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付費點擊慘跌 68%,比自然流量更慘!Google 如何用 AI 獲利方程式,對廣告主「扒兩層皮」?
分享
過去,SEO 是一場爭奪點擊的競賽。但現在,Google 從「搜尋引擎」變成了「答案引擎」:使用者在搜尋結果頁面就能獲得答案,不再點進網站。
根據權威機構 Seer Interactive 於 2025 年 11 月 4 日發布的數據,在 Google 的 AI 摘要主導的頁面上,傳統的自然搜尋點閱率(Organic CTR)暴跌了 61%,而付費搜尋點閱率(Paid CTR)更慘,下降 68%。這意味著多數使用者不再點進網站,而是直接閱讀 AI 生成的回答。
更令人意外的是,就連沒有出現 AI 摘要(AIO)的搜尋結果,也未能倖免。研究顯示,這類「非 AIO 查詢」的自然點擊率同樣大幅下滑。從 2024 年 6 月的 2.72%,一路下探至 2025 年 9 月的 1.62%,整體跌幅達 41%。
雖然這些查詢的 CTR 仍比有 AIO 的頁面高出 166%(1.62% vs 0.61%),但已不再是想像中的「安全避風港」。這代表不只是 AI Overviews 在分流,而是使用者行為全面改變,他們越來越傾向直接在 ChatGPT、Perplexity、社群平台或信任的品牌網站尋找答案,而非透過 Google 點擊傳統搜尋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Google 不僅改變了搜尋習慣,更同時重構了整個流量生態,打造出一套全新的「AI 獲利方程式」。對所有依賴網路流量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必須正面迎擊的轉折點:唯有拋棄舊有 SEO 思維,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生機。
AI 獲利方程式:從製造危機到創造新收入
Google 的商業邏輯,已從提供資訊轉向「掌控注意力」,它靠著 3 步驟的獲利方程式,完成一場從流量切斷到廣告重啟的商業轉換。
步驟 1:製造危機
透過 AI 摘要,Google 從根本上切斷流量來源。越來越多使用者只看答案、不點連結,讓免費流量急速萎縮。這場由 AI 造成的流量枯竭,正是 Google 刻意製造的「危機」。
步驟 2:提供「解藥」
當品牌與廣告商為流量消失焦慮時,Google 接著釋出「解方」,在 AI 摘要(AI Overviews) 中開放全新廣告版位。
據外媒 Teknotum 報導,Google 搜尋產品副總裁 Robby Stein 近期在 Podcast 節目《Silicon Valley Girl》中指出,廣告不會從搜尋體驗中消失,而會以更精準的形式重新回歸,成為 AI 體驗的一部分。他透露,Google 已經在「進階搜尋體驗」(advanced search experience)中展開廣告實驗,未來用戶在使用 Gemini 對話或 AI 搜尋模式時,將可能在 AI 回覆區塊中看到嵌入式商業內容。
當答案與廣告的界線日漸模糊,使用者甚至可能分不清哪些內容是 AI 回覆、哪些是贊助內容。品牌若想維持曝光,就必須再度付費進入這個新入口。這就像 Google 先關掉免費的水龍頭,再賣給你唯一能打開的鑰匙。
步驟 3:創造新收入
免費流量被攔截、付費廣告失效,最終所有品牌都被迫重新付費,回到 Google 建構的新競價系統。這場由 Google 一手製造的流量危機,反而成了推動新廣告金礦的完美藉口。
不過,危機也意味著機會。正如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SEO 專家連啓佑在《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中強調:「AI 不是要毀掉 SEO,而是逼你升級。」
AI 引擎升級:E-E-A-T 成為唯一準則
如果說「獲利方程式」是 Google 的商業動機,那麼「AI 引擎升級」則是它能貫徹這個方程式的武器。
為了讓 AI 能在搜尋結果中「直接回答」而非僅提供連結,Google 必須訓練 AI 準確辨識可信內容,這也讓 E-E-A-T(經驗、專業、權威、信任)正式成為演算法的根基。
這代表 Google 不再只是比對關鍵字,而是判斷:誰的內容最值得被引用、最符合真實經驗與專業信任。因此,AI 現在能更輕易地區分出「真正的專家」與「只是整理資料的人」,所有缺乏實務經驗、關鍵字堆砌的內容農場,將被全面淘汰。
行銷反擊戰:從排名邏輯到影響力邏輯
AI 搜尋時代不是結束,而是一場內容升級戰。行銷人若想突圍,必須從追求「點擊」轉向建立「影響力」,讓內容被 AI 引用、被用戶信任。
1. 廣告策略重分配 :面對付費搜尋點閱率暴跌的現實,廣告預算必須重新配置。
- 投入 AIO 內部廣告:將部分預算轉移到 AI 摘要內部廣告版位,目的不再是點擊轉換,而是提升品牌曝光。
- 聚焦高意圖查詢:將傳統搜尋廣告預算,投放在交易型交易型關鍵字(如「購買 XXX」),這類查詢 AI 干擾較少、轉換率最高。
分散平台風險:將預算導向 YouTube、Amazon、TikTok、LinkedIn 等平台,建立一個「搜尋無處不在」的品牌護城河,降低對單一平台的依賴。
2. 鞏固 SEO 基礎: 傳統 SEO 不但沒有死,它反而是新遊戲的入場券,原因有 3 點:
流量占比仍是主力:AI 摘要並非每次搜尋都觸發,傳統搜尋仍占多數流量。
- 高轉換查詢受影響小:在交易型查詢(如「購買 iPhone」)或導覽式查詢(如 Nike 官網)時,AI 通常不會介入,因為 Google 不想干擾這些高價值的購買行為,所以這塊流量是 SEO 必須守住的主力。
高排名是被引用的前提:Google AI 會從傳統搜尋結果的前 10 名去抓取資料。如果你的網頁沒有排在第一頁,AI 根本看不見你,自然也不可能引用。
3. 內容策略升級: 既然新目標是「被 AI 引用」,內容策略就得全面升級,具體作法如下:
| 目標 | 具體作法 |
|---|---|
| 實踐 E-E-A-T,讓內容更可信 | 找真正懂主題的人撰寫,如具經驗的專家、顧問或實務工作者。文中要標示作者背景,附上真實案例或資料來源,讓 Google 與讀者都更信任。 |
| 建立主題權威叢集 | 想像你在做主題百科:先寫總覽文(核心文章),再寫多篇延伸子題並互相連結。這能展現系統化知識,提升「主題權威」(Topical Authority) |
| 提升內容的可引用性 | 開頭直接說結論,再用條列、範例或表格說明細節。AI 更容易擷取重點,也更可能引用你的內容。 |
| 追求段落排名 | 一段只講一個重點,用小標或問句開頭。這樣 AI 可直接抓取該段成為搜尋摘要,讀者閱讀也更順。 |
從觀念到實作一條龍,打造能被 AI 看見的內容實力
對多數企業來說,這場變革既是危機,也是升級的契機。關鍵不在追演算法,而在打造能被 AI 信任、持續被引用的內容實力。
由《經理人》「商管 LAB」與連啓佑共同打造的線上課《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帶你從觀念、策略到實作,完整掌握 AI 搜尋時代的流量新規則。
1. 看懂 AIO 新規則: 全面拆解零點擊現象背後的搜尋邏輯,教你從「排名導向」轉向「影響力導向」,讓內容被 AI 主動引用。
2. 用 7 大工具打造專屬內容地圖: 實戰操作 ChatGPT、Ahrefs 等關鍵字研究與主題規劃工具,系統化建構品牌的內容策略藍圖,一次抓準高潛力主題。
3. 套用 11 組顧問級 AI 指令,高效產出權威內容: 課程提供獨家實戰模板,從擬定大綱、生成草稿到優化潤飾,讓 AI 成為你的內容顧問,快速打造兼具深度與專業信任度的文章。
AI 搜尋不是 SEO 的終點,而是升級的起點,唯有理解搜尋背後的商業邏輯與技術轉向,品牌才能不被時代淘汰。