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徐瑞廷

關稅、AI、地緣政治衝擊,人才策略怎麼做?以技能為核心,依情境所需補強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觀察,在地緣政治、關稅、貨幣與 AI 等衝擊下,近年全球市場波動加劇。全球上市公司的市占變動率、利潤率變動幅度,比過去幾十年更大,舉例而言,僅在近2年,全球市值冠軍就已在微軟、輝達與蘋果之間數度易主。在動盪時代,企業也要重新思考人才策略,更有彈性與韌性,才能應對快速變化。
擺脫長期培養思維,改以技能為核心迅速補位
過去大型企業常採取的人才策略規畫,是將公司的長期策略拆解成所需的能力與人才,以線性方式推算未來 5~10 年的人力需求與培訓。例如企業要在墨西哥設廠,可能要幾年建廠、磨合營運,同時培養員工的英語能力、外派當地,都能循序漸進安排。
但如今情勢不同。關稅政策可能一夕翻轉,土地剛買下來就因新政策而不適合建廠,原本的長期人力規畫也因此失效。這意味著企業必須更快調整人才策略,動態「以技能為核心」調整人力規畫。
所謂以技能為核心,是指人才的選、用、育、留,更注重職位需要的具體能力。傳統人才評估,可能看重資歷、績效、學歷等,但現在必須明確列出所需技能,例如要成為部門經理,就必須具備專案管理、溝通協調、跨文化談判等能力。
以技能為核心的好處是,能跟上不斷變動的需求,例如現在當高階主管,需要了解地緣政治,若按照傳統的評估方式,可能許多不具備這樣能力的人依舊會被升遷,但以技能為核心,會根據現在所需的技能評估人才,讓更合適的人升遷,這也會讓人員更願意學習、提升技能,跟上時代變化。
也就是說,原本是從長期的角度規畫人才需求,等找到人、培養人,可能需要的技能又變了,但以技能為核心,可以更快呼應當下需要的能力。
因應情境分析設想所需人才,維持組織靈活度
除了技能導向,所謂動態調整,就是企業領導者跟人資長針對人力規畫,做「情境分析」(scenario planning)。動盪時代的最大挑戰,是未來充滿多種可能性,無法依靠單一路徑推算,領導者要根據多種可能的未來情境制定公司策略,人資長則根據情境分析,設計對應的人才策略。
情境分析可以分為 3 種做法。首先是「無悔行動」(no- regrets moves),指的是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不會有問題的行動,例如提升員工的數位技能、建立全員基礎 AI 應用能力,任何情況都能派上用場。其次是「保險行動」(options),指的是分散風險的做法,例如因應地緣政治,台商在美國設立辦公室,如果關稅提高能降低衝擊。第三是「大賭注」(big bets),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做法,例如在美國大舉設廠,一旦判斷正確便能超越對手,但若情境翻轉,損失也最重。
人才策略要跟著以上 3 種情境,以上述地緣政治的例子來看,無悔行動的做法是建立持續的技能培訓系統,確保快速補足員工需要的新能力。保險行動可以是建立一批跨文化人才,必要時能支援新任務。至於大賭注,則是選出外派人才、召募當地員工,確保投資方向有足夠的人才後盾。
對中小企業而言,或許沒有資源做完整的情境規畫,但他們最大的武器就是速度,所以在人才策略上要保持靈活,可以靠專案合作或外包來達成,避免一次聘用過多全職員工,舉例來說,一家中小企業需要 AI 解決方案,剛開始不一定要聘用 AI 專家,而是委託外部團隊完成專案,保持人力彈性。(口述|徐瑞廷,整理|尤韻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