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尤韻蓉拍攝

走出營收腰斬低谷、超車 SOGO 成為天母霸主!大葉高島屋的逆襲三部曲

2025-09-25 尤韻蓉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以前的大葉高島屋比較中規中矩,品牌也偏老,但現在會引進流行的品牌,甚至吸引到外地人流。」天母商圈發展協會執行長王合禮觀察。今(25)日,大葉高島屋舉辦 31 周年記者會,董事長葉季展親自出席,分享過去一年改裝成果與未來規畫。

這幾年大葉高島屋表現如搭雲霄飛車,營收從 2020 年的 38 億元腰斬低點,一路回升至 2024 年的 56 億元,超越遠東 SOGO 台北天母店。

大葉高島屋靠 3 招走出營收谷底、重返天母霸主

大葉高島屋成立於 1994 年,是天母人的共同回憶,但隨著新光三越、遠東 SOGO 陸續加入,營收也受到影響,2020 年受到疫情衝擊,更腰斬剩下 38 億元。轉機出現在 2021 年,創辦人葉松根的小兒子葉季展接任董事長,透過三大策略,帶領大葉高島屋重返天母百貨龍頭。

1. 引進指標性餐飲品牌,帶動人流
葉季展上任後要求團隊積極引進話題餐飲,包含上海鄉村、開飯川食堂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旭集,占地 500 多坪,為全天母最大的吃到飽餐廳,如今是館內業績最佳的餐飲品牌,營收逼近店王 Mia C’bon 超市的 3 至 4 億元。如今,餐飲貢獻約 40% 營收,並吸引淡水、五股等周邊地區的來客,淡水甚至成為第三大人流來源。

延伸閱讀:老店怎麼連鎖和複製?堅持經典也要創新產品與流程,招牌才能掛上百年、遍地飄香

2. 投入 10 億元改裝,打造更豐富的消費體驗
大葉高島屋將原本的 5 樓停車場變更為商場,斥資 10 億元進行 30 年來最大規模改裝,讓品牌能以更大空間展現特色。新進櫃位包含寶雅新店型 POYA Beauty、玩具反斗城、生活工場等,提供更多元的消費體驗。

FB 社團天母幫版主何信融指出,和其他百貨相比,高島屋更適合家庭客,「空間大、櫃位規模大,帶小孩來更方便。」

3. 深耕社區,成為在地活動中心
從萬聖節活動「天母搞什麼鬼」、天母啤酒節,到 500 人烤肉活動,大葉高島屋長年與社區合作。何信融分享,社區舉辦活動時往往優先找高島屋合作,因為腹地大,加上跟 SOGO、新光三越相比,談合作比較不用過層層關卡,決策更快,高層也常親自參與活動,顯得接地氣。

百貨業進入高基期,「服務型商品」成為突圍策略

經歷 2024 年的高峰後,2025 年能否再續佳績?大葉高島屋經營策略室資深經理尤柏勝坦言,今年營收預估與去年持平,略低於原先目標。原因在於:關稅調整讓消費保守、新光三越氣爆之後,消費者不太敢進百貨,他們也受到影響,加上百貨業進入高基期,增長難度提高。

面對挑戰,大葉高島屋選擇開拓「服務型商品」,指的是那些通常不會在百貨出現,不是純購物的商品,例如美容服務、健身房等。他們將 12 樓規畫為「梧美會所」,聚焦健身(預計會有舞蹈、皮拉提斯教室)、旅遊代辦(提供主題性套裝行程)、spa 等服務,預計在 11 月中下旬開幕。

延伸閱讀:2025零售業態洗牌:便利商店超越百貨公司,成主流消費場域

尤柏勝指出,如果單純擴充百貨業的品項,市場太競爭,因此他們希望透過全新的服務,進一步貼近消費者的生活場景,也強化與其他百貨的差異。他們樂觀預期,新服務將會增加 10~15% 的人流。

同時,改裝計畫仍持續進行。2023 年的重點在餐飲;2024 年聚焦女裝、珠寶、B1 甜點;今年則集中家電與 2 樓區域,以及 12 樓的梧美會所。從餐飲翻身到服務力升級,大葉高島屋正嘗試走出一條新的發展路線。未來,大葉高島屋能否在 SOGO 天母店的緊追下維持領先,將考驗「服務差異化」戰略的成效。

核稿編輯:王宥筑

繼續閱讀 零售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