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中年轉型不是選項,而是必然」卸下高階主管光環,他用組合式人生重新定義中年

2025-10-28 撰文 張玉琦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人生上半場,多數人遵循著一條跟其他人差不多的路:努力工作、追求事業成就,如果一切順利,可以換來下半輩子安穩的退休生活。

但這並非老查數位內容服務負責人李全興(老查)的選擇:「如果不改變,結果就已經寫好:65 歲退休,然後生活的可能性逐漸收窄。」

延伸閱讀:有讓人稱羨的工作和生活,為何還是不快樂?擺脫 KPI 思維,讓內心告訴你該過什麼日子

從出租大叔、讀書會到工作坊,嘗試新事物永不嫌遲

「中年轉型並不是一個選項,而是必然。」他解釋,人的壽命愈來愈長,所有人都會面對這個題目:如果一個人希望繼續在工作中得到成就感、持續學習,過著有趣的生活,想要盡可能延長這個狀態,「顯然要走跟原本不一樣的路。」

李全興的職涯一直都在面對未知。才剛錄取了出版社的工作,進公司一個星期,老闆就問他要不要外派香港成立辦事處,只給他幾天考慮,一去就是 2 年;之後在網路產業興起的年代,投入當時家人認為「很像詐騙」、「誰會向不認識的人買東西」的博客來與Yahoo!奇摩拍賣,後來證明是大好機會。

正因為職涯的經歷,減輕了李全興離開中高階經理人位置的阻力,坦然面對「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未來。李全興說,他不鼓勵別人跟他一樣「有勇無謀」,當時不過手上有點積蓄,覺得幾個月沒有收入也過得去,失敗就摸摸鼻子回去找工作,就辭了工作。

2018 年離開組織,2019 年成立了我是老查數位內容服務,接案當顧問。同時,掛起「出租大叔」的招牌,100 多次與陌生人促膝長談,體會到這種方式也能幫助別人、貢獻社會。

他也和朋友發起了「中年級實習生」社群,舉辦過 30 幾場中年幸福的讀書會,創造一個能討論「人生下半場」的社群,進而延伸出人生轉型工作坊。

這些看似零散的探索,逐漸拼湊出一個組合式生活樣貌。「做了選擇之後,新的東西就會進來。唯有改變,新的體驗才有可能發生。」李全興說。

除了成就感,人生還該追求幸福感

不可否認,在企業內任職中高階經理人的日子很光鮮。他坦承,如果單純從成就感來說,現在的成就感比不上過往在公司的挑戰、資源以及晉升。但這也讓他省思,會不會是因為過往的路徑只有成就感,讓他以前覺得人生只能追求這件事。

成為自雇者之後,他發現自己獲得的是另一種價值:「現在的總體幸福感,比以前高很多。因為我可以決定這個工作要不要做,跟誰合作,用什麼方式工作。」以前沒有這麼多彈性,而且因為壓力大,儘管獲得很大的財務回報,也會用不理想的方式虛擲,只為了讓內心得到一點平衡。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24 年國人的平均壽命是 80.77 歲,這代表按照尋常的道路,65 歲退休之後還有 15 年人生等著每個人。李全興說,我們這個世代,可能是中年需要轉型的第一世代,因為壽命變長、身體還很健康、機會也多了,前一個世代沒有這麼長的中年。

延伸閱讀:曾征服法國市場、年賺 5 億元,卻在機場倒下——創業家李昆霖如何告別焦慮人生?

李全興引用英國管理學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的第二曲線概念,企業要在第一曲線到高峰的時候,去發展第二曲線,也就是說「當你覺得一切都好得不能再好的時候,就是你應該去想人生下半場的時候,因為這樣才有餘裕做更多選擇。」

李全興提醒,在探索的時候,一定會經歷低谷,因為第一曲線很舒適,讓你想回去,所以你必須要有耐受低谷的心理準備,去做讓你不舒服、但是可以幫你發現更多的事,

「中年沒有標準答案,但正因如此,它比年輕時更複雜、更有可能性。」

李全興(老查)

1969 年生,曾任職博客來、Yahoo!奇摩拍賣、遠傳電信、康泰納仕樺舍集團,2019 年創立我是老查數位內容服務,轉型自由顧問,目前致力於為中年工作者設計的人生轉型工作坊。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