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 AI 生成的低品質工作不僅未能加速工作流程,反而使員工花費近兩小時來處理每一份工作垃圾。根據時間和自報薪資的計算,這可能使每位員工每月損失 186 美元,這一損失的推算基於員工的平均薪資和月工作量。對於一個擁有 1 萬名員工的組織來說,年損失可達 900 萬美元。

此外,工作垃圾還對員工的士氣造成負面影響。調查中,約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產出工作垃圾的同事在創造力、能力和可靠性上都較低,這使得他們在合作時的意願下降。

研究指出,AI 模型的設計本質上是快速生成內容,而非保證其原創性或深度。這導致了 AI 生成內容的準確性問題,並且員工對 AI 工具的使用缺乏理解和重視。許多企業在推動 AI 使用時,往往強調實驗而缺乏明確的指導,這使得員工在不適當的情況下也被迫產出內容。

延伸閱讀:你用 AI 的方式,還停留在提問、下指令嗎?管理者必學:讓 AI 成為戰略顧問的工作法

為了減少工作垃圾的產生,研究人員建議企業應制定更明確的 AI 使用指導方針,鼓勵員工有目的地使用技術,而非僅追求快速產出。

此外,企業應提供員工 AI 素養培訓、建立內容審核機制、強化跨部門溝通等策略,以幫助落實 AI 工具的有效運用,降低「工作垃圾」的生成率。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推動 AI 技術的同時,避免因為低品質的工作內容而造成的效率損失。

(本文出自科技新報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